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崇祯十三年(1640)发生在扬州的"黄牡丹状元"评选是明代末年一场引人注目、影响深远的文化事件:岭南举子黎遂球途经扬州,参加影园牡丹诗会而夺得"黄牡丹状元"的桂冠。以此为契机,岭南诗坛逐渐引起主流文坛的重视,开始平视中原、傲视江南,在其后的诗史中逐渐引领诗坛。扬州牡丹状元文化事件之所以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原因在于:首先,它第一次颠覆了历史上视岭南为文化荒漠的传统识见,岭南诗坛获得了空前的诗学自信;其次,牡丹状元黎遂球因抵抗清军而壮烈殉国,其节烈精神一直鼓舞后世;再次,扬州以南北交通咽喉和财富渊薮吸引着天下文士精英,各路名士所参与的黄牡丹诗会及其所产生的影响传播到琼海与塞北。  相似文献   

2.
封开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西江文化则是源于封开的岭南文化中之广府文化的源流。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体显现。这是大文化的概念。本文讨论的对封开与西江文化的美学思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文化”这一概念的;因为第一,具体可感性是美的特征,美是美的事物的一种非本质属性,只有在具体事物上方可显现。第二,美就其所依附的事物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正状元小学地处素有"状元之乡"的德州市武城县状元湖畔,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孙伏伽就是武城人,有据可证的武城籍状元就有16位之多。因此,这里有着丰富的状元文化底蕴和一份独享其荣的人文资源。深度挖掘当地的状元文化,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这一人文资源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不仅有利于状元小学塑造个性鲜明的品牌文化,开发独具特色的校本  相似文献   

4.
李阳 《新天地》2013,(7):17
6月底是高考发榜的日子。各地文理"状元"纷纷出炉,成为媒体热点。状元一词本是借用科举制而来,唐代首创殿试,殿试第一名者称为"状头",但这并非官方称谓,仅仅是民间约定俗成,后逐渐衍化为"状元"。从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位状元孙伏伽到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史上留名的文状元约600人,武状元约170人,他们的种种故事成为史上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5.
1950年秋,我从广州岭南大学政治历史学系转学到清华大学历史系学习,后来留校任教,到今天,在清华已经55年了。今年是清华国学研究院成立80周年纪念。国学研究院与历史系有渊源关系,饮水思源,我这个老学生对养育自己多年的学术“母体”应有所忆念与反思。我最先想到的是陈寅恪先生。先生是国学研究院的四位(或五位,加李济)导师之一,我有幸在岭南大学受教于先生,转学到清华后,又受教于先生的学生(或“私淑弟子”)邵循正、周一良、丁则良等几位教授。我先做先生的“入室弟子”,再做“再传弟子”。今天的回忆就从先生与岭南说起。1949年春,陈寅恪…  相似文献   

6.
<正> 林大钦(1511——1546)明代海阳县东莆都(今潮州市金石镇)人,字敬夫,号东莆,嘉靖壬辰(1532)科状元,时年二十二岁,是明代潮州唯一的文状元(明代状元共九十人.自隋唐开科取士以来,广东出过九位文状元).他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为官三年,二十五岁便辞官归里,著书讲学,三十六岁病卒于家.“天下闻而惜之”痛惜他“其年弗永,勋业未就”①而夭折,王世贞《艺苑巵言》卷八称之为“兰摧玉折”.  相似文献   

7.
胡明伟 《南都学坛》2005,25(5):65-71
《张协状元》产生在1202年之后。具体理由为:第一,《张协状元》作者使用北宋末期产生的[烛影摇红]词调、南宋初期的[唐多令]等词牌;第二,《张协状元》作者引用曹豳“山南山北梧桐树”诗歌;第三,《张协状元》的词牌涉及南宋时期的一些特殊技艺,“大影戏”、“刮鼓戏”、“赚”;第四,《张协状元》作者标榜“教坊格范,绯绿可同声”;第五,《张协状元》与之后的南戏作品的形态体制有别。《张协状元》代表着戏剧家的戏剧观念:追求故事的市民情趣与干预生活的创作态度;“戏剧”是“别样门庭”和“别是一家风”;重视娱乐的戏剧功能作用论;滑稽调笑角色与歌舞类角色的混合;初步确立了时空自由处理原则与演员虚拟表演观念。总之,《张协状元》确定了南戏的干预生活的创作态度、市民审美趣味以及虚拟表演观念,是中国戏曲史上的重要作品。  相似文献   

8.
梅岭诗漫谈     
(一)梅岭,又名大庾岭,在广东省南雄县与江西省大庾县交界处。自古以来为岭南与中原交往的主要通道。梅岭为五岭之首,连峰迭嶂,怪石嵯峨,林木茂密,极为险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远在秦始皇时就曾在岭上设关,名之曰“横浦关”。宋代重修关隘,改名“梅关”。明代再次重修,改名为“岭南第一关”和“南粤雄关”,并刻石分嵌关楼南北。岭南,开发较迟,历来被目为蛮荒之地,“溪行逢水弩,野店避山魈”(张祜《度大庾岭》)。而梅岭则被视为畏途,那真是“  相似文献   

9.
我校岭南(大学)学院经济研究所拟于明年11月召开“广东外向型经济与粤港澳经济关系国际研讨会”。为了筹备这次国际学术会议,准备举行系列小型专题研讨会。第一次是“对外贸易与广东经济增长研讨会”,于1990年7月6日在学院院部会议室举  相似文献   

10.
崔与之曾“七辞参知政事,十三辞右丞相”,是南宋后期有名的贤臣.而他同时也作为一位文学家名世,有“岭南儒宗”之称,并开创了“菊坡学派”.嘉定十三年(1220)他奉旨入蜀,在蜀五年,政绩颇多.而他在这期间也间有诗作,惜现存不多.从仅存的蜀中诗来看,崔与之在蜀中交际颇广,时常与丁黼、李曾伯、洪咨夔等人唱和,而这也成为他蜀中诗歌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河北省内邱县就有一位青年农民独钻养殖冷门,靠养蝈蝈走上了富裕路,他就是被县特种养殖业协会评为“蝈蝈养殖状元”、河北省蝈蝈养殖第一人——王世昌。他的创业经历如下。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江都市双沟镇高月新是一位远近闻名的养鸡“状元”。今年47岁。没有太令人羡慕的头衔,只是在鸡舍里陈列着“江都市肉鸡状元”、“成绩显著的专业大户”、“发展肉鸡生产事业中带头致富、典型引路成绩  相似文献   

13.
一、西汉岭南的首府广信 广信曾是汉代交州州治的所在地,封建中央王朝首次在岭南设置的最高权力机构、岭南最早的首府就在古广信县。然而,由于史料记载不详,人们对史料的理解不同,因而对广信是从何时开始成为岭南的首府?汉代交州州治是在封开还是在梧州?汉代何以在广信设治等问题存有异议,这些问题值得深人探讨。 我是持广信是封  相似文献   

14.
漫话状元     
状元的由来状者,榜也;元者,首也。即是榜上名列第一。原为普通名词,广泛可用,到隋代废除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召试天下士人后,状元渐成专有名词。唐代进士第一人称“状头”。武后载初元年(690),策问进士于洛城殿,以取士誉,此为殿试之始。宋太祖建隆元年(960),考中进士十九人,而以杨砺为第一,称为“榜首”。开宝元年(908),始定殿试贡士之制。八年(975),复试礼部贡院合格举人王式等于讲武殿,取进士三十六人,而以王嗣宗为首,始称“状元”。省元王式屈居第四。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始分三甲取士。真宗时更分三甲五  相似文献   

15.
《李笠翁曲话》是我国第一部从舞台艺术的角度来探讨戏曲理论的专著。它成书于清康熙十年(1671)。《李笠翁曲话》(以下简称《曲话》)这一书名,是一九二五年曹聚仁从李渔的《闲情偶寄》中摘取“词曲”、“演习”、“声容”三部刊印时代拟的,一直沿用了下来。它的作者李渔(号笠翁),是我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同时,更是一位杰出的戏曲理论家。他的剧论在我国戏剧史上第一次建立了中国式的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至今陈列着一幅价值连城的状元卷,这就是明朝万历26年(公元1598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它是中国近1300年的科举考试历史上唯一尚存的状元卷,赵秉忠殿试状元卷以其历史文化价值成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为青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相似文献   

17.
胡爱华 《北京纪事》2011,(10):66-68
2011年6月23日20时24分,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文科状元朱竹和她的班主任及另外两位成绩也很优秀的同学接受了“新浪教育高考状元访谈”节目的现场采访——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科举制度创于隋代,确立于唐代,完备于宋代,兴盛于明清。那么,既然科举取仕始于隋,为什么“状元”一词和第一名状元却始于唐呢?  相似文献   

19.
西江地区的史前人类,经历了旧石器、中石器时代的发展,进而步入新石器时代。本章叙述该地区史前人类所创造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从中探窥西江作为岭南史前文化交流的通道之一所起的重要作用。 一、西江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新石器早期 根据考古资料,可以大致认为属于此期的文化遗存有怀集岗坪镇的大沙岩二洞和封开的勒竹口遗址。大沙岩是一座石灰岩  相似文献   

20.
《宋代登科总录》收录了大量宋代状元文献,通过统计分析可以确定,除118 位文科状元外,宋代还诞生了72位武科状元、12位贡士及第状元. 宋代文状元有近八成来自于低层官员与平民家庭,与唐代形成极大反差,折射出科举考试对整个社会政治的深刻影响. 宋代武科状元仕途不显,而文科状元中近六成曾在政府机构中担任宰执与侍从官等重要职务,这既是国家“右文”政策导向的结果,也验证了科举取士在人才流动方面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