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锌同氮、磷一样,是决定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有的国家提出化肥三要素为氮、磷、锌,并把抗缺锌性列为育种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几年来,我国锌肥施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很快。各地在玉米,水稻、棉花、豆类.果树、蔬菜等作物上使用锌肥,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特别是在高量氮磷肥基础上配施肥教果显著;可提高磷肥肥效20%左右。现特将施肥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菌肥是从自然界中采集到的固氮活性菌种,经科学配方、组合加工研制而成的一种无公害新型复合生物肥,施用菌肥必须注意以下五个方面。(一)因地制宜。含硫高的土壤和锈水田,不宜施用,因为硫能杀死生物菌。翻浆的水田,一般不用撒肥,可用喷雾的方法,效果更明显。(二)因温制宜。施用菌肥的最佳温度是25℃—37℃,低于5℃和高于45℃,施用效果都较差。高温、低温、干旱条件下的农作物田块不宜施用。(三)因混制宜。菌肥不能与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和含硫化肥以及稻草灰混合用,因为这些药剂和肥料很容易杀死生物菌。施  相似文献   

3.
施用化肥以提高稻米单产水平是保证粮食安全的有力措施,但当前化肥过度配置所造成的污染问题已不容小觑。本研究以尤溪县稻农的入户调查数据为依据,统计分析种稻农户对肥料的认知、行为及选择;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探究不同影响因素在稻农化肥施用行为中的作用,得出环保关注度、肥料认知度及稻米商品化程度是其化肥投入量的关键影响因子,从而针对研究结果为有效引导种稻农户科学、合理施肥,减少水稻生产对环境的负载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裂裂区试验设计,对丘陵区麦茬水稻免耕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免耕与翻耕相比,分蘖快,根系活力强,功能叶面积大,提高了产量构成因素水平,增产极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麦茬水稻免耕技术适宜于不同施氮水平和施肥方法采用。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暖不仅直接影响粮食产出,还可能通过影响农药化肥的使用数量和使用效果威胁粮食质量安全。基于水稻主产区1 063份农户调查数据,发现其他条件不变,气候变化对水稻影响的感知越强烈,农户增加农药化肥投入的比例就越高,农药化肥施用量平均增加7千克/亩。此外,风险态度、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也会对农户的农药化肥使用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关注气候变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加强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气候明显地区农户农药化肥使用行为的引导,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潜在风险,加强农业产业化组织尤其是合作社的建设,在提升数量安全的同时保障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6.
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建立了水稻冈优 72 5产量 (Y)与施氮量 (X1 )、施磷量 (X2 )、施钾量 (X3)和密度 (X4)的数学模型。经因子水平选优 ,得出产量在 9750~ 1 1 2 50kg/hm2间的栽培模式 :施氮肥 85~ 1 77kg/hm2 ,施用P2 O5 为 40~ 85kg/hm2 ,施用K2 O为 1 2 5~ 2 0 2 .5kg/hm2 ,密度 2 0 .5~ 2 7万窝 /hm2 。  相似文献   

7.
对汕优63自1986年至1993年在四川省水稻区域试验中的产量表现和抗稻瘟病鉴定结果分析表明,汕优63由高产、稳产、中抗指瘟病而逐渐丧失抗性,产量呈波动状态,1993年降至最低点。指出了现阶段水稻栽培必须以多组合当家。  相似文献   

8.
水稻薄露灌溉即是薄水灌溉,适时露田。薄是指灌溉水层要薄,露是指田面表土经经常露出。这足一项先进的增产节水灌溉技术,不需要增加设备和资金,只改变传统的灌溉方法,并将土、肥、光热和田间小气候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达到增产节水的目的。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9.
NEB(恩益碧)是世界领先的美国农业高科技产品,以其独物的三多(多生根、多开化、多结果)、六抗(抗重茬、抗病害、抗旱、抗寒、抗倒伏、抗早衰)性能,解决了农业严重干旱、土地瘠薄、重茬病重、化学污染等难题。NEB 已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种植业不可缺少的产品,在我国经十多个省试验示范证明,增产效  相似文献   

10.
程鹏 《小康生活》1995,(3):15-17
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播种面积占整个粮食作物的25—30%,而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的40—45%。目前限制水稻产量除了施肥不科学,品种退化外,还受到病虫害因素的制约,它的病虫害种类很多,如: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恶苗病及螟虫、稻氏虱、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等几十种。这里对其中三大病害的防治做些介绍。  相似文献   

11.
水稻二化螟、三化螟作为水稻的主要害虫、田间基数越来越大,对水稻正常生长发育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去年在水稻主产区,第一代二化螟、第三、四代三化螟分别对早、中、晚稻都造成了较重的危害,特别是第三代三化螟造成中稻大量白穗,损失相当严重。虽然大都喷了药,有的甚至还不下三、四次,但效果也不  相似文献   

12.
铁肥花生缺铁时,植株矮小,分枝少,开花迟,花量少,根瘤少,根系发育差,心叶以下的1—3片复叶叶肉部分明显失绿,但叶脉仍为绿色。严重时,叶脉失绿、黄化,上部叶片呈黄白色,久之叶  相似文献   

13.
低碳农业技术的尴尬: 以水稻生产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整理和农户调研分析发现,采取保护性耕种作业和水、肥管理等低碳技术措施,能有效提高水稻固碳减排效果;从产量来看,免耕措施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前茬作物秸秆还田措施增产效果变异系数大,化肥配施有机肥的增产效果较显著,放任地不施加任何技术措施的生产方式将使水稻产量显著下降;从成本收益看,多数低碳技术措施的物质成本增加高于其产量增加带来的收入,而且投入的人工量增加.推广水稻低碳生产技术需要采取政策措施消化成本增加,提高种植水稻的相对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山海集团宁德市益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卢博士”有机液肥经试验有以下一些效用:(一)培肥土壤。使用此液肥,能成倍增加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及其活动能量,可培肥土壤。(二)抗盐碱性。它含有各种水溶性氨基酸、维生素及中微量元素以及好气性与嫌气性的各种菌种的休眠孢子,特别是耐盐嗜盐性菌种,可固化土壤中的盐基,消除盐基障碍,减轻土壤中的盐害。(三)  相似文献   

15.
周爽 《华人时刊》2007,(7):38-41
千百年来,常规水稻种植是在水田里的平地上进行的。然而,一位只有高中学历的普通农民,经过20多年的刻苦钻研和实践后,彻底颠覆了这种传统的水稻种植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旱栽水稻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亩有效穗(x_1)、一穗颖花数(x_2),一穗粒数(x_3)、千粒重(x_4)和小区生物产量(x_5)与籽粒产量(y)的表型和遗传相关都极显著;对 y 的直接贡献:x_3>x_1>x_2>x_4>x_5;对 y 的间接贡献:x_3→x_2→Y 的贡献较大,x_5主要是通过其它四个性状对 y作出贡献。分析结果指出:x_3对旱栽水稻产量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应主攻穗粒数,才有利于实现旱栽水稻的高产目标。  相似文献   

17.
用聚乙烯醇涂层保存鲜蛋,可有效地阻止细菌的侵入,保存70-100天,完好率达95%以上。每千克鲜蛋的保鲜费只需几分钱。  相似文献   

18.
ZS型育秧药对不同水稻品种秧苗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新研制的ZS型育秧药,对不同品种水稻进行浸种和喷地育秧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矮源占,桂麻占,粤香占,粤新占四个水稻品种用ZS型药处理后,秧苗假茎宽都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提高13.37%,3.36%,19.26%,1.52%和13.30%,0.69%,33.58%,11.43%,说明ZS育秧药有壮苗作用;秧苗活性根率显著增增加,分别比对照提高36.5%,21.2%,45.6%,6.0%和13.0%,19.2%,67.9%,22.8%,活性根多,利于秧苗后期生长发育和营养吸收;秧苗分蘖数高于对照,有利于水稻后期成穗多而增产;秧苗的鲜重,干重和矮壮指数均高于对照,秧苗干重分别比对照提高45.0%,23.8%,46.2%,25.0%和10.0%,2.9%,69.2%,10.0%,秧苗矮壮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32.5%,18.1%,29.9%,37.1%和2.8%,2.2%,52.5%,15.1%,ZS型育秧药有利于秧苗光合产物转化和营养吸收。  相似文献   

19.
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GA、NAA、6 -BA、PG1和PG2 对水稻浸种育苗进行初步试验 ,在此基础上 ,新研制育秧药 (由不同植物调节剂和杀菌剂及营养物组成 )ZS1 # 、ZS2 # 、ZS3# ,并对水稻进行了浸种、塑盘育秧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 1 )用药水稻秧苗假茎粗比对照增加 2 8.9%以上 ;( 2 )用药秧苗根数比对照增加近 1倍 ,白根数比对照增加 94 .9%~ 1 39.7% ;( 3)应用ZS2 # 、ZS3# 增加了水稻秧苗植株分蘖 ;( 4 )用药秧苗干重比对照增加2 0 %以上 ,矮壮指数增加 7.8%~ 35.2 % .ZS育秧药促使壮秧健苗 ,促进秧苗前期生长发育 ,也益于秧苗后期生长 .  相似文献   

20.
符龙强 《小康生活》2005,(11):10-10
广西省南丹县里湖瑶族乡里湖村王尚屯瑶胞何建高.今年采用不同种植方法耕作了两块稻田。日前,县乡农技员把这两块田里打下的稻谷过秤对比.结果显示,采用无盘抛秧新技术种植的水稻.比常规水稻每亩高出52.5公斤。闻此喜讯.何建高激动说.想不到无盘抛秧技术这样好.不但免除了农民插秧弯腰躬背之苦,而且还能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