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有关资料看,王渔洋与姜埰有过一次交往,并由姜埰给王渔洋的赠诗,引出了清初批评王渔洋“清秀李于麟”的诗学话题;这一话题又与王渔洋后来对姜埰“遗命宣州”的批评有关.王渔洋对姜埰的批评,反映出王渔洋后期对明遗民诗人的日渐疏离.  相似文献   

2.
“燕”和“报”指中国古代男子与母辈,或辈分较高女性的私通。《左传·桓公》十六年“卫宣公燕与夷姜,生急子”。注:“夷姜,宣公之庶母也”。同样,《左传·宣公》三年还记有“(郑>文公报郑子之妃曰陈妫”,注“汉律,淫季父之妻曰报”。所以后来把男女间不分长幼辈分的淫乱,称作“烝报”。近来,有些学者却把“烝”、“报”说成是转房婚,认为这是一种群婚制的残余,是父终子妻其庶母,兄终弟妻其嫂,叔终侄妻其婶,甚至认为烝报制后人称为转房制,这是欠妥的。  相似文献   

3.
(一)由家村种植大姜历史悠久,出产的生姜色正、肉嫩、味美。不过,过去多是田边地头零星种植,到89年全村只有几十亩大姜。就这几十亩大姜,村里1300多名男女老少齐出动,蹲集市吆喝,拉乡越庄沿街叫买,一卖竟是半年多。“一个老汉半筐姜,集上一蹲半头晌”,描绘出由家村姜农自然经济式的生产经营。种姜累,收姜喜,卖姜难,可到年底一亩姜等于20亩粮田效益!这在当时农民中引起不小震动。有“胆大妄为”者一年种了2亩多,可到收获季节,市场疲软,尽管老少爷们帮助四处摆摊设点,价格压在最低点,甚至  相似文献   

4.
人到老年,面部常布满“老年斑”,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这种“体锈”是由于体内氧自由基过度活跃所致。药理研究发现,生姜内含淀粉、挥发油及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尤其是辣味成分的姜辣素有很强的对付氧自由基的本领。中医理论也认为,生姜性味辛温,是食药兼用的上品。因此,常吃生姜可以帮助消除“老年斑”。服用方法:将生姜捣汁,贴于容器中,除去上面的清黄液体,取沉积在容器底部的白色部分阴干为“姜乳”,再用“姜乳”与蒸饼或米饭混合,制成绿豆大的小丸,每天用白酒或米汤送服几丸;也可将“姜乳”放入饭菜中食用。张修正生姜可治“老年斑”@张…  相似文献   

5.
(接上期第44页)第二十二章偃王轻身隐丛林十万民众聚徐山徐偃王好说歹说,终于让姜王后安静下来。两人吃过“面鱼儿”,又收拾好行装,装车催马,离了五松岭,朝武原方向走去。这武原地方,地处彭城与郯城之间,水岸边。那里山青水秀。旱季里,水流成河,绕山而行;雨季里,若遇大涝,沂山之水,倾天而至,水淹田亩,山峦成岛。当年勇王和三王子宝明水淹周军,就在那一带地方。徐偃王坐在车前赶着马车,姜王后靠着偃王的后背,慢慢地睡着了。单车独马,偃王扬鞭,缓缓而行,不知不觉已到正午。前面有一道山坡,坡上有一片树林,偃王打算在那林里歇了。一来做点吃的,…  相似文献   

6.
古申国《国语·周语》曰:“齐、许、申,吕由大姜。”《左传》庄公12年曰:“夫姜,太岳之后也。”《史记·齐世家》曰:“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复之际,封于吕,或于申,姓姜氐。”其说申、吕始封甚早,殊不可信。因虞夏之时国家形态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分封之事是不可实现的。可是,据《国语·周语》韦昭往曰:“申、吕四岳之后,商周之世或封于申”。此说可信。申、吕封地应在何地?目前尚有争议;一说在南阳,一说在信阳。笔者认为对周初中国封地的认识,其实质是关系到周初政  相似文献   

7.
五年、六年琱生簋中的“妇氏”“君氏”分别指的是召伯虎与琱生的母亲、父亲。五年琱生尊中“召姜”即谥号为“幽姜”的“妇氏”,为召虎之母;“君氏”即六年簋铭之“宗君”死后谥号为“幽伯”,为召虎之父。琱生三器中“公仆庸土田”“公厥禀贝”“其兄公”之“公”都可以作“公家”解。其他如“召公”“烈祖召公”应是指召伯虎之祖父。作为宗子身份的祖先死后可以被谥称为“某公”,宗子在世时族内可以他称为“公”,“其兄公”与“召公”之称“公”非以职官故,而是宗子身份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8.
清初学者周亮工评论当时诗坛曾说:“国朝诗,推宁人、野人二家.”此说到乾、嘉时,被常州诗人洪亮吉推而广之,他在《北江诗话》中具体地指出:“顾宁人诗有金石气,吴野人诗有姜桂气;同时名辈虽多,皆未能臻此境也.”在《更生斋诗·论诗截句》里,他更进一步加以称颂:“偶然落笔并天真,前有宁人后野人;金石气同姜桂气,始知天壤两遗民.”宁人是顾炎武的字,野人是吴嘉纪的号,他俩都是生活于“天崩地解”的明末清初动荡年代中的杰出诗人,现存的《亭林诗》和《陋轩诗》是他们的思想和人格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9.
对《诗·生民》中姜“履帝武敏”一句,历来多所穿凿,本文从姜所处之母系社会的文化氛围出发,结合地下考古史科,论证了诗句之“武”字实为“母”字,姜所祀实为郊之神。这位郊神乃为姜姓氏族之图腾祖先,被姜那个氏族奉为先妣、高母。她实际就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类高母女娲。由此,本文提倡应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古代传说。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阐述,为加强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的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青少年,特别是我们小学生正在成长时期,知“荣”明“耻”十分重要。“不知羞耻,不知其可”;知荣明耻,才能奋发有为,才能健康成长。哈尔滨第三发电厂小学的同学们,在姜老师主持下,关于“八荣八耻”的讨论很有益,意义深远。知荣明耻,不仅会使同学们明确做人标准,更会使同学们做荣事,不做耻事,健康成长为有作为的人。希望同学们像哈尔滨第三发电厂小学的同学们那样,对“八荣八耻”展开学习讨论,在实际生活中坚持“八荣八耻”标准。也请同学们把这方面的认识和收获写成稿件寄给我们,和同学们共享。  相似文献   

11.
神仙粥原是治疗风寒感冒的传统药膳,特别适用于老年人伤风挟寒,无汗发热或体虚感冒。歌曰:“一把糯米煮成汤,七个葱头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平康。”乘热服之,显见补气散寒祛邪之效。  相似文献   

12.
山东潍坊“毒姜”事件再次引发人们对蔬菜安全安全问题的担忧.农药生产厂家和销售商非法谋利、农民农药知识匮乏且急功近利和政府监管部门监管不力出现安全漏洞是“毒姜”事件发生的原因.为避免“毒姜”类似蔬菜安全事件再次发生,必须严惩剧毒农药的违法生产厂家和销售商,教育、处罚使用剧毒农药的普通姜农,追究政府监管部门的责任,强化安全监管,更要积极探索预防蔬菜安全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加强农药生产企业监管,鼓励农药企业兼并重组;鼓励低毒高效农药研发,落实补贴政策;大力发展基地农业,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每次和在国内的妈妈打电话,总会被附赠几条“健康小贴士”.“你那里买得到红枣吗?要多吃红枣,补血!”“没事的时候敲敲大腿外侧的胆经排毒”,“早上喝杯生姜茶,晚上不要喝——早上吃姜,胜过参汤;晚上吃姜,赛过砒霜”. 我一边答应着,一边想,如果老妈知道我在这里早上起来一杯咖啡、一块吐司就解决了早餐,从来没有时间与精力去泡姜茶、敲胆经,不知道会不会高声尖叫.  相似文献   

14.
以朱彝尊为首的浙西词派风行清初词坛,他们推重南宋,崇尚姜、张,专主清空、醇雅。对于宣扬浙派的理论著作,人们比较熟知朱彝尊的《词综·发凡》、汪森的《词综序》以及郭麟的《灵芬馆词话》等,而对较为晚出的沈泽棠的《忏庵词话》,则比较陌生。沈泽棠系广东番禹人,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官侯选知县。《忏庵词话》系他晚年之作,约成书于宣统三年(1911),所涉及作家均为南宋人,其论词主要之点为:(1)主雅正。认为张炎《词源》提出的“雅正”二字为“填词宗旨”,提出“词贵雅隽”,反对“头巾气”,反对“佻薄”、“俗艳”。(2)倡清空。所赏誉词作多具有清虚特点,在南宋词人中特别推重姜、张,以为姜夔词“骚越苍凉,飞行绝迹”,张炎词“空虚绵邈,举重如轻”。描写情景,反对过分质实,指出“过于质实”,便“无隽永之味矣”。(3)重用典。他大为激赏有  相似文献   

15.
(一)此方系本人祖父传至于我,至今以有六十年之久,应用效果特佳,一般1—2天就可痊愈。河白草、土名:贯叶蓼,杜板归,多年生攀授草本,野生河沿,柴塘杂草中。使用方法:用全草切碎,煎水、先将疱疹用消毒针穿破,然后用药水洗患部,1—2天即愈。(二)几则感冒偏方;(1)姜3片、葱白7根、紫苏5钱、煎水饮。(2)姜5片、连须葱白5根、苍术9克、甘草1克、水煎服、服后盖厚被出汗。(3)姜5片、葱白7根、茶叶3  相似文献   

16.
明代设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及大田军民千户所在军事上镇慑鄂西各级土司,在行政上管理鄂西一大片内地边远大山区。据《明史·职官志》:“计天下内外卫凡五百四十有七,所凡二千五百九十有三”,547分之  相似文献   

17.
姜滇 《金陵瞭望》2005,(7):46-46
姜西从事绘画艺术40载,近十余年专攻牡丹,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有了“金陵牡丹姜”的美誉。  相似文献   

18.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地无三尺平,峰有万丈高”……在古人的诗香墨韵里,我走进了奉节古城。踩着一阶又一阶磨得变了形的石梯,仿佛就在触摸历史的脉搏。脚下曾是一座有着2300多年建县史的川东著名古城,一座升起过无数诗坛巨星、诞生过无数华章绝句的“诗城”。而就是这样一片孕育了千古绝唱的诗歌沃土,三峡成库後,这里就是一片湖泊,从此永存水底。吸引我来到这里的,与其说是即将消逝的奉节古城,不如说是这里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这里,在三峡大移民这一…  相似文献   

19.
一 片玉集 <片玉集>十卷,<疆村丛书>本。宋周邦彥字美成,号清真撰。 疆村<片玉集跋>谓“周美成词<片玉集>十卷,陈元龙少章集注,汲古阁旧藏。……美成词刻于宋世者,一为严州本,名<清真诗余>。……一为溧水本,名<清真词>。……一为圈法<美成词>,见<词源>。一为<美成长短句>,见毛子晋跋语。又有<三英集>,乃与方千里,杨泽民和作同刻者。……若曹杓注<清真词>,亦见<书录解题>。……尝见士礼居别藏本。”又有“强焕序本<清真词>”等等。  相似文献   

20.
在一些公园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高大的合欢树。它羽状的叶子一见到阳光就舒展开来;夜幕降临的时候,又成对地折合,睡起了大觉。啊,原来,植物也会“睡觉”。夏天的傍晚,你到落花生地里去看看,它的叶儿也在慢慢地向上关闭,表示夜幕降临,它要睡觉了。有时候,我们在野外可以看到一种开紫色小花、长有三片小叶的红三叶草。白天有阳光的时候,它每个叶柄上的三片小叶子都舒展在空中;到了傍晚,那三片小叶就闭合在—起,垂下头来,准备睡觉。许多植物的小叶,都有这种昼开夜合的感夜性,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植物的“睡眠运动”。植物不仅叶子要睡眠,连娇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