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别于宋明理性主义哲学家的内在结构及本质性描述的理,陈亮将“理”直接在总体、整体的意义上发展出“体”的用法.其一结果,就是将“理一分殊”归结为“体一定分”,落实到身、心的结构上来,辄有“身一官异”、“心一取异”之说.在陈亮的心性观念中,系以性为心、以欲为性,性不单不具有理学体系中先验层面的道德本质的意义,同时也显然不是一个绝对特出的概念,它最重要的使命与作用就是在自然与人之间充当一个介质的角色.陈亮所说亦隐含了这样的意思,即“善”层面的道德意识和“恶”层面的情感欲念,不外由“得其正”与“失其正”所促成,不单是两种价值意义的不同判断,而且还是效果意义的截然判分.  相似文献   

2.
“德”作为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中国古代一般文献中主要是一个伦理学范畴.道家所谓“德”虽然也具有伦理学含义,但主要是一个哲学范畴.道家之“德”深具生命论意蕴,其根本内涵是万物和人从生命终极根源“道”那里获得的生命力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生命内在本质和个性特征,“道”是生命形成的潜在力量和终极根源,“德”则是生命得以形成的现实根据.对“德”的这种理解在道家代表性著作《老子》、《庄子》、《淮南子》中均有充分体现,由此形成了道家别具一格的德论思想传统,并以其不同于其他诸子的德论而丰富了中国哲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陈亮的事功主义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及特征可概括为"理欲统一"的道德观、"义利合一"的价值观和"学为成人"的人生观。陈亮的事功主义伦理思想以"道存于物"、"道在事中"、道物统一的世界观作为理论基础和逻辑依据,这种伦理道德观反映到义利关系问题上就是坚决反对把仁义道德和实事功利对立起来,认为道德和功利是统一的。这种义利合一、注重事功的伦理思想,落实在个体的道德实践和人生理想上,就是主张"学为成人"。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德”是一个贯通天人,涵盖哲学本体论、伦理观和社会政治理论等各个领域和层面的复杂观念。黄宗羲是17世纪中国早期思想启蒙道路的探索者,他把“一本万殊”的哲学思维理路运用于其对“德”观念的探讨中,建立了包含哲学本体论之德、道德修养论之德到政治之德等不同层面的德论。其德论在继承传统中进行理论突破和思想启蒙,体现了明清之际时代精神的召唤。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民为邦本”的思想,是我国传统政治思想里最有价值的部分。“民为邦本”不是一个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有着切实的内容。古代的民本论者提出过关于制民恒产、使民与政以及化民以德的主张。在继《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一文之后,笔者对古代的民本思想,在横向上作了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6.
古代日本从中国直接引进中国的“文学”概念,意指儒教、经学与文章之学。直到近世以后,才把“文”、“学”分离;幕府时期,本居宣长主张“和歌”和“物语”的独立,彻底与儒、佛的道德说教分道扬镳,标志着日本古代“文学”范畴意识的真正觉醒。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文体论中,“文体”范畴的基本内涵是指具有特征性的文章整体;而在西方stylistics中,style的基本内涵是指具有特征性的语言表达方式。“文体”与style尽管具有一定程度的异语对应性,但仍然是无法等同的两个异质范畴:从具体层面看是文章整体与语言表达方式的区别,从本体层面看有生命整体观与工具(语言)本体观的不同。差异的揭示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国古代文体论的独特品质。  相似文献   

8.
《甲辰答朱元晦书》是陈亮一一八四年,给孔老二的忠实信徒朱熹(字元晦)的一封回信。陈亮是我国南宋时期唯物主义的思想家,法家思想的杰出代表。他生活在南宋大土地所有制恶性膨胀,金人不断南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尖锐,朝庭屈辱苟安,国势危殆的时代。在如何对待这种苟安局面的问题上,陈亮坚持了法家路线,坚决主张实行改革,提倡富国强兵,举用贤能和有抱负之士,“驰驱战场,赶走女真,收复失地,洗刷国耻”;同反动“理学”家的代表朱熹的反对革新、反对提倡富国强兵、反对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反动路线进行了不可调和的斗争。晚年陈亮和朱熹曾多次通信,进行了历史上有名的“王霸”“义利”之辩。在这场论战中陈亮对朱熹的反动路线予以有力的驳斥和批判。《甲辰答朱元晦书》就是这场论战开始时陈亮答朱熹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他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功利”  相似文献   

9.
道德稀缺性既受制于道德资源配置的稀缺性,也包含主体道德心理、能力和行为的稀缺性。对于道德稀缺性问题,经典的伦理学理论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模式和解决路径:功利论的主要贡献在于为人类破解道德稀缺性难题提供了动力,但其缺失解决此问题所需要的整体性思维方式;义务论的主要贡献是避免了功利论处理道德稀缺性问题时的片面性和整体性思维的缺失,但却容易流于平均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阈限。而德性论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方式,其“中道”思想及对于善的内在追求,既符合破解道德稀缺性难题所需要的整体性思维,又符合这一问题解决过程的渐进性特点。可见,作为完善论伦理学范畴的德性论在这一问题上具有天然优势,德性论的复兴也显得更加必要。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理论是育人和塑造道德理想人格的理论基础。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 ,既有以儒家道义论为代表的 ,以德性为起点和归宿的德智统一论的传统 ,又有以墨家功利论为代表的以智 (利 )为起点和归宿的德智统一论的传统  相似文献   

11.
古代中国人的审美意识是在伦理道德的襁褓中孕育的。先秦两汉时代,审美情感就是“乐”,道德就是“礼”。乐是礼仪活动的伴奏,审美情感依附于道德。礼与乐的相互偏离与制约形成“中和”的审美范畴。道德对诗歌的主宰集中体现为“诗言志”的主张。审美情感从发生起便与道德意识有不解之缘和不解之冤。  相似文献   

12.
论“信”德     
“信”是中国传统道德中重要的道德范畴,有其自身的形成、演变过程,在维持人际平衡与维护统治者统治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人应努力修养、实践“信”德,只有批判地继承“信”德,才能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一个重要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物色”作为中华感兴美学理论的一个基本范畴,最初由刘勰提出。“物色”既是中华古典艺术审美“感物”“感兴”“比兴”得以发生的对象来源,又是古典艺术“意象”“气象”“意境”得以生成的重要基础。物色论是进入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感兴美学研究的必经之路,但学界对物色论美学范畴的研究相对薄弱。“物色”美学范畴在中国美学史上形成了一个绵延不断的学术谱系。“物色”美学范畴的哲学基础是中国古代气论哲学和气感哲学。“物色”是宇宙元气和天地精神在自然物象之声色状貌光影中的感性闪耀,同时又是人的德性精神之光与自由精神之光的生动呈现。物色成为中华感兴美学精神之光的灿烂显现。物色论美学可与西方美学的自然美论、形式美论、审美感性论、灿烂感性论、存在境域论加以比较,亦可与德国古典美学精神和马克思主义美学精神相互发明。物色美学范畴因而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和普遍价值,值得展开系统研究和现代阐释。  相似文献   

14.
陈亮的“义利双行”是基于他对“王霸”的认识展开的。他辨析王霸之道的用意在于完善其事功理论,并在“至公”的前提下混同王霸,进而提出“立心之本在于功利”的主张,肯定了利欲的合理性。陈亮与朱熹之间,由王霸之辨到义利之辨,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三代、汉唐而展开的,但究其本意,又绝非为古而古,而是想通过历史的得失,探讨立身处世的道理。朱熹崇义绌利,义利不两立。陈亮则以王霸并用为出发点,主张有利方有义,无利则无所谓义,因而义利双行,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5.
王道与霸道、道统与非道统历来是儒家内部争论的主要话题。南宋期间此问题论争达到顶点。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浙东功利主义学派与朱熹就功利与道义展开激烈论战。陈亮提出“王霸、义利-元”的观点,而叶适则直接否定了朱熹所宣扬的道统论。  相似文献   

16.
康有为在20世纪初较早地通过区分文明的物质层面与道德层面,发展出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各擅胜场的论述,下启东西文化论战。“一战”爆发呈现的欧洲文明危机与袁世凯复辟呈现的民国初期的共和危机,激起了两种截然相反的主张,陈独秀持东西方文明不可调和论及“全盘西化论”,反对辜鸿铭以中国文明拯救欧洲文明的主张,形成针锋相对的格局,清晰显示现代中国建构的文明基础问题,已经与王朝时代的夷夏之辨很不一样。更多论者主张东西方文明调和论,李大钊、杜亚泉等人在1916年前后已经提出其中的主要问题。东西文化有何差异、孰优孰劣、能否调和、如何调和等议题的展开,呈现了共和制新生时期的中国思想界探寻现代中国新的文明基础的重要一步,也是现代中国知识思想转型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7.
“势”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范畴。中国哲学中的气论,为“势”奠定了哲学基础,并为其提供了方法论支撑和诗学智慧。“势”的理论特征为自然。“势”体现了“道进乎技”的思想,体现出中国古代文论观念论、技术论、价值论浑然不分,互相渗透的特征,体现出对自然的方法论与审美趣味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古代印度的宗教大都强调“业力”,主张个体努力将决定其来世。与“业力论”相始终的还有“种姓论”,一种社会分工“区分”论。二者在法思维上具有强烈的张力,“业力论”具有理想主义、个体独立和平等意识,“种姓论”主张现实主义,强调团体协作和义务本位;然而二者又具有亲和力,都注重人伦秩序。由此使得古代印度的法律思想极具独特性。  相似文献   

19.
郁达夫的小说立足于展示作家自我经历和内心隐秘,奉行非功利、非道德的唯美主义文学观念,重视情感的自然流露和内心的情绪体验.在美学范畴上,他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有别于鲁迅、茅盾等注重主客体交融的现实主义美学范畴,属于主观表现的浪漫主义美学范畴.  相似文献   

20.
道德态度是道德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范畴,它以社会心理学家们对“态度”的研究为基础,将皮亚杰、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理论,沙夫茨伯利、斯密、休谟主张的道德情感理论相结合,融合中国古代知行关系的讨论,试图建构一种稳定的基于主体道德认知与情感判断之后所形成的行为倾向的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