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妙玉其人质疑周廉明《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十二位女子,有十一位,不是贾府的人,就是贾府的亲,与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荣枯紧密联系在一起。唯独妙玉是例外,与贾府非亲非故。妙玉究竟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要把她作为全书重点人物加以着力刻画,同时又把...  相似文献   

2.
秦可卿与警幻仙姑姊妹是否同一人物的不同化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贾府、乃至人间匆匆走过的秦可卿,具有警幻仙姑式的警幻功能.她是"金陵十二钗"中最先亲身体验了幻灭,直接现身警示幻灭的主题人物.秦可卿的警幻故事,从结构上统领了这支大厦将倾、瞬息离散的红楼梦曲.  相似文献   

3.
赵姨娘在贾府中的名分虽然算得上是"半个主子",且生有一儿一女,对贾府有延续香火之功,但她的实际地位却极其低下,甚至还没有丫头们有面子.文章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赵姨娘"不得志"的原因,以期读者关注一下这个小人物"不成功且不成仁"的抗争.  相似文献   

4.
<正>金陵十二钗中,妙玉是一个特殊人物,与贾家非亲非故,出场也屈指可数。但是,从曹雪芹给她的命名看,却占据着不可忽略的位置。曹雪芹给笔下人物的命名是有讲究的,《红楼梦》中曾提到贾府有一个丫头,原叫"红玉",因为和"宝玉"犯讳,而改名"小红",而大观园中,除了宝玉、黛玉之外,唯一一个名中带玉的就是"妙玉"了。  相似文献   

5.
沈雁英 《今日南国》2014,(11):57-57
一部《红楼梦》写了近千个人物,男女老少,形形色色,其中年龄最长者之一是贾母.她活了83岁,在那个年代是位高寿老人.贾母能够如此长寿,其秘诀在于她豁达乐观. 贾母的娘家是史侯,即“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的史家,她又嫁到了“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的贾家.用她的话说,在贾府,60多年,该看的也看了,该吃的也吃了,对钱及权势看得很淡.整部《红楼梦》,从不见老祖宗贾母大权独揽.府内上下大小事一概让凤姐去打理,自己落个无事一身轻,乐得潇洒!  相似文献   

6.
王熙凤是天才作家曹雪芹笔下一个极有光彩的人物。她象一只快乐的鸟,飞到哪里,哪里便有了笑声。她是一把穿动的梭,贾府的上下左右,男女主仆,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由她穿梭编织。她又是一只勇猛的刺猬,谁不慎激怒了她,她便会竖起全身的钢刺来自卫,甚至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有时,她也是一条美丽的蛇,趁人不备,吐出毒汁,害人而肥己。在“金  相似文献   

7.
贾母是《红楼梦》中贯穿始终的重要人物,是我国古典小说中少见的塑造较为成功的祖母形象。她地位尊贵,身世显赫,富于才智,表面慈祥、诙谐风趣,实际却精通人情世故、善于作威作福,她既代表着家族的最高权力,也维护着家族的存亡发展。她本质上是一个"恩威并施的老太太",是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8.
乔治·艾略特是英国 19世纪女作家。她在其作品中描述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普通劳动人民 ,反映社会与宗教道德问题 ,因此 ,大多评论家都将这位小说家与 19世纪的理性主义、实证哲学和现实主义联系在一起。然而 ,从乔治·艾略特对早期作品中的场景、人物、情节的处理以及她的道德说教不难看出 ,她是一位浪漫主义的人道主义者  相似文献   

9.
被美丽耽误     
流沙 《华人时刊》2009,(1):79-79
她是一位车模,在H城的汽车界小有名气。城里每次举办车展,车商们都会找到她。在车模的这个圈子里,她是一个"大腕"级的人物,每年的收入颇丰。有人说她住的是别墅,开的是奔驰跑车,还有人说她被一位富商包养了,钱多得花不完。  相似文献   

10.
秦可卿,《红楼梦》中一位绝代少妇,贾府重孙辈贾蓉之妻。她在书中第五回出现,将宝玉规引入梦,并在梦中与宝玉成姻。后来,这位少妇莫名其妙地得病,凤姐、宝玉探视,露出凄楚,悲凉。终至夭进。生魂向风姐托付后事,并声言“回去”了。回哪里去了呢?回“故乡”“太虚幻境”却了。从第五回出场,到十三回亡故,素可卿算是书中少有的几个“全始全终”的人物,却最为扑朔迷离,令人难解。她“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孝顺和睦,慈老爱幼,是贾府“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但是,传统的评论却认为她是“道德伦丧的罪人,淫乱无耻的魁首,…  相似文献   

11.
成也孤独,败也孤独--林黛玉形象的一个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红楼梦》中,"诗人"林黛玉的形象,凝聚着作者的理想和寄托.孤独无依的生活境遇,是成就林黛玉诗性特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林黛玉爱情理想的成功和婚姻理想的失败,都与她的孤独境遇有关.从这个形象的塑造中,可以窥见作者内心对这种理想人格不可能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得到保全而感到的深重悲哀.  相似文献   

12.
杜奋嘉 《南都学坛》2003,23(1):49-54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冷美人”。冷是她性格的基调 :从她的冷出场开始 ,她的住所、服饰 ,甚至生病吃的药 ,都与冷有关。她深谙关系学的奥秘 :对上 ,讨好贾母、王夫人 ;对同辈 ,关怀教导 ,济困扶危 ;对贾宝玉 ,若即若离 ;对丫头拉拢收服。薛宝钗性格形成的过程 ,是以理抑情的过程 ,最终是情的冰结 ,这是社会家庭环境与个性气质合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曹建玲 《南都学坛》2012,32(5):70-74
张爱玲是中国文坛的"异数",有自己独特的文学见解和审美追求,她追求真实表达自己的生存体验,疏远政治功利的主流文学;追求"庸俗",尊重大众审美趣味,回避"崇高"的严肃文学;追求思想意蕴的丰富深刻和"启示"效果,反对一味迎合大众趣味而流于简单浅薄。这些追求维护了文学创作的独立性,使她的创作既满足了战乱中的上海大众读者的精神需要,又具备了现代思想品格,给更广大范围的读者以更高一级的精神滋养。  相似文献   

14.
论贾母     
贾母是《红楼梦》中一个重要人物.在宁荣两府,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身上又具有善恶兼备的复杂性格,在慈祥、宽厚、亲切、开朗中,可以发现其凶狠和无情.她是封建伦理道德的化身,但也不乏人情、人性。这个人物给我们带来了丰富而多样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5.
丑恶的环境扭曲了人性,是春梅施虐性格形成的基础,使其美好的天赋和正当的追求朝着畸形的方向发展.春梅嫁给周守备后由情爱的失落,进而发展为对人生的幻灭,剩下的只是对情欲的病态追求与对弱者的疯狂施虐.她对吴月娘以礼相待主要是出于一种炫耀心理,即以自身的优越来从心理上折磨对手,使对手深感内疚或自愧弗如,说到底是一种精神施虐.  相似文献   

16.
《细柳》塑造了一个开明睿智、勤劳善良、相夫教子、治家有方的女性形象——细柳。细柳在教育儿子的实践中体现出的教育思想,如启发自觉、相机而教,尊重差异、因材施教,训诫和诱导相结合,遵循教育的长期性规律等,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活动仍然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由草原文化与农业文化交流融合而培育出来的一代女杰萧太后萧绰,积极实施汉化政策。她没有停留在建章立制的层面上,而是着眼于推进契丹社会封建化的长远战略。本文论述了她在辅佐景宗、圣宗及亲政期间进行的一系列改革:选贤任能.整顿吏治;加强法治,释放奴隶;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开课取士,学习汉族文化,最终完成了契丹社会的封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萨克雷的小说《名利场》中的蓓基·夏泼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女野心家、阴谋家、荡妇的形象 ,重新解读 ,发现她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 ,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主动进攻社会的英雄。她在进攻社会时的手段有合理性和必然性 ;她是清醒的社会批判者和行动家 ;她有明确的目标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最终她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9.
拉姆齐夫人不仅仅是维多利亚时期典型的家庭妇女形象,而且是一位具有独立意识,善于思索的女性。她并不像有些评论者所说的那样迷失自我,灵魂扭曲。虽然拉姆齐夫人有其内在的局限性,但光辉的人性也有黑暗的死角。在一个充满父权文化的历史环境下,她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让她已不是普通意义上只会依附男性的菟丝花,她坚实地依靠自我的精神力量实现自我的个人价值,赢得众人对她的尊重。  相似文献   

20.
刘永良 《南都学坛》2001,21(1):34-38
多愁善感,以泪洗面,这是林黛玉给人的突出印象,因而决定她的感情基调是悲伤哀怨的。但是丰满而又复杂的人物形象,其性格应具有很多不同的侧面。林黛玉的性格中同样也有天真活泼、幽默诙谐的一面,《红楼梦》地表现了她那少女的浪漫、青春的欢笑,从而使这一人物形象显得更真实,更可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