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6 毫秒
1.
加快江西城镇化进程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分析了加快江西城镇化的重要意义和江西城镇化现状,并就如何加快江西城镇化进程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时间序列分析尹勤人口城市化,指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不断由农村向城镇地区集中、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的过程。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19...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城镇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正确判断当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是我国进一步制定和推进城镇化发展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文章就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发展特色小城镇、小城镇机制创新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本文在分析滁州市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加快滁州市农村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的对策: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构筑产业,壮大经济,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村城镇化;精心组织,深化改革,努力实现农业人口向城镇集聚;多方融资,加大投入,积极拓宽城镇建设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5.
以旅游业为龙头推进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 ,是衡量一定地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针对我国西部地区以农村人口为主和城镇与农村并存的特点 ,西部要发展就必须找准突破口 ,加强地方经济建设 ,推进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可达到的水平,既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又受自然条件、地理区位、人口、资源和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认识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城市化发展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甘肃作为中国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不仅城市化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城镇数量少、规模小,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加强对甘肃人口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掌握甘肃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的城市化发展对策,对推动全省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个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将移向大西北,而西北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随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和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城市化将是其必然趋势。所谓城市化,是指由于经济的发展、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而引起的人口和经济逐渐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这将导致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大,城市景观的变  相似文献   

8.
城市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载体,城市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陕西省作为一个西部大省,在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陕西省现有7个省辖市和6个县级市,其分布很不平衡,形成了关中、陕北与陕南三大区域的差异.全省13个城市,除陕北的延安、榆林和陕南的汉中、安康、商州外,其余8个都集中在关中平原.面积约占全省四分之一的关中平原,城市数量占到了全省的61.5%,在城市人口和经济总量上也占有绝对优势.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并非一蹴而就,任何城市均是历史的延续.本文即欲对民国时期陕西城市的发展历史及其特征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能为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陕西城市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9.
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主要内容和衡量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西部地区的城镇化首先应该是农村人口城镇化。西部地区农村人口城镇化应借助农村和城镇的拉力与推力,具体来说应选择走做大做强现有城镇和整合现有小村庄的路子,也就是做大做强省会城市、二级中心城市、县城和乡镇以增大其容纳人口的能力,整合现有小村庄以加速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转移,从而加速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关于全国人均受教育年限的粗浅认识和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人均受教育年限是反映人口文化素质的综合指标。 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教育发展状况的基本内容。提高人口 平均受教育年限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1.
采用2008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分别对西部12个省市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西部除四川省和陕西省外的各省份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均不足,且区域差距很大;西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且差距较大;西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西部应增强区域经济总体实力,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提高科研服务水平,以全面提升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未确知测度方法的城市化水平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实施城市化战略,推进城市化进程,是我国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实现现代化历史任务的目标和手段的统一,也是21世纪初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任务。因此,做好城市化水平的评价工作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论文研究了信息熵和未确知测度方法在城市化水平评价中的应用,给出了综合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验证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是我国西部大开发进程中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由传统走向现代,由落后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西部城市化的道路选择应是大中城市;西部城市化的发展战略应是可持续发展;西部城市化的推进应是制度创新。论述了我国西部城市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集聚的综合指标体系,运用2005—2015年各省份的相关数据,采用耦合协调模型,测度新型城镇化与农业集聚之间的耦合度与协调度,分析两者之间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2005—2015年新型城镇化综合序参量、农业集聚序参量均呈现波动性变化趋势;新型城镇化综合序参量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城镇化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农业集聚综合序参量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集聚之间存在相关性,但各省份之间的耦合度存在明显差异,整体看,东部地区耦合度低于中西部地区;从两者之间的协调水平看,东部地区的协调水平也低于中西部地区。通过提高城镇化水平,优化农业集聚,能进一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但东中西部地区需要实施差异化区域政策。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1997-2008年西部地区12个省际单位的面板数据对西部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西部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在整体增长的同时,区域内部存在显著性差异;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及城镇化水平对西部农村居民整体工资性收入具有正向影响,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居民受教育程度、城镇化水平及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三因素对西部区域内部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性省际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2008—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数据,运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前沿水平以及实际水平相对前沿水平的偏离程度。结果发现,下偏效应大于上偏效应,即中国城市化进程整体表现为滞后,并且发现投资作用和政府作用在影响城市化进程中的表现为负向,另外城市化进程也表现出地区间的不平衡。最后根据本文的发现,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城镇化这一现实背景.文章选取2005-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系统广义矩估计(SGMM)方法分别就城镇化对全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所做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上,城镇化水平对服务业发展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促进作用还比较小;在区域层面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城镇化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也较小,且存在较明显的地区差异.基于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从战略高度上重视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以促进中国服务业更好发展,同时根据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以城镇化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发达程度与城镇化水平高低存在很大关系。首先总结了产业集聚与城镇化的内在联系,然后在回顾产业集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文献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东部6省市与中西部5省市产业集聚和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产业集聚与城镇化之间的确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并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差异。东部地区处于城镇化中期和后期阶段,第三产业集聚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超过第二产业。中西部地区处于城镇化中期阶段,第二产业集聚是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提高区域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加快推进长吉图规划中的延边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可以大大提高延边城市化水平,壮大区域中心城市对延边经济社会发展的集聚水平和带动能力,提高延边区域经济实力,提升国际合作竞争力,为长吉图开发开放提供强有力的城市支撑,进而将延边地区打造成具有区域特色、民族特色、开放特色的长吉图东部城市带。  相似文献   

20.
首先运用标准差、极差、变异系数等指标分析了陕西省1999-2008年间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特征,然后通过泰尔指数对陕西区域内部差异和区域间差异进行分解研究,得出陕南、关中、陕北地区内部差异逐渐减小,地区间差异为构成全省总差异的主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资源条件、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等,最后从如何围绕中心城市,发挥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促进陕南、关中、陕北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