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县域经济发展观察家、安阳县委书记张保香,谈起县域经济的发展,体会颇多.他说:"大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与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必将有力推动县域经济的协调快速健康发展,结合安阳县的实际就是,拉高标杆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县域经济的增长差异非常大;结合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特征,从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地理位置等个方面来分析中国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业发展水平与县域人均GDP增长率之间成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财政支出对县域经济增长率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工业化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有显著正作用;城镇化发展能对缩小县域经济差异作出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新阶段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需要树立新的理念:树立以工业化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理念,树立分工协作的理念,树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理念。树立三大理念发展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4.
2015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城镇化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城镇化难点问题,提升县城和中心镇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方便农民就近城镇化。本文运用2006-2014年的相关数据研究了彭州市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所处的阶段,并用国际标准值法测算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彭州的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水平,并且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的程度呈上升趋势。完善城镇发展规划、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统筹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是推动彭州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有利措施。  相似文献   

5.
宋耀林 《经营管理者》2013,(13):22+21-22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不断加强,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加快实施,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推进,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战略构想和规划正在变成现实。而在中原经济区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县域经济的崛起至关重应。本文选取豫东某县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对其进行剖析,并提出对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部分建议和措施,以求在中原经济区崛起过程中,对如何发挥县域经济的活力和作用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也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结合我们宝丰的县情,就是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工业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户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县域经济社会较快发展。户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在省市的位置如何?怎样实现县域经济社会进一步快速发展?为此,我们搜集整理了相关历史资料,并作以初浅的分析,仅供领导和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8.
省委、省政府提出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坚持依靠发展民营经济推动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的“一主三化”发展战略。我们认为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推动工业化是基础,只有发挥工业主导作用,加快工业化进程,才能更加有效地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带动和发展一、三产业。为此,围绕落实省委、省政府这一战略思想,我们广水市在发展工业经济上提出了大力实施民营化、外向化、产业  相似文献   

9.
《科学咨询》2004,(1):27-2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的重点和难点;江阴的经验证明,县域经济是发展区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提升县域竞争力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中之重;发展县域经济是稳定基层政权的物质基础,将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的主题是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经济发达县域与经济不发达县域在土地供给中的竞合关系,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在模型求解基础上,根据不同典型情形分析演化稳定策略的走向与收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县域政府在土地供给中是否采取相互合作的策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级政府的监察力度、自身的产业增值收益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现象难以完全用"工业决定论"来解释,服务业在城镇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流通业和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具有较强的集聚功能和就业吸纳能力,还具有较强的城市经济功能和服务功能,成为城镇产业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首先对服务业与城镇化之间的互动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建立PVAR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后构建耦合协调评价模型,从全国、区域及行业层面对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强度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并归纳协调发展模式。研究发现:以流通业、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现代服务业与城镇化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和稳定均衡关系,能够推动城镇化发展;早期由工业化推动的城镇化水平高于流通业和旅游业,后期两者逐渐缩减与城镇化的差距,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存在区域差异;耦合协调发展模式归纳为演化趋同型和发展同步型,发展同步型组合内各系统发展水平相对一致,有助于快速提升耦合协调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2.
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一直是能源经济领域研究的重点,相关研究较多,而以能源输入省与能源输出省为视角的研究却很少。本文基于我国能源输入省和输出省1986—2008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能源输入省和输出省的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长期与短期而言,能源输入省和能源输出省的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存在着不同的Granger因果关系。因此,本文在最后提出了各自不同且有针对性的能源和产业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市场化、全球化与城市化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本文采用可以多层次分解的Theil系数测量了1952~2002年中国区域经济地带间、地带内和省际差异以及改革开放后典型年份的各省区内部地区经济差异程度。中国区域经济差异随时间波动明显,省际差异自改革开放以来呈现U型变化态势,但地带间差异则持续上升;东部沿海和西部省区内的地区差异较大,而中部省区内差异较小;总体而言,空间尺度越小,其经济差异越显著。本文进一步通过时间序列和横断面数据的统计分析探讨了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发现改革开放政策、参与全球化程度、市场化程度以及城市化进程等是导致中国区域经济差距时空变化的显著原因。  相似文献   

14.
网络时代的外包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比较分析了网络时代与工业时代外包管理的不同、网络时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外包管理模型的区别,并从我国尚处于工业化后期、正在以国民经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速发展这一现实出发,提出了可供我国企业选择的五种外包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伴随着非农产业向沿海地区集聚的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跨省流动转移。本文以一个新国际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为框架详细分析了这一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的结构、数量、城镇类别选择、行业选择等等,发现跨省流动的绝大部分劳动力是从人口较为密集的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向产业已有一定集聚优势的沿海地区转移。文章最后以广东省为案例,分析了外来农民工的进入与流入地、流出地的经济发展关系,发现它符合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推断。本文最后得出的政策含义是推动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对发展中西部经济、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化进程对能源需求的动态冲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欢  成金华 《管理学报》2011,8(7):1060-1066
运用VAR和S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技术,对我国1989~2009年间城市化进程与能源需求之间动态波动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短期内,城市化率和人均GDP的增加均对能源需求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中长期内,城市化率的提高对能源需求量的影响高于对人均GDP的影响,且城市化率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在中期表现出集约和节约效应。在制定和调整城市化进程及能源供需战略和决策时,需要考虑到城市化进程对能源消费量的扩张作用、城市化进程的不可抑制性、较低的人均能源需求水平以及能源供给的基本状况,选择不同期限的能源供需策略以实现城市化进程中能源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7.
中国合意城市化率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城市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当经济持续发展到一定阶段,消除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吸收转移掉农业剩余劳动力并保持农业规模不下降时,我们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便达到一个合意的城市化水平,即合意城市化率。本文将从宏观角度出发,根据历年的统计资料,结合模型分析,得出中国合意城市化率,为 63%左右。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中国下阶段经济增长的关键点是加速城市化进程,达到合意城市化水平。作为本文分析的中间成果,我们在保持农业规模不下降的条件下,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借助回归分析和二维搜索等数学方法,求出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目,为 2.06亿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能源效率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样本内拟合标准和样本外预测标准进行模型选择,以确定最优的计量模型,进而对"十二五"期间我国的提高能源效率的目标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表明,人均收入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政府科研支出、技术进步、能源价格以及资本调整速度都对我国的能源使用效率有重要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一切照旧情景下,"十二五"期间我国的节能潜力也可达到5%左右。而在政府制定适当的节能政策的情况下,"十二五"期间的节能潜力可以达到14%至17%左右,但是更高的节能目标不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19.
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路径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高校专利技术高产出与低转化的矛盾,从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与技术创新各环节有效衔接的视角,分析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路径的基本类型及特点,提出其影响因素,深入探讨关键因素状态不同时的路径选择。基于此,构建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路径选择矩阵与动态转化模型,为我国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路径优选提供理论支持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The identification of societal vulnerable counties and regions and the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social vulnerability are crucial for effective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Significant advances have been made in the study of social vulnerability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but we still know little regarding China's societal vulnerability profiles, especially at the county level.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county‐level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in social vulnerability in China from 1980 to 2010. Based on China's four most recent population censuses of 2,361 countie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socioeconomic data, a social vulnerability index for each county was created using factor analysis.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including global and local autocorrelations, was applied to reveal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county‐level social vulnerability.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county‐level social vulnerability are notably distinct, and the dominant contributors to societal vulnerability for all of the years studied were rural character, development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status. The spatial clustering patterns of social vulnerability to natural disasters in China exhibited a gathering–scattering–gathering pattern over time. Further investigations indicate that many counties in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 of China are experiencing a detectable increase in social vulnerability, whereas the societal vulnerability of many counties in the western and northern areas of China h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These findings will provide policymakers with a sound scientific basis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decis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