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药蛋派”的发展趋向如何?这个问题愈来愈为人们所关注。在五十年代,我省农村题材的短篇小说蜚声文坛,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作家名高一时。对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近几年来,我省文学创作虽也取得一定的成绩,可和一些兄弟省相比、步子迈得还不大。近年三度全国短篇小说评奖,我省榜上无名;两届中篇小说奖和长篇小说茅盾文学奖也都落了空。这当然不能说明问题的全部,原因也许是多方  相似文献   

2.
山西小说是不是落后了?如果真是落后了,原因是什么?真正的阻力、真正的症结在哪里?这个问题是当前山西文艺界(创作界与理论界)所关切的问题,不少人发表了不少高见。在我所看到的公开发表的文章中,在我所接触的作家和理论工作者中,尚有言而未尽之处。去年春天,在山西小说评选发奖小说创作会议上,有人说道:《在九曲十八弯的山凹里》这篇小说突破了“山药蛋派”的写法,不是山药蛋派的风格。说话人是用赞赏的  相似文献   

3.
玛拉沁夫同志是党培养下成长起来的蒙古族作家。一九五一年他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上的人们》,开始踏上了文学创作道路。一九六二年,他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花的草原》,修改重印了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上部),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粉碎“四人帮”后,他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祖国啊,母亲》、中篇小说《第一道曙光》和短篇小说《踏过深深的积雪》、《活佛的故事》、《大地》等。这些作品标志着玛拉沁夫创作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一名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同志致力于广泛而深刻地反映蒙古族人民斗争生活的历史进程,他的作品不仅是蒙古族人民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而且充实和丰富了我国当代文学,为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做出了贡献。他是一位具有自己鲜明创作个性的优秀作家。本文着重谈谈玛拉沁夫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4.
一九七九年全国各地报刊介绍和发表的台湾港澳作家、作品,数量之多是建国三十年来所从未有过的。 台湾作家白先勇,现旅居美国,《当代》第一期发表了他的短篇小说《永远的尹雪艳》,《收获》第五期发表了短篇小说《游园惊梦》,《作品》第九期发表了短篇小说《思旧赋》。他的小说大多写台湾上层社会的生活,表现了思乡怀旧的主  相似文献   

5.
<正> 在短篇小说的创作队伍中,林雨是一位人们所熟悉的具有突出成绩的作家。至今人们一提起林雨这个名字,马上就会联想到他那立意深远的《五十大关》、闪闪发光的《刀尖》和感人至深的《政治连长》。这三篇作品,是他文化大革命前的代表作,是他在思想修养和艺  相似文献   

6.
“山药蛋派”正面临着前进中的重要时刻。七十年代未,“山药蛋派”以不断推出的作家作品显示了其大难不死的顽强生命力,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它却似乎没有取得人们预期已久的丰硕成果。连续几年在全国性小说评奖中名落孙山,即可为证。富于文学使命感的作家,怎能不感到形势紧迫并为此深思呢?  相似文献   

7.
论东北作家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作家作为一个群体步入文坛,是在1936年。这一年,上海的文学期刊《作家》、《中流》、《文学》、《光明》、《海燕》和《文学界》等,比较集中地刊载了两萧、端木、舒群、罗烽和白朗的作品。萧军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羊》、《江上》,以及散文集《绿叶的故事》,萧红出版了散文集《桥》,舒群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没有祖国的孩子》,上海生活书店还专门  相似文献   

8.
朱晓进所著《“山药蛋派”与三晋文化》一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版)作为“中国二十世纪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之一,从地域文化学的研究视角,全面论述了“山药蛋派”文学与三晋文化的关系,阐释了山药蛋派文学的文化意蕴、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成功地实现了对“对山药蛋派”文学由政治工具判断向文化价值判断的跃迁,是“山药蛋派”研究中一部开拓性的力作。  相似文献   

9.
对真善美的探求——论高晓声的短篇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几年来,心里想着农民,全心全意为农民写作的作家,首推高晓声。他以朴实、凝重、幽默的笔触,刻画了一幅完整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真实图景,塑造了一个个平凡善良而又光彩照人的农民形象,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的短篇小说,饱和着作家的心血、眼泪、欢笑,是对生活和艺术的真善美孜孜探求的结晶。一真实是艺术的生命。高晓声的小说,展现了当前我国农村生活的真实图景。作者说:“从《流水汩汩》到《漫长的一天》,从《“漏斗户”主》到《柳塘镇猪市》再进到《陈奂生上城》,基本上把1979年农村在政治经济上的进度和变化反映出来了。”这幅图景是完整的、丰富的、复杂的。要反映农村在政治经济上的进度和变化,勾勒农村生活的真实图景,首先要把握农民的思想脉搏,敏锐地触及农民关心的问题,这样才能向生活的本质开掘。高晓声的小说总是从  相似文献   

10.
刘炳范 《齐鲁学刊》2007,(2):110-114
《世态》是战后日本著名作家织田作之助的代表作。这篇小说具有典型的无赖派文学特点,它以自嘲手法对战后日本混乱的社会现实、人们苦难的生活及卑琐的心理状况进行了深刻揭示;它又是一篇私小说,真实反映了作家的心理世界和思想特点;它也是一篇元小说,鲜明体现了作家的文学观念和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11.
说到台湾省当代的现实主义作家,就不能不谈杨青矗了。杨青矗是从六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位台湾省的知名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是短篇小说,有短篇小说集《在室男》、《妻与妻》、《心癌》、《工厂人》、《工厂女儿圈》(《工厂人》第二卷)等,其次的有散文、杂文等。他的创作,刚刚面世便显出朴实地写真的特点。他关心他所处的时代,坚持反映社会,反映人生,肩负医治社会的心灵病态的责任,针砭社会的黑暗面。他怀着人道主义的同情,描写工人、农民、司机、园丁、裁缝、酒女等台湾下层社会中的卑微的“人间小角色”,反映他们困苦的物质生活,表现他们痛苦的精神状态,作他们的代言人,为他们抱不平。七十年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六二年第二期《安徽文学》上所发表的功劳(?)子同志的短篇小说《父子》,是一篇丑化工农红军形象、极其有害的作品。作品所反映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在大别山革命根据地活动的一个场面。选择这一斗争时期的题材,当然是好的。可惜作品并没有歌颂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塑造出革命的英雄形象,而唱出了相反的调子,在红军和苏区老百姓的脸上抹了一把黑灰。小说《父子》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红军某团团长詹冲的儿子詹念井(十二岁)在  相似文献   

13.
《聊斋》“短篇”,是与《聊斋》“大篇”对举的一个概念,与我们通常称谓的“短篇小说”不是一码事。特为先作说明。《聊斋志异》号称“短篇小说集”,有人还把它的作者蒲松龄,与现代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契诃夫相提并论。其实,“三会本”《聊斋》所收504篇(包括附录九篇)作品中,堪称现代严格意义上的短篇小说的,大约只有一百七八十篇。这一部分作品,大多篇幅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写出大量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报告文学作家陈祖芬,从八四年年底至八六年一月份,先后在《十月》、《文汇月刊》、《报告文学》等刊物上,发表了以《挑战与机会》为总标题的系列报告文学若干篇,这些作品以其反映时代生活的及时、  相似文献   

15.
美国现代作家厄纳斯特·海明威的著名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以下简称《雪》)发表于1936年。它描写了作家哈里和妻子在非洲山林狩猎旅行,不幸右腿受伤感染,苦闷、绝望而又懊悔地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一天。《布礼》是我国当代作家王蒙1979年发表的一部中篇小说,它写一位在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的共产党员钟亦成22年来心灵上受到的磨难。两篇作品虽题材不同,且产生于不同的国家与时代,但由于他们在作品中都借鉴了现代主义的一些技巧,从而使《雪》和《布礼》形成一种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手法相互交叉渗透又各具特征的独特风格。研究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艺术效应的差异,对我国的文学创作吸取西方现代派手法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以幽默曲折而又出人意料的短篇小说成名,欧亨利非常善于观察到生活当中最为细节的人物和情节,并且加以雕琢,成为经典流传的形象。选取了欧亨利小说当中比较独特的一篇《带家具出租的房间》,通过探究这篇小说当中的文学修辞特点,从比喻、象征以及象似性三个方面出发,来对该篇小说的文学意义进行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屈原是作为浪漫主义的伟大作家而著名的。但屈原又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运用现实主义表现方法,在作品中真实地描绘和反映了当时的时代与人物,他的作品是浸透着爱国精神的宏伟的楚国历史画卷。一怀王在位三十年,屈原的创作正处于旺盛时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创作前期。屈原在顷襄王时期生活了约二十一年,也写了大量的诗篇,这个时期我们称为创作后期。屈原在前期和后期都写作了一些现实主义作品,但主要写作于后期。“九歌”中有两篇现实主义的诗作。《礼魂》一篇虽是送神曲,但“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与”,则是如实地描绘巫女在鼓声中递花、唱歌的热闹场面。《国殇》一篇尽管  相似文献   

18.
一自“五四”时期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之后,反映无产阶级的生活斗争就成了中国革命文艺的一项迫切任务。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五四”时期描写工人生活题材的作品数量还极少,也没有揭示出无产阶级的时代风貌。至三十年代,这种文艺创作状况得到了迅速的改变:描写工人生活题材的作品数量剧增,思想内容也带上了鲜明的时代色彩。这在新文艺创作领域,不能不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新的历史现象。 描写工人生活题材的创作的活跃景象,在一九二八年以后的革命文艺刊物上有着突出的表现。例如,《太阳月刊》(一九二八年一月至七月)共出版七期,发表作品五十篇,写工人的占十九篇;《新流月报》(一九二九年三月至十二月)共出版四期,发表作品十九篇,写工人的占五篇;《拓荒者》(一九三○年一月至五月)共出版五期,发表作品五十九篇,写工人的占三十七篇。这种创作现象,在某些进步文艺刊物上也有一定的反映。象《文学》的第一期上,发表作品十九篇,写工人的  相似文献   

19.
川端康成(1899-1972)是继泰戈尔后,第二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作家,是日本丈学史上新感觉泥运动的发起者。他在大约50年的创作生涯中一共写作了130多篇小说。除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古都》、《雪国》、《千只鹤》外,主要作品还有《伊豆的舞女》、《名人》、《水月》等。《母亲的初恋》是他发表于1940年的一部短篇小说。这篇小说成功地描写了养女雪子和养父母之间胜似亲生的真挚美好的感情,并十分含蓄地点出了雪子对养父住山——母亲民子初恋时的情人——所产生的纯真而克制的初恋之情。小说看似平淡,却构思精巧,韵味无穷…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山东文学》在配合党的方針政策、积极发揮文学的战斗性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为农业服务、面向广大农民群众方面,更是有了显著的进步。以一九六二年一月份到今年三月份的短篇小說来看,这十五期共发表了三十三篇,其中直接描写农村生活的,就有十七篇之多,占半数以上。尽管这些作品的質量高低不同,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問題;但这种努力为农民服务的方向是正确的,作家們积极表現农民、歌頌农民的热情是可貴的;而且在这些小說中,有許多篇的水平較高,它們反映的生活面比以前广闊,也提出一些耐人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