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潭 《小康生活》2003,(7):33-33
用鲜甘薯酿制黄酒,一般每100公斤鲜甘薯,可酿出10—13度的黄酒80—90公斤。其工艺是:一、原料处理。将鲜甘薯洗净,切成薄片,加3倍清水浸泡4小时左右,取出沥干水分,拌入10%的粉碎砻糠,装入瓶子中,用火蒸熟。二、捣碎糖化。将蒸熟的鲜甘薯片盛放桶中或池中,  相似文献   

2.
施肥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理化性状良好的田块种植。每亩施用土杂肥3000公斤,碳铵3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20公斤,硼肥0.5公斤,锌肥1公斤。整平耙细后做垄,垄宽80厘米,高10厘米。选用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涟水等地可选用鲁花9号、鲁花11号、花育17等。剥壳前15天晒果3天,剥壳后分级粒选,防止大、中粒种子混播,造成大苗欺小苗现象。膜下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5℃时播种。涟水县在4月中旬至5月初播种,播深3~5厘米。土壤墒情差时先开沟浇水,然后播种。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75~100毫升,或72%都尔100…  相似文献   

3.
(一)是适时播种:一般在5月初播种,也可在麦垄套种;套种时间可在5月中旬。播前要精细整地,亩施农肥4~6方,浇足底墒水,亩播种量2.5公斤。播种后注意防治地下害虫为害。(二)是培育壮根:苗期要小水勤浇,少施肥,以免生长过旺造成倒伏。立秋后天气较凉爽,可分次重施化肥,每亩施碳铵100~150公斤或尿素75公斤左右,注意,生长期间不要割叶,以培  相似文献   

4.
(1)预处理:选个头大的白皮大蒜头,用清水浸3天,泡至蒜球发亮,然后分瓣,除去蒜茎,剥去蒜皮。(2)熏硫:将去皮蒜瓣用竹筐装好,放入熏硫室。每100公斤蒜瓣用0.5公斤硫磺进行熏硫。(3)盐腌:按每公斤蒜瓣加5公斤盐混匀,放入缸内压实,腌制24小时。其间倒缸一次,使上下盐水渗匀。(4)切片脱  相似文献   

5.
泡豆:5公斤黄豆加35°温水10公斤。冬天泡12—14小时。夏天泡5—6小时,春秋天泡7—11小时。(一)磨浆:磨两遍,要求越细越好。如用浆渣离机可省去煮浆、手工过滤工序。(二)煮浆:煮后几分钟用勺子扬浆,防止外溢、糊锅。当有泡沫产生时,用5公斤开水加50克植物油滴入锅内,泡沫自然消失。(三)过滤:分2—3次加水,挤干即可。(四)点浆:把豆浆加热至沸,降到30℃。加入70-80克  相似文献   

6.
薛勇 《小康生活》2003,(7):47-47
(一)腊香兔肉。(1)选料:选膘肥肉满、健康无病、1.5公斤以上家兔,宰杀剥皮、开膛去脏,且斩断脚爪。用竹片撑开成板状。(2)配料:每100公斤兔肉用食盐5公斤、黄酒2公斤、食糖4.2公斤、酱油3.2公斤、硝酸钠50克。(3)腌制:将辅料混匀,抹擦兔体内外,也可用冷水15公斤溶解辅料湿腌。入缸腌制3天,每天翻缸1次。3天后出缸将兔子放在案板上,面部朝下,前腿扭转到背上,将背和腿按平后撑开成板形,经挂晒风干或烘烤,即成腊香十足、不咸不淡、食  相似文献   

7.
正阳县梅营新优良种研究繁育示范中心,近年来把栽培红薯的理论与实距相结合,探索出一套红薯高产栽培新技术,使“梅营七号”稳高产。春播一般亩产高达4000—7000公斤左右,夏播一般亩产3000公斤左右,最高突破6000公斤。2005年大涝之年,经河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和农业部测试中心(郑州)三次测试分析,夏薯出干粉24.6%、26.2%、28.93%,含VC33.4mg/100g,粗蛋白0.86mg/100g。把地深翻一遍,薯垄要晴天打,必须起垄封高,预防旱涝,垄高30—35厘米。起垄封高后,用除草剂乙草胺100克对水40公斤喷一亩地,黑土壤粘土壤黄土壤薯苗栽上一周后,一定要用免耕…  相似文献   

8.
山芝麻也叫月见草、夜来香,一般亩产在130-150公斤,含油率达30%-33%。(1)选地山芝麻各种土质均可生长。一般选择土壤肥力中等、光照好、砂质壤土为宜。(2)整地施肥3月下旬土壤化冻一犁深时整地起垄。每亩施磷酸二铵10—15公斤一次投入。整地要达到地净土暄,以利播种。(3)播种人工栽培春、夏、秋季均可播种。柔毛品系生育期较长,播种必须在3月下旬至4月5日前播完,不能迟于4月5日。播种前将种子浸泡24小时,捞出晾干后再播。先将垄尖用锄头推平,再用铁罐头盒或易拉罐做播种器,在命底扎7-10个小孔,并在报纸或塑料布上试验落种的稀密度,播时用木棍敲打播种器的手柄。  相似文献   

9.
(一)甘薯茎尖挂面 1、配方将一粉(湿面筋含量在30%左右)100千克,甘薯茎尖汁20千克,食盐2千克,碱200克(碳酸钠150克,碳酸钾50克),羧甲基纤维素400克,水适量。2、制汁取新鲜甘薯茎尖,清水洗净,切碎,按1:2的比例加水放入砂轮磨中粗磨,然后置胶体磨中细磨,再用100目尼龙布袋过滤得清汁备用。3、和面将面粉计量准确,放入和面机,加入甘薯茎尖汁,食盐、碱、羧甲基纤维素,再补充适量水分至最终加水量为30%,和面  相似文献   

10.
“处署”后,甘薯块根进入膨大高峰期。因此,甘薯垄面开始出现裂缝,此时巧施一次裂缝肥,可以满足块根对养分的需要,从而增加薯块甜度,并可增产二至三成。追施裂缝肥要抓好以下“三点。”:一是肥料。应以速效性氮、磷混合液为好,一般亩用尿素4—5公斤,过  相似文献   

11.
按此技术制出的豆瓣酱,味道鲜美、风味独特、贮存时间长、深受市场青睐,工艺简单等特点;其制作工艺如下:(一)原料:蚕豆5公斤,大红辣椒2公斤生姜0.2公斤,大蒜0.3公斤,花椒50克(一市两)白酒0.1公斤食盐0.25公斤,一级酱油0.3公斤,味精适量。(二)加工方法:(1)脱壳:将晒干无杂质的蚕豆放入锅中炒熟,把炒熟的蚕豆粗磨脱壳,以一粒碎成两片最好,或碎成4至5块也可,绝不能磨成细粉,磨得越粗越好。然后筛去细粉,除去蚕豆壳,以大片蚕豆作豆瓣酱原料备  相似文献   

12.
薛勇 《小康生活》2002,(2):47-47
将不能食用的烂苹果集中起来,制取酒精,是一门废物利用新技术,工艺简单易行。(1)清洗原料:用清水将原料洗净。(2)人缸接种:将原料用打浆机或石闩捣碎成桨。每50公斤原料加0.5公斤白糖  相似文献   

13.
孙洪友 《小康生活》1999,(12):49-50
用玉米、大米等制成的糖稀呈红色或黄色,随着食品加工和制药业的技术革新。迫切需要无色或白色透明的玉米糖稀。以提高产品质量档次。那么,如何将玉米制成白色精稀呢?其工艺如下:(一)泡面熬制:将50公斤玉米面,加入150公斤清水,倒人锅中搅匀,  相似文献   

14.
花生豆腐以花生、淀粉、豆粉为原料,添加润滑剂和保护剂制作而成,1公斤花生米可加工花生豆腐10公斤左右,效益可观。(一)原料花生米、淀粉、豆粉、润滑剂、保护剂、食盐。(二)原料配比花生米:淀粉:豆粉:添加剂(润滑剂+保护剂)=10∶10∶1.5∶1。食盐适量。(三)生产工艺流程 (1)泡米磨浆:将花  相似文献   

15.
(一)蘑菇酱菜。(1)腌坯:蘑菇去杂洗净沥干,按100公斤水加盐10—15公斤的比例配成盐水,把蘑菇置盐水中浸没,密封腌1周,其间翻身两次,使盐分渗透均匀。(2)酱渍;起卤沥去盐水,置清水中浸泡1天捞出晾干表面水分。装入酱缸,每100公斤用甜面酱50—70公斤酱渍,温度以20℃  相似文献   

16.
(1)原料选择:选择新鲜的牛肉,尤其以牛的前后腿的瘦肉为最佳。将原料剥皮去骨,并将脂肪及筋腱除去,然后用清水把肉洗净,沥干,切成0.5公斤左右的肉块。(2)水煮:将肉块放入锅里,加水煮30分钟,当水刚烧开时,撇去肉汤上的浮沫,捞出切成肉丁或肉片。(3)配料:牛瘦肉50公斤,可配精盐1.25公斤,酱  相似文献   

17.
(一)以草代料。每亩水面积种四分田的优质牧草,种一次草可割几茬以牧草喂鱼,可少用或不用饲料,平均每25公斤青料可长一公斤鱼,而且鱼吃青料不易得病。(二)诱虫育蛆。夏季在鱼塘水面安装数盏50—100瓦灯泡,每盏电灯每夜可诱杀蚊,蝇等数公斤,或塘面上吊一只瓷盆,内装畜肉诱蝇育蛆,大量蛆虫在沿盆边掉入水中,成为鱼类佳肴,一般喂3公斤虫可长  相似文献   

18.
水稻:亩产500—700公斤中粳83—D台粳88—1台湾金米黄亩用6斤60元;晚粳秀水664亩用15斤75元,80优九号六优 C 堡亩用5斤80元。灵珍巨丰大豆亩产250—370公斤,亩用4斤40元,日引一号大豆亩产340—400公斤,亩用3斤45元。兴农八号西瓜100克/亩40元;黄金西瓜试种500粒50元。白沙密甜瓜亩产4000公斤50克/亩25元。海门大粒赤豆  相似文献   

19.
据测定,花生壳中各项营养含量指数均高于棉壳中的含量指数,因此利用花生壳作培养料栽培平菇,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现简要介绍其生产技术:(一)原料。将花生壳用饲料粉碎机粉碎,每100公斤花生壳加麸皮5公斤,磷肥和石灰粉各2公斤,加水160~180公斤,拌匀待用。(二)发酵。以100公斤的料堆成一堆,用直径4~5厘米木棒从顶中央至底打一通气孔,  相似文献   

20.
花生壳是制酱油的好材料,每50公斤花生壳可产乙级酱油150公斤,剩渣还可以喝猪,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其制作方法介绍如下:(一)将花生壳粉碎,然后按每50公斤原料加温水30—35公斤浸泡。(二)将浸泡过的花生壳蒸1—1.5小时,蒸后摊开使其温度降至30℃(三)每50公斤花生壳拌入0.25公斤曲,搅拌均匀后在细眼筛上摊成3厘米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