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建服务型政府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服务型政府是相对于管制型政府而言的,它取代了传统的“官本位、政府本位、权力本位”的价值观,而以“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为价值取向,是与传统政府管理模式截然不同的现代政府管理模式,是中国政府未来的发展方向。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途径是进行政府创新,服务型政府的构建需要政府在管理理念、体制与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改革发展的目标模式,党的十七大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作出了全新部署.本文从政治哲学视角探讨和研究服务型政府及其建设的价值旨归、逻辑起点和动力机制,解读并厘清党的十七大关于人民民主的制度安排,以期将服务型政府建设从目前的实证层面引向规范层面.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提出:权利本位是服务型政府的价值旨归,公民为本是服务型政府的逻辑起点,公民精神是服务型政府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与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社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治理模式的和谐既是和谐社会的内容,又是建设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主体.我国传统的管制型政府治理模式在理论上遭受日益广泛的抨击,在实践中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服务型政府被明确为我国政府行政改革新的价值目标取向,对于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整合行政资源、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等具有重大意义.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必将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关键在于将我国政府由传统的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服务型政府是以民为本位的政府,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公民、社会与政府的关系是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关键,只有通过塑造政府服务理念,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只有政府行政把效率和效益有机的统一,完善行政监督机制的政府服务模式,才能真正构建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5.
构建服务型县级政府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县级政府建设的根本思路,在于将其与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推动县域社会的科学发展。一、服务型县级政府的本质要求服务型县级政府应以公民本位为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6.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现代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它超越了传统公共行政的效率政府和新公共管理的市场化、企业化政府模式的工具性价值的内在矛盾和缺陷,突出强调了民主、公民权和公共利益等目的性价值在现代政府即服务型政府中的中心地位,由此使得现代服务型政府对人性假设和政府的道德合法性提出了新的诉求,这必将对公共道德和人性假设产生重大影响,具有重要的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7.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问题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目前适应中国国情的"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包括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深化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政府职能范围;构建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培育非政府组织;提高公务员素质等.  相似文献   

8.
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内涵与建设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型政府是我国当前时期的主导行政范式.服务型政府首先是以服务为核心价值的政府理念,是公民本位和公民意志在社会管理中居于决定性地位,旨在重塑公共行政价值观,解决当下行政人员价值观失范的问题.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和艰巨的任务,必须依靠观念的植入和外在制度的保障.用价值分析方法对服务型政府理念及建构问题进行探讨有利于彻底转变政府的官本位意识、官僚主义作风等传统行政价值观,使上层建筑和法律制度的设置规范化、伦理化,最终从根本上保证公民权利的实现,解决政府权力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政府利益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可能促进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增强政府信用,也可能背离、侵犯公共利益,破坏政府信用.当政府利益内在性倾向缺乏有效约束和规范时,就会为权力腐败提供恶性膨胀的空间,导致对政府经济信用、政治信用以及社会信用的破坏,制约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因此,需要创新政府管理方式、监督机制以及政府官员的绩效评估体制,有效抑制政府利益内在性倾向,使政府保持良好信用.  相似文献   

10.
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两种相对独立的形态:积极服务型政府和回应服务型政府。两阶段存在着对服务型政府本质实现程度不同、动力结构不同、所处行政环境不同等六方面差异,两个阶段将以渐进式和分步走的方式实现在公民本位前提下从政府积极向公民积极过渡,其间政府应构建公民社会成熟度监控体系和服务型政府阶段测评体系作为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