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夜间喂食法。猪在20—25℃的气温下,食欲最旺盛,增重最快。盛夏,白天的温度一般在30℃以上,这对猪的食欲有很大的影响。而夜间气温均较低,一般在20℃左右,猪感到清凉舒适,食欲旺盛。因此,要使猪在盛夏增重快,就要改变白天喂食的传统习惯,采取夜间喂食。这样,可减少猪白天  相似文献   

2.
草莓从开花到果实成熟所需天数约为30天,如此期间平均气温在30℃左右,也可20天便可成熟,而在冬季设施保温栽培下,便要60天左右才能成熟。开花期最适宜温度是25℃左右和湿度80%左右为好,如30℃以上则生长受抑制1—2℃以下低温易受冷寒,  相似文献   

3.
出现“空秧“的原因 1、缓苗期过长 棚室甜椒定植后的 缓苗期,一般为6-7天。此期内棚室应密 不通风,气温维持在30℃左右,夜间加盖 草苫保温防冻,以加速缓苗进程。但是, 如果这种人为控制的密闭棚室,保持高 温高湿的时间过长而超过6-7天,则容易 引起植株徒长,致使营养生长过旺,消 耗很多养分,而生殖生长受到抑制,不 能坐果或坐果很少。  相似文献   

4.
阜阳市近50年气温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1957-2007年阜阳市气温数据资料,运用线性回归及累计距平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阜阳市气温呈上升趋势,增温速率为0.21℃/10a,尤其是近20年气温上升趋势显著。夏季气温略呈下降趋势,降温速率为-0.08℃/10a,而春、秋、冬三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增温速率分别为0.32℃/10a、0.22℃/10a、0.30℃/10a。春冬两季平均气温增温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5.
一、津东郊滨海地区土壤的利用和改良 (一) 津东郊位于华北大平原的滨海地区,四周均以河流与其它各区为界,东有黑猪河,西有月芽河,南有海河,北有金鍾河。另外,东河,中河,西河,袁家河纵贯南北,使本区水源极为充足。本区的气候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在12℃—13℃,最高气温达39度,最低气温-14度,多风,风向以东南风为主,其次1—2月多西北风或偏北风。年降雨量650mm左右,有70%集中在七、八月份,并且多以暴雨的形式降下。年蒸发量为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程序升温热分解色谱技术,首次研究MnCO_3在动态条件下热分解速率随温度等条件变化的规律,提出了测定动力学参数的方法。实验表明,MnCO_3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有较大差异,在氮气流中其分解温度范围为310~400℃,最大分解速率的温度为370℃左右,在空气流中则相应偏低10℃左右,测出表观活化能E_a为177KJ/mol,频率因子k_0为1.69×10~(-2)S~(-1),反应级数近似为1。  相似文献   

7.
钟敬凤 《小康生活》2001,(11):11-12
留兰香是特种经济作物之一,它广泛用于医药、食品、日用化妆品、烟草等工业,发展留兰香生产,经济效益显著。一、栽培技术。留兰香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环境,耐热耐寒能力强,当温度30℃以上时仍能正常生长,在-20℃——30℃的气温下,地下根茎也能存活,生育期间温差  相似文献   

8.
1、揭摸炼苗。当日均温度稳定在10℃左右时,可在晴天的中午揭开部分覆盖物直至逐步撤除全部覆盖物进行炼苗,使其逐步适应外界环境。但在炼苗期间,遇气温突降或在气候较冷的早晚,还应盖上覆盖物以保温。到3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9.
辣椒属喜温蔬菜。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5—30℃,需要4—5天。低于15℃不能发芽。出芽后需稍降温以防幼苗徒长。白天20—22℃,不能超过25℃,夜温15—18℃为宜。这样可使幼苗缓慢健壮生长,培育壮苗。随着植株的生长,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强。开花结果初期,白天适温为20—27℃,夜间适温为15—20℃。低于15℃,植株生长缓慢,难以授粉,易引起落花落果;高于35℃,花器发育不良或柱头干枯不能受精而落花,即使受精,果实也不能正常发育而干萎。所以,高温伏天,当气温超过35℃,辣椒往往不坐果。盛果期,适当降低夜温有利于结果,即使降至8—10℃,也能很好地生…  相似文献   

10.
1、夜间喂食法:猪在20℃~25℃的气温下,食欲最旺盛,增重最快。盛夏白天气温高,而夜间一般在20℃左右。盛夏使猪增重快,就要改白天为夜晚喂食,在晚上10时和凌晨4时左右各喂一次,白天可在上午10时和下午3时各供一次0.5%的食盐水,任其自由饮用。尽量多喂些新鲜青绿饲料。2、倒喂法:此法一改先拉架子后催肥的传统饲养方法,把混合精料重点投入在肉猪生长的前期和中期,后期则限制饲养。具体做法分三个阶段:肉猪重40公斤以前,日粮中精料占45%;40-60公斤精料占39%;60-80公斤,精料占33%。此法可使猪多长瘦肉,早出栏,日增重提高0.15公斤。3、给猪“搬家”法:育肥猪换圈可增加食欲,多上膘,生长加快。换圈以每月~次为宜。  相似文献   

11.
(一)贮藏保鲜(1)窖藏。山区农家可选背风向阳、土壤结实、干燥便捷的地方开挖山洞来窖藏红薯。入窖前要剔除病薯、伤薯和霉变薯,入窖初期可保持窖温20℃左右、通风透气;一周后窖温维持12℃-15℃;随着气温下降、适时封闭窖口,加厚覆盖物,使窖内温度不低于10℃.下年续用,入窖前喷洒1:50的福尔马林药液进行消毒。(2)砂贮。在干燥的内  相似文献   

12.
美国七彩山鸡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独特的保健和医疗价值。鸡生长速度快,1月龄平均体重在1000克以上,适应性广,在气温高达40℃时山鸡也能安全度过, 严冬雪地中也可觅食,全同各地均可饲养。现将其饲养技术介绍如下(一)育雏期的饲养。育雏鸡可用小孔铁丝网制成的育雏笼或铁丝网铺成高床小室、离地饲养。每平方米养50只左右,1~2日龄温度要求36℃左  相似文献   

13.
冬春季节,地冻天寒,许多养鸡场(户)的蛋鸡已经停止产蛋。应采取以下的方法和措施,才能使蛋鸡高产。一是要保持适宜的温度。蛋鸡最适宜的温度是18℃,在17—21℃时蛋鸡有较高的产蛋率;当气温低于5℃时,产蛋率下降;低于0℃时显著减少;低于-8℃时就会停  相似文献   

14.
细菌性生物农药杀虫率高,但科学使用才能很好发挥药效。(一)天气。(1)温度:细菌性生物农药的活性成分主要是有生命力的芽孢,芽孢只有在适宜温度25℃-30℃才能快速发育侵染害虫。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芽孢繁殖发育,夏季气温33℃以上对芽孢有抑制作用。(2)相对湿度。芽孢在干燥条件下处于  相似文献   

15.
洗澡成人洗澡水温是35℃ ̄38℃,婴儿洗澡水在31℃ ̄35℃为适宜。水温太高或太低皆会刺激皮肤,使其失去滋养而干燥。消除疲劳为目的,水温以37℃最佳。空调夏季最佳室温为27℃ ̄28℃,与室外温度差5℃为宜,不论室外温度多高,室内温度也不宜调至24℃以下。冬季室温以18℃ ̄25℃为最  相似文献   

16.
为使蜜蜂顺利越冬,必须注意十防:(一)防热。蜜蜂越冬的适宜温度是一2—8℃。这时蜜蜂在蜂箱内团结靠食蜜糖维持生命,处于休眠状态。但整个越冬期气温在8℃以上的天数较多,蜜蜂活动量大,饲料消耗多,工蜂老化快,不易春繁。防热的方法可用通风、洒水、或用电风扇降温。(二)防寒。越冬的蜜蜂处在-2℃以下气温中活动量也会加大。主要是加大食量,不停地摆腹,靠活动产生热能,抵御严寒。这样既消耗大量饲料,又使工蜂老化快。防寒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17.
谢在永 《今日南国》2007,(24):13-13
天气预报所指的气温是指在离地面1.5米高度的位置上所观测的气温,以℃表示。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环境温度升降1℃,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候变化1℃,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暖,还跟经济盛衰、经商成败有关。美国气象学家对全球平均气温变化1℃的评价是:气温上升1℃,经济效益也跟着上升;气温下降1℃,经济效益也跟着下降。世界平均气温下降1℃。全球产值就减少7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北方人》2008,(4)
天气预报所指的气温是指在离地面1.5米高度的位置上所观测的气温,以℃表示。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环境温度升降1℃,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候变化1℃,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暖,还跟经济盛衰、经商成败有关。美国气象学家对全球平均气温变化1℃的评价是:气温上升1℃,经济效益也跟着上升;气温下降1℃,经济效益也跟着下降。世界平均气温下降1℃,全球产值就减少7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了温度、基质及施用营养液等对厚皮甜瓜西薄洛托试管苗移栽成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试管苗根长小于1 cm时移栽最好;适宜的移栽温度(苗床气温)是白天25-30℃、夜间15 18℃;移栽基质以蛭石草炭土=21的混合基质较优;适当施用营养液可加速幼苗生长,提高成活率,尤其是在移栽基质无营养的条件下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铜锰复合氧化物,运用XRD、TPR、BET和常压微反评价装置对所合成样品进行了物相结构和催化性能的研究。XRD分析表明,沉淀反应温度在25~90℃时所合成铜锰复合氧化物前驱体均由Cu2+1O/Mn3O4组成,但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晶体组成Cu2+1O/Mn3O4比逐渐提高,晶粒逐渐减小,这些前驱体经550℃焙烧后均转化为Cu1.5Mn1.5O4,且晶粒大小基本相同。TPR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催化剂为单一组成的铜锰复合氧化物,当沉淀反应温度<45℃时,随沉淀反应温度提高样品的还原温度升高,当沉淀反应温度从45℃提高到65℃,还原温度变化不大,只略有下降;而当沉淀反应温度>65℃时,还原温度继续升高。BET结果表明,虽然室温下(25℃)所制催化剂前驱体的比表面积较大,但焙烧后却大幅度下降,反而小于45℃以上样品的比表面积;而当沉淀温度在45℃以上时,焙烧前后样品的比表面积相差不大,样品的比表面积均在36.5-39 m2/g,说明当沉淀温度提高到45℃以上时,焙烧后样品的比表面积与沉淀温度关系不大。沉淀温度45℃是Cu-Mn沉淀物织构发生明显变化的拐点,在此温度下,沉淀反应体系的反应、传递及沉淀物的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