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这第一印象首先是指书写的清楚工整,卷面的清洁美观。它是作文获得成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它一方面本身就是语文考试考查的内容之一;另一方面它决定着评卷老师能否迅速准确地形成判断。书写清楚工整,卷面清洁美观.能给评卷老师一个赏心悦目的感觉,留下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营造好作文的第一个“亮点”,至少能够使评卷老师从情感上给予肯定。相反,如果试卷上字迹龙飞风舞,东圈西画.涂涂抹抹,纵使你的内容再“亮”,评卷老师无法而且也没有时间为你字斟句酌,这样必定会影响你的得分。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中考评卷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中考作文评卷,就是焦点中的焦点。中考作文评卷之所以成为焦点中的焦点,并受到社会广泛热切的关注,是因为它的重要性、主观性和偶然性。所谓重要性,实际上是不言而喻的——场影响人生的考试,一道65分的大题,一篇定夺全卷胜负的文章;所谓主观性和偶然性,说的是,就一般情况而言,  相似文献   

3.
在高考作文中,相当多的同学会选择议论文这一传统文体。写好议论文关键是“规范”,在规范中写出文采,写出丰富,写出新意,照样受评卷老师青睐。在每年高考中涌现的满分作文中有大量的规范议论文就是明证。  相似文献   

4.
“一同”和“共同”是两个常用副词。在句法上,“一同”的参与者既可是有生命者,也可是无生命者,其后主要跟[+位移][+言笑][+隐现]动词;“共同”在修饰[+组构]或[+致使]动词时,参与者也可是无生命者,其余情况则多是有生命者,其后主要跟[+心理][+创制][+处置]动词。在语义上,“一同”强调[+同时性]和[+同地性],可以表达“一方怎么样,另一方也同时怎么样”;而“共同”强调[+合作性]或[+共有性],可以表达“一方怎么样,另一方也同样怎么样”。在语用上,“一同”与“把”字句、“连”字句、“随”字句共现较多,协配参与者体现出主次之别;而“共同”与“由”字句共现较多,协配参与者多无主次之别,但在与“被”字句的共现上,两者都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5.
“活着还是死亡?”这是人类永恒的追问。而,对于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而言,活着或者死亡都不会成为问题,因为一个具有纯粹信念的共产党人,生,是为共产主义奋斗;死,是为共产主义献身,生生死死都在共产主义紫高的精神境界获得完全的统一。然而,在生与死都无所惧的共产党员队伍中,“信与不信”、“信这还是信那”却十分离奇地成为某些腐化堕落高官们面临的共同的“问题”和“困境”。  相似文献   

6.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全体人民的奋斗目标。共同富裕包含“共同”和“富裕”,“富裕”是基础,“共同”则指明了“富裕”的性质。基于这两方面内容,金融推进共同富裕也存在两条路径。一是“做大蛋糕”,即发挥金融的本质作用,通过支持科技创新、改善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以及发挥保险业的风险保障能力等方式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分好蛋糕”,即积极发展普惠金融,提高弱势群体的信贷和理财能力,有效支持“三农”发展;培育健康有序的资本市场,增加中等收入群体财产性收入;发挥保险业财富分配和基础保障作用,防止规模返贫,改善资源分配不均现状。未来,金融应借助各项先进技术,拓展服务通道,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7.
中考作文以分数论英雄。不少考生求分心切,在考场作文时,试图通过一些小伎俩换取满意的分数,结果弄巧成拙,使自己的作文走入了死胡同。有人将这种考生易患的毛病,戏称为“媚分病”。笔者多年参加中考作文评卷工作,对该“病”颇为熟悉,现将其症状会诊如下,为即将参加2006年中考的考生提供一面可以借鉴的“镜子”,以使其作文免入误区,赢取属于自己的高分。病症一:套近乎,与阅卷者对话将不相干的评卷老师“拉”入作文中,展开与评卷者的对话,要么献媚奉承,要么乞讨索要。如作文开头:“亲爱的阅卷老师,在这炎热的夏季,汗流浃背的你为我批阅作文,…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确实,中考作文好的结尾是评卷老师评分的最后报时,是否给予高分,就看你的“钟”撞得响不响。下面我们来学习几种结尾方法: 一、抒发己见,画龙点睛 这是一种议论式结尾,往往和抒情式开头匹配,达到一种首尾照应、突出中心的效果。这种结尾的方式比较普遍和实用,让评卷老师觉得你的文章没有脱离主题。  相似文献   

9.
擅长编山歌、出学术著作的,是“学者歌王”;从乡野歌台到山歌比赛中“打擂”胜出的,是“实战歌王”;能够组织策划大型山歌活动、担当评委的,是“领导型歌王”……在壮乡广西,50年间层出不穷的“歌王”,共同书写了一曲“歌海”传奇。  相似文献   

10.
论道德规律     
本文认为,一切社会的道德莫不循由如下规律而发展变化。“变化律”:共同道德是超社会的,它的变化不是决定于社会的变化,而是决定于人们道德意识的变化;特定道德相反。“推行律”:一个社会实行何种共同道德,是偶然的、自由的、可以选择的,它不取决于社会发展,而取决于统治者的意志;特定道德相反。“效用律”:任何类型的共同道德对社会发展是促进还是延缓均与社会发展无关,而完全决定于其自身性质;特定道德则相反。  相似文献   

11.
虽然你看清了题目,虽然你审准了题意,虽然你能围绕中心比较透彻地说理,虽然你写出来的作文思路还算清晰,语言还算通顺,但还是只得了一个三类卷的分数!有这种可能吗?不是耸人听闻,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2006年湖北高考阅卷时就发现了这样一篇作文,它得低分绝不是考官匆忙中看走了眼,而是高考评卷业务组专家经过讨论后集体定的分数,并以此为“校标卷”发给评卷教师“洗脑”,其典型性毋庸置疑。那么这是一篇什么样的考场作文?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相似文献   

12.
针对管理学科中新出现的管理理论:文化管理和战略管理,在分析管理思想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文化管理和战略管理之间的关系。分析认为,文化管理强调价值观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讲究用“内部协调”带动“外部适应”;战略管理强调高层的战略决策对组织生存发展极端重要,讲究用“外部适应”带动“内部协调”;如何在变动不居的外部环境中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益是它们面对的共同课题,崇尚创新是它们共同的价值追求,强调用系统观点观察和思考问题是它们共同的思维方式;把握住上述区别和联系,就可以在管理实践中促进文化管理与战略管理的互补。  相似文献   

13.
一个古老陈旧的爱情故事,为什么能引起了几乎是遍及全世界的读者的兴趣?因为它极大地满足了我们对爱情描写上的审美要求──这要求是不分国界,不分民族,也不分时代的;它是全人类在长时期的心理积淀中形成的共同的审美理想。这就是爱情(包括婚姻)中的“灵”与“肉”的统一,“情”与“理”的统一,“圆满”与“缺憾”的统一。《廊桥遗梦》生动而又深切地描写了这种统一,它于是成了风靡世界的畅销书。  相似文献   

14.
锻造国家公关的3种武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锻造国家公关是一个提升国家形象的过程,有3种武器可以使用。国家公关的第一种武器是媒体外交。公关语境下的媒体使用有多种实用主义的“套路”,但大抵存在3个共同指向:一是快速,特别是任重大公共议题论争中,“快即是政治”;二是主动,这是源自“墨菲定律”的一条准则——主动会强化主动,被动会加剧被动;三是公开,舆论场域可以譬喻为一个大容器,你公开注入的信息越充分,其他人的意见空间和回击余地就越狭促。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全球化力量席卷世界,文化的多元融合、异质碰撞形成了具有强大张力的全球社会场域。一方面,同质性力量在屏蔽甚至湮没文化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不同文明间的冲突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弗朗索瓦·于连在《论普世》一书中分析了“普世”“划一”和“共同”这三个核心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并指出呆板、雷同的“划一”与霸权主义的“普世”均非理想的文化交往模式,只有主张“和而不同”的“共同”方为多样性文化共存并进、对话交流的理想方向。基于此,于连提出要构建一种“可理解的共同体”,打通中西之间的对话通道。于连的哲思给中国带来诸多启发:中西文化交流应从近代单向度的西学东渐输入模式转向双向度的多元共生对话模式,中西双方均应就人有我无之“未思”互通有无、相互借鉴;应将中国文化和中国问题置于全球化的世界文明谱系中去审视,重构中国文论话语,以“对话主义”的方法实现“共同”的文化理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更”、“更加”和“越发”出现环境的考察,总结了它们共同及各自适用的句式;并通过对出现频率的统计与比较特征的提取,概括出了“更”、“更加”和“越发”使用中的三个特点。同时,为了进一步把握这三个词的相互关系,我们运用了“范畴”理论进行了分析与解释。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本》2008,(4):93-93
对美国人而言,竖起大拇指意味着“好,不错”:而对意大利人来说,这表示“数字”;日本人则认为这个手势代表的是“数字五”;不过,在希腊人眼中,这表示“去你的”;而在中国则表示“很棒”。  相似文献   

18.
“迎合观众”是当前戏剧界评判戏剧价值的重要尺度,是引导戏剧创作走向的理论根据,我们不否认这一口号的真理性,但也必须看到它的模糊性和不可操作性。因此,本文认为,戏剧生存的根本途径不是单纯地“迎合观众”,而是:第一,利用自身的优势,挖掘人类共同的精神素质,与观众产生“共鸣”;第二,在多元的文化市场中,把握自己的个性,确立独特的文化品格,加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如何讲好“两课”、强化其教学实效的主要因素有:教师要特别注意启发学生对“两课”的认同感,这是提高“两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两课”教师必须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广博的知识结构,这是提高“两课”教学实效的基础和前提;在教学中突出理论联系实际,这是强化“两课”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这是强化“两课”教学实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亚里士多德所指的政体与宪法是同义的,认为优良的政体应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以公共利益为依归,符合并促进全邦人民的共同幸福;以法治为基础,用法律规范、制约政治权力,确立法的至高权威;是一种“混合”政体,集中了“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优点,并使各种政治力量在国家政权中保持恰当的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