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传统。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不但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积累,让我们时时回顾自己光荣的过去,而且也是我们民族数千年智慧的结晶,时时指引着我们向新的时代迈进。在这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形成的古典文学,更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记载着优秀的中国文化,以诉诸审美的感召方式教育后人向着理想的世界追求。正因为如此,对于后人来说,优秀的古典文学不仅是审美欣赏的对象,而且是认识民族文化的重要方面;对几千年的古典文学进行研究,也就包含了艺术规律探求和民族文化理解的双重意义,从而使它成为一个历久弥新的永恒课题。 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发生了最伟大变革的世纪。20世纪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也完全建立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意味着当代中国人对几千年的传统文学有了不同于过去任何一个世纪的认识,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研究成果。因此,在接近本世纪尾声的今天,从  相似文献   

2.
解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古典文学研究有许多重要发展,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点是打破了汉族文学史就是中国文学史的传统观念,开始注意搜集、整理、研究各兄弟民族的古典文学(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这是很正确的。大家都知道,中华民族是汉民族和各个兄弟民族经过千百年的斗争融合而成的,因此,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培育的。丰富的中国文学遗产,当然也包括各民族的文学遗产在内。解放以来的古典文学研究纠正了过去的错误,注意了这方面的工作,出版了一些专书,发表了一些论文,创办了一些刊物。但是,多年来,对各兄弟民族的口头遗产注意得多(当然应该抢救、研究这些遗产),  相似文献   

3.
产生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与民族民主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学,一开始就具有重要的世界性意义。正象我国的古典文学曾对世界文学的总体构成产生过重大影响和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样,我国的现代文学也是世界现代文学总体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表现为它曾经以“拿来主义”的态度接受过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外来思潮、理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古典文学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宝贵遗产,它对中国几代的读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苏联解体后,却出现了否定十九世纪古典文学的思想倾向。面对当今俄罗斯文坛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现象,如何正确评价俄罗斯古典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试图从如何看待俄罗斯文学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观,如何看待文学批评在文学史中的作用,如何看待审美和功利的关系等方面来解读俄罗斯古典文学。  相似文献   

5.
相较于社会剖析小说流派的其他作家,吴组缃无论是从创作方式还是艺术审美趣味上都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有着更为深刻的精神联系。从文以载道的观念与中和之美,讲故事的传统与客观化的展现以及独具民族风格、民族气魄的艺术表现手段等方面探讨《菉竹山房》在内容和形式上对古典文学艺术的现代传承无疑对当代文学的发展和作家的创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谈兄弟民族对元曲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曲在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元曲是当时兄弟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兄弟民族与汉族作家(包括演员)共同向民间学习,勤奋创作,遂使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元曲繁荣还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种因素和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十七年(1949-1966,简称建国“十七年”)是一个新生的现代民族国家力求在国际社会上赢得认同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国家机构主动对外翻译中国文学的开创时期.由作为国家对外宣传机构的外文出版社组织翻译了一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意图藉此对外再现作为新中国之遗产的古典文学形象,为新生的民族国家提供历史合法性.翻译古典文学作品由此成为重构或者“发明”新中国“传统”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邢立平 《新天地》2011,(12):183-184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涵着丰厚的滋养,文学作为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既是我们历史生活的见证,又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学生积淀文学素养,提升写作能力,建构正确的品德情意价值观的重要管道。围绕着对“古典文学之美”的挖掘,我会同部分语文科教师在《古典文学之美》系列校本教材的研发与教学策略创设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9.
全疆中国古典文学讨论会,于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八日在新疆大学举行。这次会议是由我校发起并主办的,会议代表来自全疆十二所高等院校和八个科研、教育、出版、新闻单位,还有乌鲁木齐市部分中学教师代表,包括汉、维吾尔、回、哈萨克、锡伯、塔塔尔等六个民族,共七十余人。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爱国主义问题;唐代边塞诗问题;维吾尔、哈萨克等少数民族古典文学的研究、评介及其编入中国文学史的问题;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问题等。  相似文献   

10.
试议我国古典园林与古典文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几千年造园实践所积累起来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就 ,是民族文化的高度集中和概括 ,它几乎包容了古典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的各种门类 ,反映出极其广泛的社会生活、深厚的文化底蕴及与古典文学的密切关系 ,显示出园林匠师和文人们的丰富创造力、想象力和至今仍然闪烁光芒的智慧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每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作过贡献”。当回族形成之后,其文学创作的突出成就颇引人注目。元代回族作家的文学创作当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份珍贵遗产,元代回族作家以其智慧和劳动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宝库。因此,认真探讨回族作家及其文学创作在元代文学中的贡献和地位,就成了民族文学研究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文化视界的建立已非一日,其于学术发展、于民族精神文化传承的意义,亦已为学界所认同。尽管时下在“学术扩容”、“学科扩张”的旗号下,一些古典文学研究成果疏离了文学本体,文学文本、文学现象只是作为文化和历史阐释的材料和例证而存在,古典文学研究出现了令人焦虑的“文学迷失”现象。但一批固守文学本土,而又能在开阔的文化视野中缜密探寻文学本真的学术新著,还是让人们看到了文学领域中文化学研究的优势与前景。杨兴华先生的专著《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就是这类论著中比较突出的一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各民族的文学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得到长足发展,并取得了灿烂辉煌的成就。特别是汉文学,源远流长,硕果累累,成就卓著。蒙文中国古代文学史(下文简称《史》)和蒙汉合壁中国古典文学(下文简称《合壁》)是根据《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大纲》,以适应民族高等院校公共必修课的教学及民族高等院校成人教育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史》对每个朝代政治经济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分析了如何作用于文学的发展等。在编写过程中,主要以1992年再版的由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为基础,参考其它各种版本,并吸纳了近年来发表的文学史方面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从上古至秦统一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的文学,一般称为先秦文学。先秦文学是我国古典文学的光辉开端。全面、准确、科学地把握和认识先秦文学的范畴,对于评价这一时期文学的成就,对于研究整个中国古典文学优良传统的形成,了解各种文学体裁的产生和发展,总结文学的民族精神形成的规律及作家的创作经验,都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两汉以后文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后世许多文学样式的形成和完善的演进过程,多发轫于先秦文学或能在先秦文学的范畴里寻到踪迹。对此,前人已有认识。刘勰  相似文献   

15.
文章立足于对汉字表意特点的肯定,分析了古代文字各种"通假"现象.指出"本有其字"的通假字是文字运用中的一种不规范现象,论证了在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时代要求下,纠正古典文学读物(包括学生教科书)中某些通假用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现代化的肇始期与重要转型期。对于这一时期的相关研究成果,学界早有关注,且在文献汇编、目录索引编制及理论研究与学术史回顾方面,均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踵武前贤,接下来的工作,应当在更全面、系统、规范的文献梳理、厘定基础上,来总结、确定民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基本特征、理论价值与当下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刁生虎 《南都学坛》2001,21(2):47-50
出土文献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具有重要而直接的推动作用 :1 有助于丰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内容 ;2 有助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深入认识古代文学艺术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 ;3 有助于解决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上聚讼已久的公案性问题 ;4 有助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校读古代文化典籍 ;5 有助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方法的革新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前途怎样?其研究路在何方?另外,中国高等教育已呈出的大众化趋势冲击着原来的大学人文精英格局,知识经济与高科技的全球化浪潮也消解着原有的人文理性热情,这样,包含古典文学在内的大学文化如何影响社会文化?如何重建人文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紧迫地提到我们面前。就此,本刊邀请了三位教授谈了各自的看法。胡晓明教授从大学文化的界定立言,认为古典文学在现代大学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对社会文化有特定的普及传播意义,应采取具体的操作方式加以落实。栾栋教授从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现状和科教文发展的态势立言,认为中国古代文学至少有三个大的向度值得我们重视。一是精心守望古代文学的家园;二是努力营建开放的文学绿洲;三是自觉推动传统研究的更新。赵逵夫教授更鲜明地提出:当今之世,研究、介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学作品,弘扬优秀文学传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为重要,要抱着坚定的信心。这是提高民族素质、铸造民族灵魂、树立民族自信心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9.
英语谚语:来源、特点及翻译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解和翻译英语谚语是了解英语民族和文化的重要渠道。英语谚语主要来自民间、古典文学作品和外来语。英语谚语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思想性。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包括直译、意译、直译兼意译及释译,无论采用哪种翻译方式,都要结合翻译的文体、语体及文化背景情况,比较英汉谚语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前途怎样?其研究路在何方?另外,中国高等教育已呈出的大众化趋势冲击着原来的大学人文精英格局,知识经济与高科技的全球化浪潮也消解着原有的人文理性热情,这样,包含古典文学在内的大学文化如何影响社会文化?如何重建人文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紧迫地提到我们面前。就此,本刊邀请了三位教授谈了各自的看法。胡晓明教授从大学文化的界定立言,认为古典文学在现代大学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对社会文化有特定的普及传播意义,应采取具体的操作方式加以落实。栾栋教授从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现状和科教文发展的态势立言,认为中国古代文学至少有三个大的向度值得我们重视。一是精心守望古代文学的家园;二是努力营建开放的文学绿洲;三是自觉推动传统研究的更新。赵逵夫教授更鲜明地提出:当今之世,研究、介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学作品,弘扬优秀文学传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为重要,要抱着坚定的信心。这是提高民族素质、铸造民族灵魂、树立民族自信心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