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阶层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正确处理各种利益矛盾,妥善协调各阶层利益关系,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避免贫富分化,保障弱势群体利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完善社会阶层结构,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并使其成为全社会的中坚力量;完善利益表达的相关制度,建立顺畅的阶层利益表达机制;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切实保障工农群众利益等。  相似文献   

2.
黄利秀 《学术论坛》2007,30(8):134-137
随着社会经济急剧变迁,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各阶层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各阶层在利益的占有上是失衡的.为了避免由于利益失衡而导致阶层矛盾的激化,党和政府应该协调阶层利益促进阶层合作.  相似文献   

3.
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缺失是目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最主要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社会政策的视角来看,制定平衡农村各阶层间的利益关系的可行性政策方案,是保证农村土地流转公平、有序、高效、快速进行的关键环节和制度条件。一是要区分阶层特点,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加速农村土地流转进程;二是要优化流转过程,扩大农村就业机会,促进农村阶层结构合理化;三是要完善组织制度,拓宽利益表达渠道,平衡土地流转中的阶层冲突;四是要规范土地流转,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实现城乡社会结构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社会阶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农村政治发展面临着政治参与、利益整合和政治稳定的挑战,但同时阶层分化也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因此,应积极促进农村阶层分化,健全各阶层利益表达机制,完善其政治参与渠道,加强农村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整合,合理定位各阶层的政治地位以优化权利配置,从而使阶层分化成为促进农村政治发展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阶层关系的新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要协调当代中国社会中那些规模大、发生频率高、易于激化矛盾的阶层关系组合。协调这样的阶层关系需要把握阶层关系的新特点。第一,协调阶层关系就是将阶层差别限定在合理的各阶层可以承受和容忍的范围之内,在阶层合作前提下探寻阶层利益对立的协调路径和解决办法。第二,调整利益关系是协调阶层关系的基本方式。第三,阶层关系仍然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是解决方式已经不同了。政府要依法有效保护各个阶层的权益。第四,当代中国阶层关系尚在形成过程中,阶层冲突具有探索对方底线并动态调整的特点。因此,一是国家制度建设要为协调阶层关系预留必要的弹性空间,公共权力部门对调整阶层关系的制度建设要有敏感和紧迫感,对阶层关系的发展现状和走向要有调查和预测;二是阶层利益冲突双方要为通过制度建设协调和解决矛盾留出必要的时间差。因此,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有效协调阶层关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转型期我国阶层结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期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原先“两阶级一阶层”的社会阶层结构开始出现弹性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转型期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和个体工商户阶层等几个主要社会阶层共同构成了我国当前的阶层结构。我国社会阶层结构中存在的利益格局的非均衡性及其所导致的各阶层间利益关系的失调,主要体现在当前愈来愈严重的贫富差距上。协调当前阶层间利益关系需要遵循几个基本原则,即适度差距原则、普遍受益原则和最低需要满足原则。  相似文献   

7.
和谐的社会阶层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针对目前中国日益紧张的社会阶层关系,文中运用政策网络理论对各阶层利益关系紧张现实进行剖析,揭示了各阶层间互动沟通的缺失、价值观的背离等现实问题,并认为由此导致的各阶层互信互赖关系的缺失是当前各阶层关系紧张的深层原因之一.因此,提出构建和谐社会阶层关系的重要途径:一是构建各阶层畅通的沟通渠道,大力培育共同的社会价值观,为各阶层的诉求趋同奠定思想基础;二是完善阶层矛盾的疏导、化解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为实现社会问题的化解提供技术机制.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物权立法选择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旭霞 《东南学术》2004,(6):151-158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理论,概括了制度的功能,阐述了制度安排与制度"需求-供给"的关系;运用博弈论,考察社会财产权构造的效率,解释财产权制度演进的规律.本文认为,物权制度的功能是物权立法选择的必要条件;需求与供给的平衡趋势以及与其他相关法律的契合,是物权制度功能实现的基础;我国物权立法是产生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经过利益主体多次博弈的相对均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新农民工工人阶层的政治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新农民工工人阶层"的形成、影响及其走向,从政治学的角度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分析:一是利益驱动和现有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使农民工形成阶层利益,促使社会利益关系的再调整;二是价值追求和现有社会认同取向的偏颇使具有"新"涵义的农民工要求社会认同取向的再转换;三是制度发展使农民流向城市成为可能,而制度不够发展带来的制度歧视则成为"新农民工工人阶层"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及其发展的最主要障碍,制度重构势在必行;四是政治发展与稳定及其政府执政合法性资源的增强都需要"新农民工工人阶层"实现阶层融入.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变迁中的社会群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化的过程不是一个自发的自然过程,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借助一定的群体互动而实现的。现代化是一个社会资源与群体利益再分配的过程,社会各阶层在现代化变迁中扮演的角色势必是不同的。在前现代化中国,就分化的独立性而言,主要存在着三大社会阶层:官僚阶层、士绅阶层与农民阶层。中央王权借助官僚阶层维持着一个庞大的统一的中华帝国,士绅阶层在底层维持地方的治安与教化,而农民阶层向帝国交赋纳税。中国各阶层之间具有开放的性质,通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流动劳动力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社会保障问题日益凸显。原有的城乡分割、区别对待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影响到劳动力流动的行为和方式,阻碍了城市化及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在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五方面。社会保障对农村劳动力流动迁移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了到城市谋求发展的空间。他们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群体长期以来都游离在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成为我国一大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究其原因主要有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桎梏、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立法缺失以及人们的一些思想观念阻碍等多因素共同造成的。因此,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健全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并逐步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是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主体意识逐步觉醒,他们开始寻求自由、平等的发展机会,期望身份认同,具有强烈的公共参与意识和权利表达诉求。为此,需根据其权利诉愿的特性作出理性的回应.其中最根本的是要在理念上实现农民工身份的转换,即从农民工向公民转变。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真正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城镇化和平等的公民权利;畅通底层与精英问的流通机制,实现新生代农民工个人发展的机会均等;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强化新生代农民工的“结构力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新生代农民工平等分享发展利益;优化权利救济制度,构筑新生代农民工权利诉求的理性平台。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我国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政策基本上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在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一系列针对性较强的政策出台,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局限,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状况依然令人堪忧。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仍存在着碎片化、流动性欠缺、转移接续不通畅等难题。鉴于流动人口存在的现实性与长期性,应从中长期的全局性高度重新审视与流动人口相关的各种政策与制度,致力于构建覆盖流动人口的全国基本社会保障统一模式;构建能衔接城乡、区域社会保障体系的转移接续机制和异地缴付模式;有序地构建更加公平与可持续的社会保障服务转移支付与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5.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需要一定的条件,而这些条件还是多方面的,主要涉及到经济状况、制度设计和道德水准等,因此,要有效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要跳出社会保障本身,以系统论的视角,从全局着手推进各项改革,主动创造条件并促使所需条件的成熟.改革要坚持多管齐下的方针,以充实国家、集体和农民自身的财力为核心,并还要进行相应的制度建设、法律的制定完善及道德教化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作者分析了制定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时间表需要正确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提出了不同保障制度实施的具体时间表及总体时间表,并针对时间表的制定进行了具体的财力和农民承受能力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农民工参保率低;社会保障不完善;统筹范围小、层次低。构建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应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建设;尽快消除制度障碍;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分层次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组建劳务公司。  相似文献   

18.
国家、市场与社会有不同的运行机制。国家领域以强制为基础,市场领域以竞争为前提,社会领域以自治为特色。中国养老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不足与国家、市场、社会机制的配置密切相关。要完善中国养老社会保障制度,不仅应强化国家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推进制度的法定性,扩大受益人的范围,确保国家的资金责任,还要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信托制度,构建利益代表制度。  相似文献   

19.
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土地征用、职业技术培训、保障基金运转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建立健全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借鉴西方的经验教训,规范土地征用程序,切实提高补偿标准;扩大社会保障内容,建立城乡一体保障体系;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强化失地农民就业能力培训。  相似文献   

20.
李长勇 《齐鲁学刊》2006,(6):135-138
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应当明确社会保障的目标性原则。目标性原则不仅应当对社会保障建设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更应当在各项制度建设过程中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应当以国民最低生活水平原则和恢复劳动能力原则为其目标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