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纳粹德国在1933年至1936年重占莱因非军事区这段时间,其外交重点是极力挣脱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束缚,以求得到西方国家的支持和谅解,取得重整军备的合法化。对此,笔者已发表文章论及。重占莱因非军事区至1939年9月德波战争爆发,纳粹德国的外交目的是直接为发动侵略战争作准备,重点是寻求盟友,占领中欧,瓦解英法对德国的包围圈,解除“西  相似文献   

2.
在1933年至1939年德波战争爆发这段时间,纳粹德国外交的主要目标是为扩军备战服务,为这个总目标服务的纳粹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功。短短几年,纳粹德国从衰弱的状态中崛起,在毫无约束的情况下大肆扩充军备,迅速走上了军事冒险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在1933年至1939年德波战争爆发这段时间,纳粹德国外交的主要目标是为扩军备战服务,为这个总目标服务的纳粹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功。短短几年,纳粹德国从衰弱的状态中崛起,在毫无约束的情况下大肆扩充军备,迅速走上了军事冒险的道路。纳粹外交成功的奥秘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欺骗,讹诈。1936年以前,希特勒主要是采取  相似文献   

4.
1936年在德国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是与纳粹德国的反犹政策紧密相连的.希特勒试图将这届奥运会变成炫示日尔曼种族优秀论的工具,因而竭力排斥犹太人参加;世界各界尤其是体育界为反对纳粹对犹太人的排斥,对柏林奥运会进行了抵制;国际体育界尤其是国际奥委会的压力,使希特勒不得不步步后退,采取措施减缓并暂时停止了对犹太人的迫害;犹太人的运动成就给予纳粹德国反犹政策的谬论以有力的回击.柏林奥运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纳粹德国反犹政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纳粹德国更加疯狂地推行反犹政策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5.
通向至善之路———苏格拉底的人生境界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向至善之路———苏格拉底的人生境界论何仁富苏格拉底(公元前468—前399)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人生哲学家。作为希腊启蒙运动的旗手①,他一反早期自然哲学家对天地之理的穷究,“至于他自己,则愿意不时地讲讲与人类有关的事情。”②他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请到...  相似文献   

6.
亚洲太平洋地区历来是帝国主义国家角遂的重要场所。本世纪30年代末期,国际风云变幻莫测,英日之间争夺亚太地区霸权的斗争,纵横捭阖,云谲波诡,十分激烈。科学地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的远东政策,对于我们认识这一时期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关系背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对1937至1939年英国的远东政策作一点粗浅的探索。1937年7月,日本彻底撕毁九国公约,对华发动了全面战争。日本的侵略行动,打破了在华盛顿体系下远东地区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对比关系,急剧地改变了远东的国际局势,揭开了法西斯国家重新瓜分世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史学界开展了对30年代德国对华政策的研究。在论及这一时期纳粹德国远东及对华政策的特点时,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这一时期希特勒在对华政策上“一直处于一种不稳定和缺乏一贯性的状态”,30年代中期在德国的远东政策中存在某种“混乱”。笔者认为,纳粹德国内部在远东政策上的分歧,是造成这一时期德国对华政策某种“不稳定”和“混乱”的直接原因,而上述论著对这一分歧几乎没有论及或详细分析。本文试对这个问题作一探讨,从另一个视角考察这一时期纳粹德国的对华政策。  相似文献   

8.
律师资格证书考试一年热似一年,为了方便读者了解律考的相关信息,记者专程走访了已连续数年开设律考培训的上海市华夏进修学院,以下是该院院长应巧玲女士向我们提供的该院律考培训班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9.
庄子为人处事的态度,似乎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方面:一个是完全的出神状态或所谓"坐忘",完全逍遥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面;一个是完全的融入社会,完全顺应社会的要求。庄子有一种对现实社会的彻底绝望,这一绝望可能含有反抗社会的意味,同时也会导致行动上的软弱无力。庄子为人处世思想确实有自相矛盾和冲突的地方。他希望在精神绝对自由和社会的绝对不自由之间保持一种平衡,这只不过是一个注定无法实现的理想而已。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八年欧洲国际关系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争霸世界的历史,这场争霸斗争直接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当时,争夺世界霸权的德国和英法帝国主义,为了欺骗人民,麻痹对方,风尘仆仆,频繁会晤。“和平”协定,庄严“保证”一个接着一个;“裁军”计划,“保障边界”花样不断翻新。一个阴险狡诈玩弄声东击西,一个居心叵测妄图祸水东引,双方为了争夺欧洲这块肥肉进行着疯狂的斗争。当时不少国家为帝国主义的“和平歌唱”所迷惑,不少国家在帝国主义制造的所谓“国际保证”虚幻安全下失去警惕,以而在战争中吃了大亏。历史是一面镜子。剖析一下一九三三——一九三八年这段欧洲国际关系史,将有助于我们拨开“缓和”迷雾,揭穿超级大国假和平、真备战的本质,提高我们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外交路线的自觉性,从精神上和物质上作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为进一步巩固我国无产阶级专政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1.
《新天地》2008,(7)
真实展现武林英雄李尧臣传奇经历的长篇传记小说《最后的镖王——武林泰斗李尧臣传》,最近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使李尧臣这个名字再度被人们提起。李尧臣终生倡导武术,他是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国代表团重要支持者之一,其弟子郝明为  相似文献   

12.
1938年10月日军攻陷广州、武汉。以此为标志,旷日持久的中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粉碎了日军妄想在短期内灭亡中国的野心,日本统治者被迫放弃主要以军事手段解决“中国事变”的企图,开始注重采用政治手段。从1939年9月德军悍然发动二战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国际形势急剧动荡,日本对华政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并与国际政治风云的变幻紧密相连。本文拟对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华政策作一些简单的剖析。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把这一时期划分为两个阶段,即从1939年9月二战爆发到德军闪击北欧和征服西欧为第一阶段;从德军闪击北欧和征服西欧到太平洋战争的开始为第二阶段。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是中共党内统一战线方面的杰出代表,书信集中体现了他高超的统战艺术与娴熟的统战技巧,这些统战艺术主要有:讲究称呼,拉近距离;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晓之以理,陈明利害;导之以行,深明大义;针对性强,“促致”觉悟;自称谦虚,赢得尊重。这些统战艺术的综合运用,使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14.
通向人性复苏之路——《朗读者》中汉娜形象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获得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的电影《生死朗读》,是根据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同名小说《朗读者》改编而成的。《朗读者》表现了人性、尊严、爱情、罪、忏悔等,具有多重意义。文章对女主人公汉娜形象进行了解读可知,她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硬朗、坦承、愚昧、坚定,善良而忠于职守,但自私冷漠。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弥漫着深沉的历史悲现感,马尔库塞的思想也感染有这种浪漫色彩,其思想理论和他诗人哲学家的气质相关·面对发达工业社会不可逆转的单面化和人的单向度化,马氏的社会批判理论从政治的批判与"大拒绝"一步步走向了文化的批判与"艺术革命",从而构想出了一条通往审美乌托邦之路,给予无希望的人以希望.马尔库塞的这一思想发展历程,从学理上说,有其理论的深刻来源.  相似文献   

16.
一柳青,姓刘,名蕴华,字东园。1916年7月2日(农历6月3日),生于陕西省吴堡县张家山寺沟村一户破产的富裕农民家里。“柳青”,是他1935年冬发表散文《待车》时,开始使用的笔名。柳青的父亲刘仲喜,是一个很会经营而又好胜的农民,他不识字,但极力支持子女读书。母亲马氏,为一贤明的农妇,先后生过八个儿子,两个女儿。柳青在弟兄中,排行第四。  相似文献   

17.
《故乡的小河》是献给故乡的一组恋歌。关于故乡的苦难意象和崇高意象,构成了互文关系,标示着作者所钟情的一种带有宗教意味的精神生活方式。这使乡村的记忆超越了平凡,具有了某种神性,也使“故乡”成了一方能给人以力量的精神圣地。作者的一次次精神回乡,其实就是一次次朝圣之旅,他从对故乡的回想中接受了精神洗礼,获得了生活的勇气。这当然并非出于宗教的信仰,而是基于一种坚忍的人生态度,说明世俗的人也需要精神的信仰,而这种信仰常常就来自他的内心。《故乡的小河》有一种朴素的美,有些诗稍嫌实和满。  相似文献   

18.
哈耶克是20世纪新自由主义的代表,正是从自由主义原则出发,他完成了对"社会主义"的彻底批判。他将社会主义斥之为等同于法西斯主义的集权主义。他摒弃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计划"手段,并以此为中心论证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将导致个人自由的消解,乃至真理的终结,最终将人们引向奴役之路。尽管哈耶克对社会主义极尽批判之言,但其所批判的社会主义却并非科学社会主义,而其论证内容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却不失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歌德在其"古典"主义初期的代表作<伊菲革涅亚在陶里斯>中通过人物内在、外在冲突的展示和解决表明了这样的主题:女主人公所拥有的"纯洁的人性"是消除人与自我、人与他人的矛盾冲突,从而抵达人与自我、人与他人的内在、外在和谐之境的途径.然而这实际上仅仅是一条以道德化的"超我"克服和消除人自身以及他人的现实的"自我"和原始的"本我"并由此获得人自身以及人与他人之间和谐的途径--它虽然反映了作者美好的道德理想及其对于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憧憬和愿望,但却不符合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现代心理学对人的研究和认识以及现实生活中人的一般的普遍的心理和行为状况.此外,作者在创作这部剧作时的"古典"主义时期所提出的通过文艺作品的道德教育作用这一途径促使现代人和社会重获古希腊人和社会所具有的和谐统一的主张,也带有明显的理想化的色彩.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也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的人格精神、经济建设思想、民族思想、外交策略等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新中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的研究重点。进入新世纪,中国乃至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广大学者对周恩来及其思想进行了不懈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