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蒲长春 《南方论刊》2008,32(5):40-42,57
近现代中国佛学界围绕《大乘起信论》的争议不仅仅是一个文本考证的问题,其中隐含着对于如来藏思想的两种不同理路的理解和阐发。印顺认为,《大乘起信论》的思想来源并非只是魏译《楞伽经》,也有其他大乘经典的影响;真常系和唯识系的如来藏思想虽有不同的结构,却包含相同的元素,能够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2.
语言学与唯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语言学的角度去研究唯识学三自性是一个新颖的角度,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唯识学的认识,并可由此提供一个诠释中国古典语言学观、文论观、哲学观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王声忆 《理论界》2011,(5):94-100
唯识学是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共同关注的大乘学说,研究唯识学不代表我们赞成其唯心主义主张,而是从哲学研究的视角来探讨其理论形态,进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中国佛教的唯识学在传统上主要研究"八识"的分识说,然而在这个传统之主流下,还有一个潜流,那就是唯识学的"总识"理论,该理论没有形成学派和宗派,但透过历代翻译家的传译,我们可以看出"总识"思想一直被传播着,只是"总识"思想被轻忽了。"总识"思想是以佛经为载体被历代翻译家一遍又一遍地传诵着,其代表经典就是后玄奘时代的《大乘显识经》。该经阐述了"总识"是清净、无染、遍在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杨勇 《船山学刊》2007,63(1):10-12
与传统唯识学的虚妄“阿赖耶识”说不同,船山的“阿赖耶识”是从发生学意义和体性的角度来看待其真实性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唯识学对“阿赖耶识”的定位,实现了对唯识学的全息性的诠释和创造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相宗络索》一书,乃船山先生读相宗经论之笔记。全书二十九条,约一万九千字,对相宗唯识理论基本观点、方法,析之颇精,出之甚显,要言不烦,脉络分明,可与《成唯识论》。  相似文献   

6.
金刚 《理论界》2008,(12):113-115
在唯识学看来,虚妄分别是众生轮回的根本。了解虚妄分别的机制对于我们认清这个概念会有帮助。本文认为唯识学的“分别”有两层含义:一是从种子生起现行的过程;二是对依他起的了别,是在依他起上生起遍计执。本文所辨析的是在第二种意义上的六、七识的分别作用,即通过六、七识“分别变”的过程与休谟对外界事物与自我认识的分析做比较,认为遍计所执性就是一种同一性的想象。  相似文献   

7.
江立中 《云梦学刊》2006,27(5):79-83
<诗经>被尊为"经",当代学人多认为是<诗>的不幸.其实,<诗经>之被尊为"经",凭借其崇高的政治地位,影响社会,影响文学,对<诗经>的传播与影响来说,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好处提高了它的诗学价值和地位;把"中国诗学"融入我们的民族精神,形成民族传统,铸造了中华民族勤劳、朴实、温柔敦厚的民族性格;抒情诗歌成为我国文学的主要样式;奠定了民间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曾海龙 《理论界》2010,(9):130-133
本文考察《论语》了中两个性字各自的含义。性相近,习相远之性更多地有生之谓性的意义,为是其所是之性;而性与天道之性是说礼义内化为自身生命内容之后成就的德性,为是其应是之性。前者是孔子成德的起点,后者是孔子成德所达到的境界。而作为第一个性向第二个性的过渡,即是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此即是一完整的成德进路。这一进路中,从学到立达至不惑是成人之道,而知天命以后则是成圣之道了。  相似文献   

9.
《山海经·五藏山经》记载一批音如婴儿的精灵,这些精灵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人类无害而有益,另一类则把人类作为吞食对象.第一类精灵发出婴儿之音,其中反映的是智慧、计谋和决断,是清醒的神志;第二类精灵发出婴儿之音,则是对人类进行诱惑,是为了达到吃人目的而施展的手段.鱼类精灵发出婴儿之音对人类无害而有益,反映出入类对鱼类没有防范之心,它不构成对人类的威胁;而家畜类精灵扮演食人角色,则是先民的自我警示.《五藏山经》记载音如婴儿的精灵,山名、精灵名称之间往往存在关联,许多名称具有暗示性.  相似文献   

10.
印度始终有“性”文化传统,其中古典名著《欲经》最具争议。原因主要在于对书中“欲”的解读见仁见智。《欲经》之“欲”虽然重在写世俗性事,看似与宗教无甚关联,但由于个体性爱是群体文化中的一种元素,最终会在信仰里找到归宿。  相似文献   

11.
“数”在《周易》中并不是抽象的代码,而是具有生成性、变化性、全息性的符号系统,它与象、时、位、理、占等结合,是一种以时间性为主导的时间与空间性存在.它无所不包,既代表天地自然,又“推天道以明人事”,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它与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言的“数”有很大区别,《周易》之“数”尽管是数理符号,却充分体现了《周易》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  相似文献   

12.
《文子》“四经”指德、仁、义、礼,源于《老子》对仁、义、礼的有限肯定。《文子》在《老子》的基础上继承《老子》“德”的含义,改造仁、义、礼的内涵,形成独具特色的“四经”说。《文子》以道家之德吸收儒家的仁、义、礼,根源在于德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以及仁、义、礼的相对性。《文子》建立了融合儒道的思想体系,不同于《黄帝四经》为代表的道法融合模式,属于战国时期黄老道家的重要派别。《文子》“四经”说的研究,对重新认识战国时期黄老道家的丰富思想面貌、重新评价战国时期的儒道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孙妍 《学术探索》2014,(12):84-88
文化N级编码理论强调了实物材料的重要性,并将文化理解为一种生成性的叠加过程,这为传统文化的探究提供了重要启示。由于汉字显著的图画象形特质,在揭示传统文化和思维方面有着拼音文字所不具备的优势,从汉字入手,可以体察文化原初的意义,破解后代象征符号的文化基因。本文结合文化N级编码论对“经”与“纬”二字进行了文化阐释,“经”“纬”本是指织布机上的“纵线”和“横线”,但在历史演变过程中,二者被赋予了截然不同的文化含义,“纬”的义项在引申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大不如“经”,“经书”和“纬书”的历史地位也有很大差异。本文试图揭示这种文化差异产生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4.
赵阳 《船山学刊》2010,(2):75-77
焦循对汉学名之为考据学特别反感,多次指陈考据之无据,认为纯粹的考据只能被视之为补苴掇拾之学,务碎琐,难识大体。基于这样的认识,焦循返躬自身,尝试以义理之学去弥补汉学的不足。文章以《孟子正义》为焦点,从义理学之途径、义理之学的旨归、义理之学的局限等角度,对焦循的义理之学做个较为客观的观照。  相似文献   

15.
袁青 《学术探索》2014,(9):7-12
《老子》"德经"首章之"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当解释为"上德"所以"有德",是因为它不去外部寻求"德",而"下德"所以"无德",是因为它是依靠外部手段而寻求"德"。这种解释可以使得"德经"首章文意连贯,解释"前识"一句为何出现在此章。我们发现老子"德经"首章的思想与孔子、郭店竹书《五行》、孟子等人的思想有相通之处,反映出老子思想的影响。通过对《老子》众本"德经"、"道经"次序的探讨,我们发现"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的次序可能出于战国时期述老学派之手,而"道经"在前、"德经"在后的次序可能出于西汉易学家,"德经""道经"次序的变化突出了《老子》思想对于先秦儒家的批判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世妇”之称谓看今古文经说之异同陈建(香港中文大学)“世妇”一词,颇见于先秦文献之所载,其中以《礼记》、《左传》、《周礼》三书出现较多;从此词结合古代之史实及官制,正可窥见我国自先秦以来即有颇为完备之“后妃”制度。可是古代学术上素有今古文经学之争,...  相似文献   

17.
夫子不言的"性与天道"实为孔学"下学上达"的最终指向.<性自命出>是孔子性命天道思想的具体而微的展开.思孟学派继承了楚简天道,}生命相贯通的思想而否定了心性之别,以心释性,发展出性善论;荀子则将天人相分,肯定了心性之别并由此发挥出性恶论.孟、荀的理论分歧体现了孔子之后的儒家学者对于"性与天道"的不同理解和阐发,而透过<性自命出>,这一分歧得以发生的内在理路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18.
在《晏子春秋》研究中,对其文体性质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它是属子还是属史上,由于《晏子春秋》书名出现甚早,它的含义就带有其成书时代的特征。"晏子"之"子"不是对老师的称呼,应释为"老爷";"晏子春秋"之"春秋"是史书的通称,所指乃"齐春秋",《晏子春秋》为专记"晏老爷史"的史书。由于《晏子春秋》在内容、形式上的特点,在流传过程中,人们更加关注其谏辞问对,至刘向校书,将其按照谏、问、杂分类编排,变成了强调思想性的子书体例,《晏子春秋》变成了"忠谏其君,文章可观,义理可法,皆合《六经》之义"的子书。《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下儒家首列"晏子",并非《晏子春秋》的简称,而是《晏子》更能体现其子书的性质,从此,《晏子春秋》就以子书的面貌流传于世,直至《四库全书》始还其史书的原貌。  相似文献   

19.
赵纪彬 《殷都学刊》2013,34(1):54-57
《百喻经》自被译为汉文之后,由于具有极强的娱乐性,故为大众所喜爱,在中土甚至域外民间广为流传,对中土及域外尤其是一些东亚国家的民间故事产生一定的影响,并由此演化出诸多与之相类的故事类型。本文于此拟检选《百喻经》中的几则故事,阐释它们对中土民间故事,尤其是中土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及朝鲜民间故事的影响,以此勾勒该佛经的传播痕迹,加深对佛经传播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学界喜欢用“实学”来标示船山学的特色,但“实学”一词只能在静态上展示王船山的学术倾向.并不能从动态上展现其学术风貌。而借用其本人在《张子正蒙注》中反复强调的语词。则有望展示船山学的动态特征。“切问近思”即具有这样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