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语言、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及服饰特点等方面的特征,一般将居住在甘肃、青海等地的藏族同胞统称为安多藏族。他们在藏文字、宗教信仰等方面与“康巴”(即四川、云南地区)、“卫藏”(指西藏地区)地区藏族是相同的。但在风俗人情、服饰发展上却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2.
甲绒与牦牛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绒(Gyarong或Tiarldow)又称嘉戎,是藏族的一支,史家以为是古嘉良夷之裔。又因近代主要聚居区属四大土司所辖,故左近之人又以“四土”(五屯)人称之。他们自称为:“格茹”,“格”者,家也。乃“茹家”之意,一如他们称汉人为“格巴”(汉家),这与西南诸族好自称为“苗家”“彝家”“土家”等之俗同。但“茹”在此的意义有些难解,十余年来遍访甲绒父老,尚未得其实。其中桑梓侯(阿坝州政协副主席)杨纯武(阿坝州政协秘书长)二人均前守备,二先生以为“绒”“茹”音近,或以此故,但未敢必,仅记之以待有识之士。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大西南川滇边界地带居住着数万蒙古族同胞。主要分布于四川省盐源、盐边、木里等县和云南省宁蒗县。一说有五万余人,一说有七万余人。他们离开北方草原已有六、七百年光景了。最近我们一行五人到盐源、木里两个县进行了实地考察。 盐、木二县蒙古族约有两万余人,自称“纳日”,他称“摩梭”。昔日曾把他们称为摩梭族。现在,不少报刊杂志也有把他们当作纳西族的一支来介绍的。但是这些“纳日”人一  相似文献   

4.
喜马拉雅族群研究奠基人海门道夫对印度非法占领地区的珞巴族阿帕塔尼人进行了持续长期的关注和研究。他记录了该部落传统社会结构、生计方式、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也观察到了中印边境冲突下当地人的生存状态和现代化冲击下社会的变迁。在以英印政府殖民官员的身份对阿帕塔尼人及邻族聚居的地区进行调研时,他得出了“‘内线’才是印度的有效边界线“”‘麦克马洪线’从未生效”等客观结论。在研究过程中,他还发现在中印边境地带一直存在一条“藏族——阿帕塔尼人的邻族——阿帕塔尼人——阿萨姆平原居民”的物品交换双向贸易线。海门道夫对阿帕塔尼人的研究不仅为我国喜马拉雅人类学发展贡献了珍贵资料,也为印度非法侵占我国领土提供了有力证据,更是为“一带一路”倡议下改善中印经贸关系带来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西藏佛教又称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公元十一世纪初,西藏佛教传入云南西北部地区。藏传佛教把印度佛教、汉地佛教和藏族固有的原始宗教本教(俗称“黑教”)融合,形成了突出的特点;云南藏传佛教除此之外,还与纳西族(摩梭人)和普米族原始宗教相结合,从而具有不同于西藏佛教的民族特色。在迪庆地区,藏族佛教实行与西藏相同的“活佛转世制”;在永宁地区,纳西族的藏传佛教实行独特的“活佛借用制”,即在寺庙举行盛大法典时,临时去西藏或康区聘请著名活佛来当地寺庙作长期或短期的讲经说教,或是在寺庙中设一种名为“喇擦”(意为“活佛替身”)的宗教职务。  相似文献   

6.
英国学者巴德利认为,早在1600年以前,“喀尔木克人肯定已居住在阿尔泰山以南额尔齐斯河的上游地区,而西面至少达到斋桑湖一带,在17世纪初叶,他们已居住在额敏河沿岸了”.  相似文献   

7.
论秦瓯战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瓯战争,是指秦始皇统一岭南过程中与越人西瓯部落的战争。它是岭南越族历史的转折点和新起点,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此,本文拟对这场战争的发生、经过及其意义进行初步探讨。战前的西瓯在先秦时期,岭南地区居住着越族的西瓯、骆越、南越等部落。其分布的地望,学者多数意见认为,大致是西瓯活动于广西柳江以东、郁江以北、湘漓以南和西江以西的广大地区;骆越分布于广西柳江以西、郁江以南、延至广东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的广阔地带;南越居住在广东翁江、大罗山以南,珠江三角洲及绥江流域以东的广大地区。他们很早以来就和中原地区华夏族有着友好往来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在传说中  相似文献   

8.
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地处滇藏茶马古道咽喉位置,境内居住着藏族、怒族、独龙族、白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在长期的文化涵化中,藏传佛教逐渐渗透并融合进境内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中,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藏族文化丛。藏族文化主导下的多元文化共存产生了融洽的民族关系,不断促进察瓦龙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川滇边界蒙古族的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四川、云南边界地带居住着约7万余蒙古族同胞。其中仅盐源县据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就有蒙古族10978人,这里尚不包括暂未确定民族成份的约7千余人。他们自称为“纳日”,说自己是元代蒙古骑兵的后裔;而外人则称他们为“摩梭”人,认为他们是纳西族的一个分支。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温一下他们的历史,让历史事实来说明他们的族属问题。 一、蒙古族进入川滇的经过 12、13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后,相继征服欧亚大陆,建立了空前的蒙古大帝国。  相似文献   

10.
杨晓春 《学术研究》2005,(5):144-145
中国和印度,两大东方文明古国,在古代世界历史发展中极具影响,逐渐地,名称固定为“中国”和“印度”,今天亦然。但在历史上,曾经有称印度为“中国”、称中国为“印度”的情况,相形之下,诚是趣事。东晋的《法显传》屡屡提到“中国”,其中一处说:“度河便到乌苌国,乌苌国是正北天竺也,尽作中天竺语(原注:中天竺,所谓中国),俗人衣服、饮食,亦与中国同。”(章巽《法显传校注》,第33页,原标点未将原注抉出,现改正)所谓“所谓”者,包括“北天竺”在内的印度地区所谓也,可见在印度语言中有称中天竺为“中国”的。又有两处分别说:“从是(摩头罗)以南…  相似文献   

11.
辽代萧氏后族及其居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代契丹人分为耶律氏皇族和萧氏后族 ,两姓世代通婚 ,并各有自己的“领地”。根据辽墓考古资料及证之《辽史》等文献史料 ,已知今天的辽北地区就是昔日辽代萧氏后族之“领地”。萧氏后族分为两大族系 ,每个族系之下又有许多家族分支。每一个分支家族都在整个后族的“领地”之内拥有一块属于他们个人所有的私人“分地”,并视为故里 ,生前在这里构筑私城 ,从事生产活动 ,死后又归葬于此  相似文献   

12.
《尸语故事》,是在藏族民间广泛流传、并深受广大藏族人民所普遍喜爱的一本书面故事集。它最初来源于印度的《僵尸鬼故事二十五则》。据《柱下遗教》、《西藏王统记》、《贤者喜宴》、《青史》等藏族史书记载:大约在二世纪前后,当西藏山南地区的雅隆部落的第九代赞普补代贡杰“上丁二王”之一)时期就有《尸语故事》流传。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陈述先生在辽史研究上多次提出契丹人曾在长城以南建立自己的聚居点“辽城”。他说:“辽代,通过各种方式,把长城以南的人带到北边的草地,在草地上建汉城;同时,也派草地上的人们来长城以南营建聚居点和辽城。”①辽代契丹境内曾经建立过汉城,用以安置流落至草原上的汉人。此事见于《新五代史·四夷附录》记载。四十多年前姚从吾先生又曾在《国学季刊》第五卷第一号上发表《说阿保机时代的汉城》,引证大量史实辨明“汉城在辽初的正解实在是一个类名,即是‘汉人居住的城’而不仅是一个地名”。  相似文献   

14.
青海托茂人族源与族群关系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托茂人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穆斯林群体,历史上托茂人属于青海地区蒙古族两盟二十九旗中南右后旗的旗民,但他们信仰伊斯兰教,使用蒙古语,过去穿蒙古族服装,与蒙古族一样过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河湟事变”之前托茂人主要居住在青海省海晏县,“河湟事变”期间部分托茂人逃至新疆博湖县与焉耆县。1958年因国防建设需要,居住在海晏县的托茂人迁至祁连县,后来几经调配,居住趋于分散,现在主要分布在祁连县的野牛沟、默勒镇及周围县。由于史料记载含混,托茂人族属问题长期以来悬而未决,至今托茂人一部分按回族统计,一部分按蒙古族统计。笔者经过查阅资料及实地调查,并根据托茂人没有姓氏及取名特点,认为托茂人祖先应是清初以前居住在新疆的伊斯兰化的蒙古族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15.
达斡尔族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达斡尔族起源问题上,目前还存在着契丹起源说和蒙古起源说两种不同的学术观点;本文提出北室韦起源说,作为百家争鸣中的一家之言来参加讨论。 一、达斡尔族历史悠久而族名的形成却很晚 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嫩江流域和新疆塔尔巴哈台地区。明末清初,他们居住在黑龙江上游左侧支流额尔格河(河口位于桂花站对岸)与结雅河口地区之间的黑龙江两岸以及结雅河下游流域的平原上。他们是这个地区古老的居民,最早的开发者。苏联学者们写道:“结雅—布列亚平原,自古以来就有人居住。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新石器时代人的村落遗址。当时居住在河流沿岸的人从事渔猎,而后从事畜牧业和农业。可见,结雅—布列亚平原是一个  相似文献   

16.
桑耀华 《学术探索》2014,(10):90-96
滇民族,古滇国的建立者,靡莫之属中最大的一个集团,汉武帝封其首领为滇王.但滇国归附汉王朝后,史书中就不再见到“滇”“靡莫”的记载.20世纪50年代,云南考古工作者发掘滇王墓葬群,出土了“滇王金印”及许多具有民族地方特点的青铜器,展现出“滇”是一个青铜文化高度发达的古王国.但考古文化与后来居住滇池区域民族的文化不相衔接,于是滇人是什么民族?到哪里去了?虽然出版了许多研究论著,但学术界仍觉得是个谜.本文提出:滇国的建立者是孟高棉族群中的孟人,他们消失在“蜀国”、在“交趾”古战场,并与云南建宁霍氏部曲“同归于尽”,其他则融合于(灾)民族中.  相似文献   

17.
一达斡尔族是我国民族之林中人口较少的成员之一。他们居住在内蒙古兴安岭区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阿荣、布特哈、南通、奇拉,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爱辉、乌兰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塔城县。在较早的历史年代,达斡尔族曾祖居黑龙江以南的广阔地带,以从事农业、畜  相似文献   

18.
中亚东干族族名族源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干族是前苏联100多个民族中的一个少数民族,至今人口总数已过10万。他们主要散居在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具体分布:哈萨克斯坦有4万,吉尔吉斯斯坦有4万,乌兹别克斯坦有2万东于人。中亚东干人是中国穆斯林的一支,其主体是1862-1877年陕西甘肃回民起义军的后裔.至今已是第四代、第五代传人。直到今天,中亚东干人分为两批:一批是比什凯克东干族,多为甘肃籍、新疆籍回民后代,他们多居住在比什凯克、普尔热瓦尔斯克、江布尔、奥什州等地。这批人约占东干族总人口的45%。另一批被称为托克马克东干族,他们是陕…  相似文献   

19.
涅吉达尔人是苏联远东的最小民族之一,人口约有五百。现在,他们大部分居住在黑龙江下游的乌尔奇区,因常遭水害,从阿姆贡河(即亨滚河)河口各村迁来,属下游涅吉达尔人。上游涅吉达尔人数量较少,他们分散居住在阿姆贡河畔波利纳—奥希宾克区。这族人自称“叶勒堪—贝叶宁”,意思一说是“此地人”。近来有人认为是指他们先人原来的居地——鄂霍次克海沿岸的阿扬—涅尔堪(叶勒堪)地方。意思是“叶勒堪地方人”。从前,满人称  相似文献   

20.
罕见的审新娘风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川左所藏族自称“拍米”他们的审新娘仪式为他族所未见,此种风俗对于研究由群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有重要意义。一、审新娘仪式普米族的婚礼,仪式繁缛。男方接一次,新娘跑一回,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