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关注生命、呵护生命是当今教育的价值取向.实施生命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和应有之义.通过三“心”三“意”构建高校生命教育的内容体系,引导大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存在是教育得以进行的首要条件,而丰富、发展人之为人的生命力正是教育的本真所在,故此,只有把生命教育纳入教育活动的核心之中,才能使整个教育充满活力,更好地发挥教育之作用,实现教育"为何而生"的终极目的。当前我国高校关于生命教育的理论探讨渐趋深入,但存在着操作性、体系性不足的问题;在实践层面存在着生命教育体制不健全、高校心理咨询与干预能力有限等问题。应当重构一个以关怀为核心的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认知水平,加快生命伦理法律化进程,并把生命伦理教育纳入到高校德育内容和评价机制之中。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时代,需要把高校医学生生命教育进一步提上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日程。探讨新时代医学生生命教育质量,反思生命教育问题,在于揭示新时代医学生生命教育的价值, 引导医学生掌握生命的知识、思考生命的意义、感悟生命的可贵、体现生命的本质。推动新时代医学生生命教育的具体实践,需要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把握生命教育的时代之蕴,破解生命教育的现实之困,阐明生命教育的意义之维,探求生命教育的本真之道,提高新时代医学生生命教育质量,集中展示医学生提振人生境界、成为时代新人的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当今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日益凸显的现实,以西南地区两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发放涉及27个关于生命价值观的调查问卷,采用了对比分析法、文献分析法、计算机辅助技术等,对他们的生命价值观进行评估研究,从而找出目前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和生命行为失范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加强高校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对策。认为高校应把生命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中,转变教育观点,确立生命教育的人文教育理念、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加强相关师资培训、鼓励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以期为高校进一步完善生命教育体系提供一些现实依据,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实现生命价值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5.
生命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和谐社会呼唤生命教育.高校应承担起研究和实施生命教育的责任,以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创造生命为教育目标,以开设相关课程和举办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为基本途径,整合高校现有的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构建起高校生命教育体系,以此唤醒学生自信、自主、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用生命和谐构建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试论中国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珍惜宝贵的生命。但近年来大学生无视生命、伤害生命的事件逐渐增多,这不能不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我们以南宁市三所高校大学生关于生命教育的调查问卷为基础,认为中国高校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和紧迫的,以便使其认识生命、珍惜生命,进而创造和提升生命价值。大学生生命教育就是生命意识教育、责任与奉献意识教育、死亡和逆境意识教育、和谐意识教育等,为此,高校应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生命教育,开展各项有关生命教育的活动,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和辅导员的作用,家庭、高校与社会形成合力,积极进行生命教育研究,不再让大学生自杀、伤人的悲剧重演。  相似文献   

7.
高校生命伦理教育是高校学生进行生命的文化的自我理解,是文化自觉的过程。当下高校学生轻视生命的现象层出不穷,高校生命伦理教育遭遇文化冲突、高校道德共同体和学生道德异乡人的冲突、高校学生的幸福期望值与现实的落差、高校学生社会化障碍等困境。因此,要超越高教生命伦理教育困境,必要开展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教育,强化慎独意识,塑造高校伦理角色模范,最终通过文化自觉,建构生命与文化的伦理和谐生态,使高校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更好地活着,活出精彩。  相似文献   

8.
生命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也有利于高校、社会和谐发展。高校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重视程度、教育模式、管理模式等问题。为此,国家应出台政策法规指导生命价值观教育,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高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加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9.
生命教育:高校德育的缺失与补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意义虚无、生命困顿和践踏生命等现象,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比较突出和困惑的问题,高校德育对此显得无能为力,这与高校德育缺乏对生命教育的关注密切相关。生命教育不是独立于德育之外的教育形式,但是作为高校德育的价值取向、内容整合和方法论依据,融入到高校德育的实践,是对高校德育生命价值缺失的补救,也是提高高校德育人文关怀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们对大学生真正的闲暇教育微不足道.本文试从生命关怀的视角探讨构建一个高校闲暇教育体系,期待能为高校闲暇教育提供理论指导.高校闲暇教育自成体系,其指导思想是以生命关怀为本,目标是促进生命全面发展,原则是尊重生命需要,内容是以生命教育为主题,途径是营造充满生命关怀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和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途径以及原则。  相似文献   

12.
杜威认为,道德是一种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道德教育的内容要寓于学校生活和各科教学之中,并且反映社会生活。其思想对提高我国小学道德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启示,主要体现在正确地认识道德教育的地位,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以及有效地开展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精神青春期"和"精神更年期"概念,是两个标志着人的精神生命发展的具有关节点意义的重要概念,特别是"精神青春期"概念,它与人的创造力直接相关;"精神青春期"的阙如,意味着人的理性精神文明的创造力的匮乏。面对当下中国年轻人普遍缺乏创造性这一现实,彻底反思和改革我们的中小学(包括幼儿)教育和大学教育,把"精神青春期教育"纳入我们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中,十分必要,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以约克大学为个案深入探讨加拿大高等教育管理的成功经验,给我们以深刻启示:拓宽办学经费的筹措渠道;打破教师终身制,实行教师聘任制;不同高等学校要科学定位,形成特色;大力加强对高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学生助学贷款制度;大力加强高校校园网建设,提高高校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加快国际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一年之季在于春,一日之季在于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如此。进入大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做好大学新生思想政治工作,实现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顺利过渡十分重要,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做好高校新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较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6.
社会捐赠与高教成本分担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和D·布鲁斯·约翰斯通提出的高教成本分担理论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的理论基础,其基本观点是利益获得原则与能力支付原则。据此提出了高教成本分担的四大主体:政府、学生及其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和机构,并就发达国家———美国和发展中国家———中国进行了实证分析。捐赠是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是公益事业发展的主要行为方式之一,它具有无偿性、非交易性、非行政性、自主决策性、社会收益性和社会目的性等特点。通过对美国高校和中国高校社会捐赠的分析,社会捐赠在高教成本分担制度中居于重要地位,它不仅缓解了高校财政危机,承担了特定的社会角色,而且实现了捐赠者财产的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浅谈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迈入大学校园的第一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关键环节。我们要切实把握好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本文试图从生活教育、适应教育,政治思想教育,校史校情、校纪校规和军训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及学习方式教育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化步伐加快的今天 ,高校开展继续教育要跟上时代的脉搏 ,树立终身教育思想 ,运用网络教育技术 ,主动适应市场需求 ,积极参与国际教育市场 ,努力开展好高校的继续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对高校体育德育功能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 是 学校 教 育的 重要 组 成部 分,充 分发 挥体 育的 德 育功 能 是加 强德 育建 设 的需 要 ,也 是增 强体 育 教学 效 果的 重要 手段。要紧 密 联系 大 学生 个性 心理 ,在 体 育教 学 的各 环节 渗透 德 育工 作 ,要根 据 不同 学科 学 生的 不同 特 点,因材 施教 渗透 德 育。总之,高 校体 育 的德 育功 能 在于 提高 学 生顽 强 进取 、互助 合 作、吃 苦耐 劳 、胜 不 骄败 不 馁的 心理 素质 ,改 善生 活质 量 、丰富 生活 方式、保持 健康 体魄 、发 挥 个体 潜能 、促 进 全面 发展 。  相似文献   

20.
当前大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反映了家庭、高校和社会生命教育的缺乏。大学生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多重因素。要扎实有效地推进生命教育,需要学校教育充分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与生活经验结合,再回归于日常生活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