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河北省廊坊市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水平,采用少数民族认同问卷对高校的256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本民族社会认同及中华民族认同的得分均高于3.5分,对中华民族认同要高于对本民族的认同;大三学生在本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分量表及各个维度上均高于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居住在农村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本民族认同分问卷上得分显著高于城镇的。在中华民族科技、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背景下,在高校的教育作用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水平在提升。  相似文献   

2.
贵州六盘水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都创造了源远流长、独具特色、多姿多采的民俗文化,体现在其衣食住行、文化艺术、民族节日、伦理观念等诸方面;在长期的文化演进过程中,各民族民俗文化呈现出悠久性与多元性、独特性与交融性、稳定性与变异性等基本特征,形成了六盘水多元的地方文化体系,为繁荣六盘水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在近期的研究中,有学者认为:较之汉族,在一定意义上,我国少数民族确属社会弱势群体.我们知道,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对比存在是社会矛盾冲突产生的重要诱因,而在多民族国家中,真实的或者被认知建构的强势民族群体与弱势民族群体则是引起民族对立、民族冲突,甚至民族仇杀的根本原因之一.基于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本着科学客观、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少数民族”“弱势群体”涵盖范畴及其对象帮扶加以辨析.唯其如此,才可澄清事实,正确引导社会民众思想认识,为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认知环境;也可以明确帮扶对象,从而有效地帮助和支持社会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4.
发展民族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战略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论述了面向新世纪加快发展民族高等教育对于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和保障民族平等以及民族教育整体发展的重要意义 ;解析了人们对于加快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种种疑虑 ;提出了民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5.
吴端 《民族论坛》2012,(9):27-29
<正>举办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对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0年来,全国60多个高校民族预科基地和预科点,在少数民族教育预科教育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些院校紧紧围绕"为少数民族地区服务,为少数民族服务"的办学宗旨,  相似文献   

6.
《民族论坛》2008,(12):F0002-F0002,F0003
<正>少数民族地区逢十周年举行盛大庆典活动是湖南民族工作一大亮点。三十年来,湖南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直厅局大力支持,民族地区乘势而上,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各族同胞万众欢腾。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结合田野调查资料,认为西北大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在人口来源上,多来自距离大城市较近的西北民族地区;其二,在流动行为上,受城市民族宗教等因素影响较大;其三,在流动类型上,宗教型流动人口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四,在从业特征上,在具有民族特色的行业集中就业;其五,在流动人口生存现状上,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成为城市新贫困人口.政府应根据以上特点,对这一群体开展服务与管理,以促进城市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维护城市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8.
李立 《民族论坛》2012,(11):29-30
<正>古籍是文明的一部分,是各民族先辈们用生命和智慧谱写的历史,不可再生,弥足珍贵。消失,就意味着永远退出历史;保存,就意味着留住了民族的记忆和文明的火种。这些珍贵的财富不但是具体民族的,也是中华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作为民族大省的湖南,少数民族古籍浩如烟海,民族古籍工作亦是任务艰巨且意义重大。为此,本刊记者就湖南民族古籍工作采访了湖  相似文献   

9.
《民族论坛》2012,(11):12-14
<正>民族古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脉和历史记忆,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和力量之源。保护民族古籍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密切源远流长、血肉相连的民族关系,提高各民族的历史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湖南民族古籍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和"救人、救书、救学科"的原则,在古籍机构建设、古籍人才培养、古  相似文献   

10.
关于散居少数民族法制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呈大杂居、小聚居分布,居住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以外的散居少数民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的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作为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文化多样性的集中体现。保护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守护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精神家园,也是对少数民族人权的维护。本文以中国现行法律制度建设为视角,从立法、行政、司法各环节总结概括出中国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个主要特色做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行法律制度中具有相对独立地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立法先行,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较早地受到法律保护;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行特别政策措施,使其得到比以往更有效的保护;勇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法救济先河,使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从应有权利、法定权利成为现实权利。  相似文献   

12.
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地处华中重镇武汉,立足中南,面向华东、华南。在充分考虑区域特色的基础上,设立了民族研究所、民族文化研究所、民族历史研究所、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土家族研究所、人类学研究所、韩国研究所、台湾研究所;两个实验室:人类学实验室和民族经济模拟仿真实验室;中心还设  相似文献   

13.
欧洲民族关系的复杂性,使少数民族人权问题成为维护国内稳定和地区安全的重要问题,受到欧洲各国的普遍关注。欧洲少数民族权利保障的历史源远流长,自近代以来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发展。二战结束以来,围绕建立少数民族权利的欧洲标准和制度框架,欧洲各国在少数民族权利保障方面开展合作,并通过欧安组织、欧洲委员会和欧盟等3个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政策、法律和工作机制,建立起了独具特色的欧洲少数民族权利保障模式。欧洲对少数民族权利的保障,实现了少数人权利保护的道义责任和价值追求,其制度与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可以说这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总方针。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举办少数民族体育赛事,推动少数民族体育事业发展是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民族工作"两个共同"主题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少数民族构成要素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行 《民族研究》2001,4(1):45-51
本文用总人口、自治地方本民族人口、自治地方少数民族人口、人均GDP、农业人口、识字人口、在校生、母语人、单语人、双语人人数等 10项指标作为民族的地区、经济、教育和语言构成要素 ,对这些要素在我国现有少数民族中的构成情况作了描述、相关和因子提取等统计分析 ,以说明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构成的基本社会状况 ,以及这些要素对少数民族整体和个体的构成的作用或代表的信息量有多大。文章还依据已有的经验知识对统计分析结果作了相应的说明和解释。结论是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之间的区别特征主要在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的教育水平、居住地区、使用语言等方面的社会差别 ;但是从发展趋势看 ,传统意义上的各民族构成要素的作用将逐渐减弱 ,民族间的差别将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6.
<正>湖南是一个民族工作大省,不但民族自治地方工作任务很重,城市民族工作任务也相当繁重。据最近摸底调查,全省城区有常住少数民族人口48.38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22%,各市州城区每年进入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有25万人次左右。多年来,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省各级民族工作部门的共同努力,湖南城市民族工作取得了可喜成就,有力地推进了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相似文献   

17.
我国正处在社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刻,这其中社会关系无疑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样,民族地区社会转型也会伴随民族关系的变化,这种变化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随着社会开放性与民族之间交往的增加,民族关系的广度和深度都将发生变化,民族之间会形成相互依赖和趋向融合的关系;另一方面,社会转型使各民族的传统和异质性发生碰撞和交锋,同时社会结构转型也是社会利益的调整,因此民族之间必然会发生文化价值和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8.
《民族论坛》2012,(7):33-35
<正>草长莺飞三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一年一度的国是盛会在春风送暖的三月于北京召开。关注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依然是2012"两会"的重要热点,不少议案提案对民族地区的民生发展、教育文化、传统产业等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体育文化是其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对保护他们的民族文化遗产,促进我国体育文化的多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众文化作为现代文化的主要形态,能够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更新少数民族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借助现代传媒增强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推进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在平等、创新氛围中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大众文化会导致少数民族文化一定程度的自我迷失,这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