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转型期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参与不足:困境与突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社区自治是为应对城市传统治理体制失效而进行的制度变迁,其治理成本较低,且更能满足社区的内在要求。实现社区自治的关键在于社区居民的有效参与。但在社会转型期,由于社区自治组织的“准行政化”及社区内的社会关联度较低,致使社区参与严重不足。克服参与不足不仅要理顺政府与社区的关系,还要通过培育社区自治组织,发展社区意识来构建社区内的社会关联。  相似文献   

2.
社会资本视域中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月霞 《河北学刊》2007,27(2):198-201
社会资本是1990年代以后形成的、为许多学科关注的热门概念和分析范式,社会资本理论为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认为,当前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城市社区建设使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出现了行政化倾向,而对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关注不够,城市居民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参与明显不足。为此,应该通过发展城市社区自治以及增加社区社会资本的存量,最终实现城市社区自治和培育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3.
刘小年 《兰州学刊》2014,(7):111-116
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看待农民工市民化,掩盖了农民工落户城镇面临的参与城市社区分红矛盾,不利于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从公共事务治理之道来看,农民工市民化参与城市社区分红问题的处理,应遵循确定农民工参与社区分红权利、形成具体参与社区分红办法及化解社区分红矛盾的理论路径。在实践中可以采取先来后到原则、积极探索农民工落户时农地换分红政策,并建立农民工落户后城市社区治理中少数人权益保护机制,以实现农民工落户后参与城市社区分红权利。  相似文献   

4.
城市基层民主发展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层,城市社区治理的多元结构为公民参与基层民主创新提供了制度平台,而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价值,也推动着城市基层民主的实际运转,是现代民主在社区微观层面的实现。在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中,公民利益与权利得到实现,理性协商的公民精神得以培育,现代公民的主体性得到彰显,社区公民组织成长起来,民主不再抽象,不再陌生,而首先在社区范围内成为公民触手可及的真实生活。  相似文献   

5.
文章建立在对吉林省城市社区居民的调查基础之上,通过对社区中居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当前该地区公民参与的水平和效果.调查结果显示,受到参与效能感低、信息获取困难、社团组织不发达、社区行政属性过强等因素影响,真正意义上的居民参与尚未实现.政府决策者应对以上因素加以重视,加强和改进社区建设工作,通过促进居民参与的实现,达到社区治理的应有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社区民主具有协调基层社会的权力关系、优化社区治理结构、拓展公民政治参与渠道等功能。当前,中国城市社区民主建设面临着社区内部权力结构失衡、社区成员之间的弱利益相关性、社区整合困难、社区民主发展的驱动力异化等制约因素。中国城市社区民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从把握其功能定位入手,明确其发展维度,同时分析其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明确其发展限度,最终走上既能发挥社区民主的功能、又能有效消解其制约因素的发展道路。应从建设和发展复合民主、实现公民参与的总体平衡、围绕住宅小区建设强化社区自治、加强社区党建等环节推进中国城市社区民主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会资本是体现地方治理发展状况、反映其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表明,社会资本的成长状况及其表现形式,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文化的形成、公民参与愿望的实现呈正相关关系。随着政府分权化改革和公民社会的发展,城市以邻里社区为主体、乡村以自然村落为主体的基层地方自治管理迅速成长起来。在此将地方治理定位于社区,从社区居民相互信任与合作、社区居民参与网络等角度谈实现社区的自治,阐释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自治的内在关联,提出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与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8.
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居民参与--以昆明市S社区居委会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居民广泛的社区参与是西方社区发展实践的经验和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目标之一。由于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动力来自于政府 ,而非社会自身 ,因此 ,城市居民缺乏社区参与的传统和社区参与的意识。居民对社区事务和社区建设活动普遍缺乏参与的动机和愿望 ,这一状况也直接影响到城市社区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 ,选取了一个社区居委会进行深入的个案分析。通过对这一个案中居民社区参与的基本特点的描述 ,力图找到影响居民社区参与的可能原因 ,并就如何提高居民社区参与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邱玉婷 《学术论坛》2012,35(9):31-34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前城市普遍推行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的社区管理体制不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在实际运行中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许多学者针对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做出了探索。建立新型社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有赖于通过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明确社区管理主体的权责体系,完善法规政策,培养社区自治组织和强化居民自治参与意识来实现,同时也为新时期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前,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缺失阻碍了社区建设的进程。通过对我国东部D市的实地调查,发现这种缺失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社区规范缺失、社区归属感缺乏、社区信任缺失、社区参与程度低、社区人际交往稀疏以及社区非政府组织缺乏。提升城市社区社会资本存量的方法包括:落实社区居民自治、培育公民精神、扩大社区参与、发展非政府组织与重视专业社会工作者。  相似文献   

11.
许宝君 《东南学术》2021,(1):95-105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重点之一,新时代的居民自治面临自治单元转换和重构的议题.社区作为自治单元的传统做法难以有效开展自治,自治单元下沉不一定能够实现自治,还面临着与法律制度的冲突.以社区社团为自治单元,一方面能够酝酿社会资本,再造公共空间,促进居民组织化参与,使居民自我行动起来;另一方面构建政府、社区居委会和社区社团的法团主义模式,三者相互支持,可以在现行法律和制度框架内实现自治与行政的耦合.这一变革构建了网络化、扁平化的自治结构,既具有现代化的自治导向,又可以维系国家在基层的权威.  相似文献   

12.
胡杰成 《兰州学刊》2012,(6):122-128
文章提出了农民工市民化过程的互构机制,并以农民工就业为例,展现了这种互构机制的具体运作。认为,制度安排、经济环境等结构性因素既限制着农民工的城市适应行动,也为之提供着有利条件和空间;作为主体行动者,农民工也不是完全被动的,他们的适应行动既再生产了原有的结构环境,也推动了结构的变迁,拓展着自身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而变迁了的结构又成为农民工适应行动的新的环境。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正是这种农民工与社会结构密切互构共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社会互构论"以现代性之全球化与本土社会转型为背景性视域,着力理解和阐释多元社会行动主体间的相互型塑、同构共生关系."社会互构论"认为,"社会互构"体现了现时代社会现象及过程中蕴涵的根本性和实质性的关系机制,"我们身处于社会互构的时代".通过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主题,"社会互构论"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对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给予了具体思考."社会互构论"主张,社会学理论具有内在的实践性和价值性,真正的社会学必是且只能是实践的社会学.当代中国社会实践领域发生的结构性巨变,为中国社会学理论提供了宽阔视野、重大题材和现实养料.这也决定了"社会互构论"是一个仍在继续发展和丰富的社会学理论.  相似文献   

14.
再组织化是在推进社会治理过程中,基层社会重新组织的过程,体现社会自治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城市社区居民的再组织化,即在社区引导下居民自主、自愿形成各种组织的过程。浙江省社区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揭示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城市社区治理呈现出新特征,即社区社会组织蓬勃发展,丰富了居民社会生活,创新了社区互助服务模式,在参与公共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再组织化有利于促进基层社会的结构转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协调。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赋权机制、自下而上创新驱动机制和基层社会整合的社会资本机制来实现的,并具有协调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5.
关于残疾人社区康复与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区康复是社区发展计划中的一项康复策略 ,其目的是使所有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 ,实现机会均等、充分参与的目标。课题组对济南市历下区残疾人社区康复与社会支持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旨在为逐步完善城市社区康复工作 ,真正实现残疾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作出一点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国际上,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之间具有同源、同构、共变和共生的内在逻辑关系,而我国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之间长期存在着断裂、失调、嵌入的问题。以互构性思想为理论分析视角,分别从目标、理念、功能、机制等方面探索我国适度普惠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之间的互构性关系机制,以实现我国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与和谐共生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对人口流动的引导、社会体制对流动人口的保障、个体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适应是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基本前提,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满足个体及其子女发展诉求是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动力。在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存在着差异性选择规律、阶段性融入规律和互构性接纳规律。政府相关部门及全社会应当从改革完善居住管理和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增强流动人口对生活社区和工作单位的归属感等方面,对流动人口城市融入进行操作化设计,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推进流动人口的真正市民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历程与体制创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社区建设中一个带有标志性的工作方式或途径, 是通过广泛而持续的社会动员 ,开发社区资源,组织社区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区建设和发展之中,在建设美好家园、 改善生存环境的同时,创造更高质量的生活。在社会民主化和城市现代化的推进下,社区参 与、居民自治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社区建设的新主题、新动力。本文在总结我国城 市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区参与、居民自治的历程与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当代城市居民 社 区参与的类型特征、行为取向和现有的制约因素,并就促进社区参与的制度创新,为社区居 民提供更多参与机制、更好的参与环境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构建城市社区发展新型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肥市西市区在开展城市社区建设工作中 ,把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作为城市社区建设的关键环节与基础工程来抓 ,以推进社区自治组织的健康发展和逐步自治为中心 ,采取多项有力措施 ,努力推动了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城市社区发展新型动力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快速城市化给城市建设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城市社区管理带来了挑战.根据快速城市化地区现行社区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位一体、多方协同共治"的城市社区管理创新模式.并从建立社区准入制度,完善社区民主政治参与体系,培养和发展社区非营利组织,建立共建共管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创新经费使用和投入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加快社区工作人员职业化进程等方面对创新模式的实现路径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