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新一轮经济改革方向与中心环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第一轮以放权让利为特征、以价格改革和产权改革为中心环节的“体制转型红利”已经基本结束;新一轮经济改革即将开始,方向仍然是坚持市场化取向,以政府改革为中心环节.目前,影响中国经济运行的各种现实问题和潜在冲突,都与市场化改革取向不足和市场化取向不当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根据中国国情和发展的需要,以政府改革为中心环节推进第二轮的经济改革,除了要推行中国特色的政治改革外,还涉及两项最重要的工作:一是政府与市场关系,包括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限制政府权力,以及对处于不断扩张中的“央企”的规模、范围、领域等进行必要的限制;二是政府内部的关系,根据事权与财权相对称的基本原则,应重点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的不对称关系,强化地方政府的发展责任并防止其发展风险.  相似文献   

2.
城市公共交通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城市公共交通行业进行市场化改革遭遇挫折,究其原因,市场化进程中政府微观规制制度、机构和措施的缺位以及规制目标、方法和行为的错位导致了公共交通改革受挫。为此,需要重构中国共公交通行业的微观规制,即政府在加强规制的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规制,制定社会力量与监督的行为规范,并且要对规...  相似文献   

3.
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中的政府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靡全球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在中国遭遇了挫折,正承受着批评、质疑甚至否定,我们面临着因噎废食的危险.通过对中国多个领域民营化改革实践的分析,应该得出的核心命题是:政府责任的充分履行是市场化成功运行的重要保障和必要前提,中国市场化实践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的根源在于转型时期政府责任的严重缺失.鉴于中国的实际情况,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中至少应履行四个方面的责任:推行真市场化,摈弃假市场化;提供足额投入以履行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责;在市场化中加强监管,做好的监督者和调控者;改善管理,做精明的买主.  相似文献   

4.
中国市场化改革就是在不断交锋的理论争议过程中实现渐进制度转型的历史演进过程,目前改革又陷入新一轮“市场化争议”风波和矛盾激化困境。但是,市场是一种无限开放、不断拓展的系统,市场经济是一种广域覆盖的联动体系,对中国来说任何真正的改革都必须是以市场为取向的,要取得改革最终成功,必须实施全域协同推进战略。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实中市场化改革进程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目前可以观察到的一个基本事实就是:问题多多、矛盾重重、民怨纷纷的领域恰恰是市场化改革严重滞后、行政性垄断行为泛滥的领域。因此,未来中国改革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市场化大方向,同时注意采取“反落差”推进策略,在滞后的教育、医疗、文化、科技等非物质生产领域寻求新的重大突破,以便为最终完成改革大业奠定构架基础。  相似文献   

5.
洪伟 《社科纵横》2006,21(7):57-59
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主政美国伊始,即启动了以企业化为导向的重塑政府运动,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这场改革运动至今方兴未艾。在全球范围内,以市场为导向,对政府进行企业化改革也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对于同样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的中国行政改革来说,“企业家政府”的一些理论和实践,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政治董事——市场化改革中的权力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制改革使市场机制逐渐取代了再分配机制,社会权力结构也随之逐步转变,由命令型转向管理型和交易型.市场化改革是"权威导向型"的.公共权力不退场,只是权力转型.在市场化过程中,政府对公有经济拥有产权,掌握着资源配置权和市场发展的指挥权,采取委托代理人的方式经营和管理企业,政治董事由此产生.这种改革模式形成了转型中既统一又分割的权力格局,保证了改革的有序推进,实现了社会平稳的转型.但政治董事集经济资源与政治资源于一身,这就加大了权力寻租的可能性,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多维困境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共服务市场化是当今世界行政改革的普遍选择,也是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取向,其基本思路是变革传统的政府垄断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公共服务的最佳供给和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面临着制度安排缺失、社会整合乏力、各方利益掣肘、思想观念滞后等诸多困境。克服上述困境,应该完善市场化制度建构,培育社会中介组织,拓宽政府投融资渠道,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这也是实现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历史经验说明,仅仅依靠政府实施有保有压的政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结构问题.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估化应当选择双重路径:一方面,继续推进市场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自动清除和自我修复的功能;另一方面,加快体制改革,把政府转变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即服务型政府、有限政府和宪制政府,如此,才能建立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刘云 《社会福利》2007,(7):46-4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将目标定位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上,政府要转变职能,企业要转变经营机制,广大社会成员要转变意识,可以说这是一场涉及到整个中国社会的市场化取向的社会变迁,这个大背景决定了中国的社会福利改革必须根据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原则来进一步深化,进行市场化取向的社会福利观构建.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9,(9):50-54
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政府控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上述影响在不同市场化进程下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与非政府控制公司相比,政府控制公司承担了较多的政策性负担,其掏空和侵占行为较为严重,因而具有较低的企业价值。对于政府控制公司而言,政府行政级别越低,对其所控制公司的干预和侵占行为越严重,从而企业价值就越低。在高市场化进程地区,政府控制对企业价值的负向影响相对较小,低行政级别政府控制对国有公司企业价值的负向影响也相对较小。其政策含义是应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干预,并从根本上完善制度环境,提高市场化进程水平。  相似文献   

11.
周民良 《创新》2007,2(2):74-78
垄断行业是体制改革相对缓慢、竞争能力相对较弱的行业,也是效率不高而又有损公平的行业,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下一个对象。在垄断行业的发展上,存在着提高价格还是放宽准入两种不同的方向。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现实,应该积极推进以放宽准入为导向的市场化改革,而不是提高价格。具体的改革包括四个层次:放宽准入、引进新资本;对网络运营业务进行体制与机制的改革;把垄断行业改革与政府改革结合起来;建立科学规范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2.
王慧 《学术交流》2005,(2):105-107
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要采取渐进改革方式。一要加快推进国债利率的市场化步伐;二要大力发展和逐步开放商业票据贴现利率;三要改革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和优惠利率;四要完善商业银行贷款活动利率制度;五要逐步开放企业债券和股票利率;六要规定存款利率浮动幅度。  相似文献   

13.
张素芳 《学习与探索》2008,1(2):124-129
市场经济中的劳资关系实质是劳动力商品平等交换的经济关系,包括劳动力商品在内的商品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公平分配利益的客观方式.只有深化政府改革,以确立商品所有者特别是劳动力商品所有者市场主体的权利为基点,建立、健全客观的市场交换和运行秩序,才能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和市场初次分配制度,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从而有力地推进市场化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各种争议.国有企业改革30多年来,虽然不同阶段改革的特点和任务不同,但市场化推进这一逻辑主线始终贯穿改革的全过程.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契机,以央企为代表的国有资本在一些行业大举扩张和垄断,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带来了“国进民退”等逆市场化的负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国企改革的逻辑主线.因此,国有企业改革的下一步,应该是在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下,着力调整国有资本的“进退”关系,逐步形成公益性国企和竞争性国企并存的结构类型,并分别采取不同的改革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池上新 《社会》2015,35(2):166-191
本文利用CGSS2010的数据,考察市场化背景下中国居民政治价值观的变化及其对政府信任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居民权威主义的政治价值观明显趋于弱化,但民主主义的政治价值观没有统计上的显著变化;第二,中国居民政府信任水平的东、中、西区域差异显著,市场化进程与居民政府信任水平呈线性递减关系;第三,权威主义的政治价值观对居民的政府信任水平有促进作用,但这种正向影响会随着市场化进程愈发弱化,而民主主义的政治价值观对居民的政府信任水平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影响。文章最后指出,中国居民当前的政治价值观可能正处于过渡期,这种“过渡型”政治价值观既包含对传统权威主义的高度认同,也隐含现代民主主义精神。此外,在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理性思维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提升政府信任的最直接途径可能还在于提高政府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16.
正确认识并强化公共服务中的市场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服务是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的主要职能,也是政府存在之合理性的重要来源.公共服务的改善是中国目前的重要任务.改善公共服务不能仅靠政府投入的增加和资源向某些领域的倾斜,更重要的是关注微观方面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的提升,特别是要正确认识并利用公共服务提供中的市场机制.鉴于中国当前的现实,一是要科学认识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地位和国际经验,二是要正确区分政府责任市场化和服务提供机制市场化,三是在市场化中改善政府管理.  相似文献   

17.
在福利市场化和民营化风起云涌的当下,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成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改革基层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之举.本文以公共服务市场化和"嵌入"路径作为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建构性力量,提出了非市场竞争性项目购买模式、非市场竞争性岗位购买模式、市场竞争性项目购买模式、市场竞争性岗位购买模式四种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基本类型.借助现有经验资料,从市场化、行政干预度、资源整合力、专业化程度、社工机构规模和数量、行业自主性、资金和人员稳定性8个维度,对四种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运行机制、基本特点和制度后果等展开了深入讨论和反思.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日渐推进和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以行业协会为代表的新兴社会组织已经成为影响浙江经济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文章立足于浙江行业协会自主治理效度低下的现实,以增进行会有效自治为研究取向,从政府、企业与行会三者互动型构的公共治理视角,通过对杭州市餐饮旅店行业协会自治现状的个案分析,揭示出构建行业协会治理与政府政策引导、企业主动参与之间相互增进的公共治理机制是提升行会现阶段行业治理功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在制度建设中,政府在市场化制度重构过程中的职能定位的实质是制度政府:制度政府有能力适时并高效地制定和推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制度,具有理性权威、规范运作、广泛认同三个特征.制度政府.一要处理好安排制度的"破"与"立"的结合问题;二要发挥好制度治理与制度激励的职能;三要培育制度整合社会力量的机制,解决好自身在市场化制度重构中有效运作的前提、核心和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城市公用事业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的垄断性、外部性、公益与营利的双重性需要政府的监管。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公用事业价格完全由政府管制,基本不受供求关系和成本变动的影响,以背离价值的低价来提供产品和服务,因而被视作福利事业,企业因不具备剩余索取权,缺乏有效激励与竞争压力,导致城市公用事业建设滞后、服务质量差、财政补贴沉重。近年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我国对城市公用事业实行以成本为基础的市场化定价制度,意欲实现对企业的经营激励,但事实证明,过度的市场化必然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因此,市场化定价需要企业接受政府监管,而政府监管必须要有市场化取向意识,只有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确保既达到企业激励效率的发挥,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双赢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