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从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即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功用的角度探讨了科学价值的实现方式.简要分析了关于"科学人文化"的几种观点,从诸如知识形态学、认知水平、社会行为规范等几个不同方面详述了"科学人文化"的不可能性.指出,人文文化对于科学文化的重要意义在于增进人们对科学的人文化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价值实现的基本方式要从基于科学独立性的科学特性以及人们对科学的社会控制着手,从而促使科学为人文价值的实现作出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科学教育人文化"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的精神价值的衰微 ,引发了学界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通、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的探讨。“科学教育人文化”就是这一语境下的主流话语 ,其实质即要求科学教育承担起一部分人文教育与人格教育 ,关注学生的整体精神构架。这主要是通过充分发掘科学中所蕴含的人文教育因素来实现的 ,而科学教师的人文化则是其实现的前提 ,可以结合物理学及物理教育来对此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3.
在科学哲学的历史上,对科学的文化价值的论述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即实证主义文化观与人文主义文化观的对立。这两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科学的文化特征,但各有偏颇。科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活动,不应把科学看做是一种纯粹"客观的"、"中性的"与人无关的东西,也不应该过分强调科学的人文价值,把科学消解于人文文化中,应该从"人类活动"、"人类需要"去理解全部科学,在其内部同时蕴涵着认识价值与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4.
科学和人文都是文化宏观体系下的重要构成部份,科学人文共同体一词描述了科学和人文有机融合、彼此贯通的一种关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科学人文共同体历经了由合到分再到重新融合三个阶段:从古希腊文明到18世纪末,是科学人文共同体的萌芽阶段,科学人文共同体统一于“哲学”这一理念中;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科学人文主义”的兴起和“两种文化”概念的提出,让科学人文共同体出现裂痕,呈现出唯科学主义的单极化趋势;20世纪中期至今,因当代的学科融合以及跨学科趋势的发展,科学和人文价值论、方法论等方面的一致性日益突显,因此,整合科学和人文,让两者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凝结成合力,才是重塑社会文化、解决现代性危机的出路。  相似文献   

5.
从拉比关于科学的精神价值、科学探索的思维方式、科学知识的传承、科学与人文的联姻入手,较为系统地探讨了拉比的科学文化思想,从而使人们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去领略拉比的睿智才思及其崇高的品德。  相似文献   

6.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表现为"分立"与"融合",分立所导致的后果直接表现为科技的异化和人类价值观的扭曲,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全球性环境危机,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化价值观导向的差异是科学与人文分立的实质所在;而可持续发展文化融合了科学与人文的内涵,是兼具"理性价值"和"感性价值"色彩的文化价值观,体现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双重色彩,提供了"科技人文化"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7.
人类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生存方式,这些观念形态的历史积淀,构成了两大文化系统,即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其核心则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笔者把科学知识放到人类文化的视野中,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文化功能、科学精神的内涵及与人文精神的关系的研究,探讨科学精神的人文价值和实现科学精神人文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和融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课题。更新观念是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前提,坚持以人为本是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最佳契合点,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沟通是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有效方式,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是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9.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当代融合的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和融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课题.更新观念是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前提,坚持以人为本是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最佳契合点,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沟通是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有效方式,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是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0.
从拉比关于科学的精神价值、科学探索的思维方式、科学知识的传承、科学与人文的联姻入手,较为系统地探讨了拉比的科学文化思想,从而使人们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去领略拉比的睿智才思及其崇高的品德.  相似文献   

11.
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人类社会进步合二为一的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分析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指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精神合力,两者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2.
论体育文化的科学发展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文化具有两个维度:理性维度和价值维度。在体育文化的几千年绵延发展历程中,理性维度与价值维度虽然有不同的力度表现。但始终保持着张力对峙现象。本文从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出发,认为体育文化的发展符合“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规定和要求,具有深厚的科学发展内涵。在当今时代的背景下,现代体育文化的功利化倾向对体育文化的科学发展提出了挑战,因此必须大力张扬体育文化的价值维度,为体育文化永久走科学发展之路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3.
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两个重要侧面 ,二者各具特点 ,相对独立 ,但又在根本上相融通 ,尤其是作为两种文化之核心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本质上高度和谐与统一。现代社会文化建设应当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唯有如此 ,人们的综合文化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社会才能健全地、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与“人文”的分立所导致的严重后果直接表现为科技的异化和人类价值观的扭曲,间接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科学与人文分立的历史追溯,既有科学对人文的压制,又有人文对科学的抗争。随着全球性环境危机的日益凸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既是理论发展的趋势,又是现实的要求。可持续发展文化融合了科学与人文的内涵,它是科学与人文这“两种文化”融合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5.
郝苑、孟建伟在《清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撰文指出,自文艺复兴到现代的人文文化,对西方科学的产生、成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艺复兴的文学人文主义,让人以独立于上帝的视角来自由地审视自然现象,而科学人文主义建构了人作为自然感应者的形象,极大地唤醒了人们研究自然的兴趣,并激发了数学方法与实验方法的灵感。近代人文文化建构了人作为自然旁观者的形象,将超自然力量和神秘实体从科学研究中清除出去,有力地推动了自然科学成长为独立而成熟的知识体系。现代人文文化建构了人作为自然的积极观察者和参与者的形象,并根据人类理性有限性思想和视角主义的观点,有力地驳斥了“神目观”的形而上学教条,从科学预言、科学方法的角度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全面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自文艺复兴到现代的人文文化,就没有近现代西方科学。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创造的巨大生产力和开发自然界的“胜利”,科学主义、科学教育、科学文化与人文主义、人文教育、人文文化相比,已成为主流。在当代,面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严重不协调,面对在许多情况下人文精神可怕绚完全缺席,无论是科学工作者,还是人文学者,都应树立使科学与人文双赢和交融的目标。自然辩证法学科在这一领域既有学术责任,又有条件去提倡并通过学术研究进行交融和沟通工作,应自觉地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双赢和交融作为学科的学术责任与努力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科学价值的实现依赖于一定观念基础,这是由科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所决定的。社会上各种价值观念和人们对科学、生态的认识,会进入科学领域并影响科学价值实现的进程。要合理实现科学的价值,公众必须具备以下观念: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交融、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协调。  相似文献   

18.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一方面导致了人性的异化和人类价值观的扭曲,另一方面则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极度恶化。随着全球化生态危机的日益凸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沟通与融合变得越来越重要。要从根本上沟通与融合“两种文化”,必须在生态文化观下使科学回归于生活世界,建立起“两种文化”的整体性联系。  相似文献   

19.
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关于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协调发展的问题始终贯穿于现代化进程之中。本文通过对新技术革命后,尤其是二十世纪“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争论的回顾,提出科技文化应以人文文化为指导,二者应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以推动人类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科学文化自信”是一种基于科学文化的文化自信,提出这一概念旨在说明:科学文化自近代以来就一直充当中国文化发展的增量,正是因为科学文化不断内化为中国文化的有机成分,才使中国文化从自大走向自谦、自省,从自觉走向自信、自强。建构“科学文化自信”就是要把科学文化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程,自觉顺应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逻辑旨归,切实回应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诉求,实现推动科学文化发展和提升文化自信的双重功效。依据出场学的理论逻辑,即从“何为科学文化自信”“建构科学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如何建构科学文化自信”三个方面,构建“科学文化自信”的出场逻辑与路径,可以促进科学文化与文化自信的相向研究,并在两者研究的交叉域探寻新时代文化强国的新资源和提升文化自信的科学文化新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