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验论者认为,知识和确定性起源于感性的直接接受,感性可以直接、完整地把握知识和确定性。然而,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从经验论者的观点出发,进而以意识的辩证法批判之,感性不能越过语言和概念直接把握关于具体特殊之感官对象的知识或确定性,我们只能在具有普遍性的语言概念中把握到关于对象的确定性,对象或自我也只能在概念中被显示。感性确定性由此自我否定而蜕变为知觉等,精神逐渐丰富自身,生命也在世界中展开。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对“感性确定性”的批判是分三个步骤完成的:首先,黑格尔指出了对“感性确定性”的一般理解以及“感性确定性”自身的一些设定.其次,对“感性确定性”的本质在总体上做了定性,但这还停留在外在的和主观的阶段.最后,在感性确定性自身的经验历程中揭示出感性确定性对自身真理性的否定并指出感性确定性的本质和真理是共相.  相似文献   

3.
刘华初 《理论界》2010,(3):101-102
在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意识的发展遵循着从自然意识到意识、从自我意识到理想、从客观精神到绝对精神的自我实现的辩证发展过程。其中,意识阶段是重要的精神环节,主体和客体、现象和本质、有限和无限、自由和必然都实现了同一。感性确定性是意识辩证运动的起点,自我确定性在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过程展现出来,达到和解的结果是自我确定性向人类群体的方向迈进,最终达到自我意识的自由。  相似文献   

4.
以理性确定性压制感性的形而上学等级秩序,在20世纪的反形而上学思潮中成为核心攻击目标.对形而上学等级制度独断性的质疑导致了"确定性"概念的更新.感性确定性在形而上学内部对这一独断的等级制进行了变革.由于对感性确定性的集中关注,美学的基本问题成为形而上学内部经典命题的延续.美学应在感性狂欢与理性压制之间寻找平衡.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第一章的分析是有其哲学主张上之道理的,而费尔巴哈“约翰性”的质疑性批评则也是可以质疑的,因为其批评由于哲学立场的迥异而改变或取消了原有问题的论域。其启示是:唯物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只是哲学根本问题向两个方面的展开而已.两者之间的互相争论,往往是相互的无的放矢和意气用事。  相似文献   

6.
对于意识确定性的绝对确信与追求,既使传统形而上学绽放出绚丽花朵而留下光辉的回忆,却又令其步入进退维谷乃至绝境。传统形而上学的更新、转型及其出走,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成了绝对确定性的终结与转换。面对意识确定性的难题,黑格尔批判了自然主义、形式主义,揭露了前人在此问题上的失足所在。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从人类意识本性中牵引、设定出融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矛盾于一身的真理性,通过不断扩张更新的首尾贯通的圆圈运动,展示出一条不断延伸的自我照亮的道路,冰释、化解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对立与僵硬,并在真理性的矛盾运动中尽显人类意识的本性之真谛。由此,我们不仅看到黑格尔的真理性概念所闪现出内在的光芒,加深对意识本性的把握,更有助透视现当代西方哲学中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争。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第一章的分析是有其哲学主张上之道理的,而费尔巴哈"约翰性"的质疑性批评则也是可以质疑的,因为其批评由于哲学立场的迥异而改变或取消了原有问题的论域.其启示是:唯物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只是哲学根本问题向两个方面的展开而已,两者之间的互相争论,往往是相互的无的放矢和意气用事.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常使用的辩证术语是“直接性”、“中介”、“扬弃”等,有时也使用“第三者”概念。理解黑格尔的“第三者”概念将有助于对“否定性的辩证法”的理解。根据“第三者”概念出现的语境,可将其归结为“三段式推论的中项”、“辩证过程的中介”、“对立面合而为一的媒介”三层涵义。  相似文献   

9.
王荣祥 《理论界》2008,(5):117-118
真理问题是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序言”中极其重要的问题。黑格尔认为,哲学就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真理是概念的科学体系,真理是发展的,真理是全体,真理是主体。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的哲学和政治观点走向成熟的那个时期,《精神现象学》对马克思的思想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特别突出地体现在马克思对主客体同一性的理解、对劳动问题的理解和对承认问题的理解三个方面。其中的主客体同一性预示了马克思的理论与实践统一原则,劳动构成了马克思批判理论和解放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而承认论题则成为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1.
一分为三是贯穿黑格尔哲学思想的一条红线。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是学习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向导。精神现象学的逻辑起点是感性确定性。而意识的逻辑起点是事物。意识包括三个环节 :感性———知觉———知性 ;精神现象学的意识形态的组成和结构体系均体现了一分为三思想。精神现象即意识形态 ,包括从属于主观精神的意识———自我意识———理性 ,从属于客观精神的伦理———教化———道德 ,从属于绝对精神的艺术———宗教———哲学等等。  相似文献   

12.
实体是我们了解黑格尔哲学,乃至了解整个西方近代哲学的重要概念。黑格尔的实体观直接源于近代哲学关于实体和主体的学说,他认为实体与主体具有同一性,实体是能动的主体,实体是一个转化的过程。真理是由实体到主体及实体与主体的统一。主体与实体在黑格尔那里,已经不完全是近代哲学知识论路向上的含义,而更多地具有了现代生存论路向的意味。虽然他并非是在具体的历史过程中实现实体与主体的同一,而是把两者的同一描述成精神的自我实现过程,但它还是把哲学推向了新的高峰。正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说,现象学隐藏着一切批判的要素———尽管是以精神的形式出现。它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3.
方珏 《兰州学刊》2005,(5):104-106
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其代表作<第二性>中阐发了其存在主义的的女性主义哲学,本文则通过对其哲学思想的源头做一厘清,力图揭示出波伏娃与黑格尔、萨特等人思想的异同,阐明了其理论的当代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康德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决然二分,而黑格尔则将这两种理性看作是同一个理性的不同发展阶段,他们两者关于理性的区别集中体现在对实践理性的不同界定上。黑格尔将实践理性分为三个阶段:快乐与必然性、心的规律和自大狂、德行和世界进程,他认为后两个阶段即是康德的实践理性,并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批评。在黑格尔看来,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这两种理性,在理性的第三个阶段——自在自为地实在的个体性——中,并最终在社会和国家中实现了完全统一,使理性获得了其真实的客观现实性,从而过渡到精神这一意识的最高环节。文章即以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为主要文本依据探讨其实践理性学说。  相似文献   

15.
随着"感性活动"原则在存在论根基处所造成的哲学革命的发生,马克思也实际地确立了现象学的哲学立场。如果说现象学的目的意在实现"本质还原",或意在证明在进行反省之前,世界作为一种不可剥夺的呈现始终已经存在,那么在马克思那里,当"感觉"被看做是"感性活动"的前提而不是沉思的器官时,其所谓"感觉意识"就是一种"感性意识",它所呈现的是人与存在的原初关联状态或境域。因此,马克思的现象学乃是感觉意识的现象学。  相似文献   

16.
罗伯中 《学术研究》2006,42(3):39-43
感性确知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初始环节和发源地,是黑格尔的哲学体系秘密的秘密。在对感性确知的阐释中,黑格尔阐发了感性与知识、存在与语言、存在与关系、对象与自我等关系,黑格尔的这些思想贯穿了他的整个哲学体系的始终。由于感性的认识形式的偶然性与“确知”的知识内容的必然性中存在着认识形式与认识内容的矛盾,感性最终转变为知性,并且这种矛盾也是整个哲学体系演进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17.
试论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宗教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发源地,亦是他的宗教哲学思想的发源地。在该书中,黑格尔描述了由“绝对观念”演化发展而构成的全部“科学”领域,“宗教”赫然占据着显要的地位。《精神现象学》中关于宗教问题的论述,已经包含了黑格尔日后详尽发挥的宗教哲学思想的基本观念和基本内容。在黑格尔枯燥晦涩的议论中,我们可见到许  相似文献   

18.
费尔巴哈诉诸感性直观,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结果使人陷入了另一种形式的抽象;马克思则立足于人的实践,把人理解为"感性活动",最终找到了通向现实的人的道路。从人是"感性对象"到人是"感性活动",马克思实现了哲学史上对人的理解的革命性变革,即在理解人的逻辑前提上从"抽象的意识"转向"现实的个人"、在把握人的思维方式上从现成论转向生成论、在考察人的理论态度上从直观态度转向实践态度。  相似文献   

19.
《精神现象学》所描绘的意识到达“绝对知识”的过程可以看作主体自我实现、主体寻找自由的过程。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描述,黑格尔从一个侧面表达了自己的自由观。  相似文献   

20.
费尔巴哈将自己的新哲学建立在“感觉的真理”之中。他以人本学为理论基础,在对过去宗教神学与思辨哲学的批判中,从认识论的层面确立了“感性第一”的哲学原则,规定了思维与存在的主体中介统一;从本体论的层面证明了感性只作为其现实本身而存在并不为人的主观思维所规定,同时人也是作为感性的实存与外界现实构建对象性关系;从方法论的层面阐释了感性对象作为哲学开端的重要原则和人作为哲学发展内核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