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正在经历着从"崛起之中"向"崛起之后"的演变。进入后崛起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本质由"世界塑造中国"向"中国塑造世界"转变。全球性危机及其问题揭示了崛起后的中国面临的普世性挑战,面对挑战,中国应积极地建构以中国梦实现世界梦的普世伦理观,通过中国文明引领人类文明转型。  相似文献   

2.
纪录片素有国家、民族的"家庭相册"的美誉,作为大众叙事媒介兼具真实性与艺术性,在视觉表达上更易于不同文化背景以及意识形态的受众所接受。中国纪录片中的国家形象存在着一个从被动局面向主动建构的演进,即自近代以来长期处于"他塑"的被动局面;自改革开放以来,以纪录片为代表的大众叙事媒介对于国家形象的主体性塑造具有显著提升,但亦有不足。从中国国家形象及近年纪录片等变化与发展现状分析来看,主要涵盖了从主题、叙事、传播三维度的嬗变以及纪录片内涵及叙事张力导致的国家形象话语转向。在"一带一路"语境下,存在国家形象等"软实力"的传播与经济、政治上的影响力等"硬实力"不相匹配的局面,纪录片在塑造国家形象、破除西方话语的"刻板印象"、提高国内群众民族凝聚力、自尊心与自豪感方面的潜力亟待挖掘。中国纪录片传播领域若能从构建丝路共同体理念、参与国际影视节展、打造丝路品牌等对策出发,当为可今后"一带一路"的继续深入提供理论借鉴和契机。  相似文献   

3.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是新时代赋予红色主题出版的时代使命。本文从叙事的视角阐释红色主题出版“讲故事—话语权-软实力”的叙事逻辑,从国家叙事和地方叙事、宏大叙事和微观叙事、跨媒介叙事层面提出红色主题出版话语建构与传播路径,让中国故事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富有时代意义,让世界上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民看到中国故事,听到中国好声音。  相似文献   

4.
"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对于日本官兵的形象塑造有所不同,既有脸谱化的"恶魔"形象,也有人性化的具有反思能力的"普通人"形象。在塑造日本官兵形象时,要考虑到其是否具有历史真实性与普遍性,并由此反思南京大屠杀中人性之恶的深层机理。"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还表现了中国人的抗争精神与国民性反思。"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人性叙事的边界在于不能违背史实,要考虑到中国人的情感认同,坚守民族立场;也要处理好人性叙事与创伤记忆的关系,表现创伤历史中的中国人个体的生命体验与记忆。  相似文献   

5.
国家形象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关系到国内外人民的情感态度与人心向背 ,世界各国都致力于自身的形象设计。邓小平是中国新时期社会主义东方大国形象的主要塑造者。邓小平适应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世界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要求 ,全方位地具体设计了中国的国家形象 ,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国家形象思想体系 ,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是我们塑造新世纪社会主义大国形象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6.
如果将国家形象视作一种品牌,那么国家品牌塑造则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任务。中国在与世界融合的过程中,还需要面对诸多问题及挑战,因此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发起的"舆论围攻"下,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面临进一步恶化的挑战;另一方面,中国疫情控制、经济复苏走在世界前列,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时与势都为我们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提供了机遇与空间.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要研究国家形象生成机制,强化跨文化传播意识,因国施策,兼顾"硬传播"与"软传播",在中国...  相似文献   

8.
《蛙》以新中国的计划生育为创作题材,通过塑造乡村女医生形象,书写了中国农村60多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从国家形象的接受主体看,国家形象分为对内形象与对外形象,《蛙》从现实生存与人性伦理的角度,在时代与伦理这一矛盾张力中重新审视中华民族为了生存而做出的牺牲,启迪国民进行人性层面的思考,对生命的价值进行反思,实现了国家形象的对内功能.以作者的现代性思考与忏悔意识所体现的文学超越性为载体,为世界展示中国人为了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而不断奋争的民族形象,实现了与世界文学的对话,实现了国家形象的域外传播功能.因而可以说《蛙》是国家形象的对内功能与域外传播功能相统一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各国对金融危机的干预,世界经济开始复苏并有所发展.但是,个别国家和地区再一次陷入经济发展的低谷,如迪拜、希腊等,整个世界经济并没有真正摆脱金融危机,而是进入了金融危机后的"后危机时代".与金融危机相比,后危机时代更加变幻莫测.此背景下,探讨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政治、军事实力的逐步增强,中国国家形象变的越来越重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形象的传播、塑造与国际主流媒体(主要指西方媒体)的关系日益密切.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西方媒体如何报道.国内专家对国家形象的概念有诸多阐释,其核心是国家形象的三个层次内涵:一是国家客观形象,即一个以国家综合国力为内在支撑的实然状态;二是国家虚拟形象,即国际新闻媒体报道中的国家形象;三是公众认知形象,即国家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通过媒介传播所获得的对国家各种活动及其成果的看法和认定.西方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对中国报道视角的变换,从长期轻视、俯视、粗略、宏观的视角转变为平视和微观的视角.西方主流媒体的具体案例展现了对中国国家形象报道视角变化的过程,其根本缘由是中国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西方媒体对中国形象塑造的启示是多方面的:首先,我们要学会用立体多维的传媒手段构建中国形象,尤其要重视网络对于中国形象塑造的作用;其次,我们要尝试建立全球性媒体,建构自身的话语权;第三,我们必须与西方国家的传媒人士、学者等意见领袖加强交流;第四,我们要学会用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西方媒体对中国的不公不实报道.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海洋权益从从长期以来的漠视到如今在国家利益层面上日益凸显,给中国带来了一系列重大挑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不仅是中国取得海洋权益的法律依据,也是中国解决与和中国存在海洋纠纷、反制美国侵犯中国海洋权益与国家安全、维护自身海洋权益的法律利器.在国际法的框架内,合法有理的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搞好国际合作是建设"和谐世界""和谐海洋"的体现,有助于维护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12.
所谓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人口、历史、民族等方面的表象特征的总和,是通过大众传媒、影视产品等传播介质所塑造出的形象。它既包括一个国家在国内的形象,也包括在国外的形象。在全球信息和市场流通的前提下,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国内形象之间往往相互参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西方国家对中国形象的认知随着时代的变化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直到20世纪,西方的中国形象仍表现出两个极端,而在文化的功能上则表现为西方文化的"他者"形象。国家文化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中国电影自其诞生之日起,一方面要保障自身健康发展,同时又要承担起塑造国家形象的使命。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电影产业发展的前提,也是电影产业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关键,只有如此,才能改变当下中国国家形象"他塑"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中国梦"以其自身的本质内容及其理论的彻底性、包容性、开放性特征,主动回应时代挑战,发挥着理论武装、社会整合、合法性供给和国家形象塑造等意识形态功能。  相似文献   

14.
琼瑶言情剧和宫斗剧是不同时期国内电视剧市场具有广泛流行度的两种女性题材类型剧.《芈月传》突破了宫斗剧原本类型化的"后宫"叙事空间和叙事模式,塑造了更具自主精神的女性形象,提升了宫斗剧的女性形象典范.从琼瑶剧到宫斗剧《芈月传》,反映了电视屏幕女性形象的更替和两种不同的女性文化.这一类型化女性形象的变迁是屏幕女性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折射出女性社会价值的提升和女性自我意识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中国小说叙事之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中国小说有"国家叙事"与"日常叙事"两大叙事法则。"国家叙事"为主流,表现"人生飞扬",其共性强。30-40年代,国家叙事原创性强,有茅盾社会分析模式、丁玲意识形态模式、路翎现代心理模式;50-70年代,原创性弱,基本上是茅盾与丁玲二式整合为"史诗"模式;80-90年代,出现超越史诗,悲剧、象征、隐喻多样模式。"日常叙事",从苏曼殊、张爱玲到池莉、余华,表现"人生安稳",个性化强。两种叙事法则共同成就中国百年小说的辉煌。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家实力与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开始步入世界性大国的行列。与古代的世界性大国不同的是,"软实力"成为当前大国国家实力的重要构成要素,而"软实力"的具体体现之一就是国家形象。针对中国大国形象塑造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具备大国国民气质将是中国大国形象塑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大国国民气质的养成关键在于一些国际主流价值观的塑造。  相似文献   

17.
威廉·斯泰伦被公认为是美国20世纪下半叶重要的小说家,其代表作《苏菲的选择》更被赞誉为西方小说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这部作品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远影响,展现了"二战"以后人类精神世界所面临的复杂矛盾与危机。与此同时,该作品在叙事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主要从叙事线索、叙事视角、人物形象塑造和叙事时间对小说的叙事艺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媒体语言不仅是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与国家形象塑造也有着密切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标题通过词汇、句类、语义三方面策略塑造了一个奋进、团结、光明、崭新、具有亲和力的新中国形象.媒体语言的运用关乎国家形象建构,为更好地传播中国国家形象,媒体语言在塑造国家形象时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9.
比较华裔美国新作家翟梅莉的《我的幸运脸蛋》(1997)和华裔美国知名作家谭恩美的《灶神之妻》(1991)可以看出:翟梅莉颠覆了谭恩美东方主义式的中国书写模式,力图解构刻板化的中国"他者"形象,建构与西方平等的积极的中国形象。谭恩美采用"异国情调"式的叙事方式在小说中一味描写静止落后的旧中国,刻画令人同情的中国女性和邪恶的中国男性形象。而翟梅莉则采用"存在主义"式的叙事方式尽力向读者展现蓬勃发展、充满活力的当代中国,塑造正面的中国女性形象和非刻板化的男性形象。  相似文献   

20.
电影作为传播媒介可通过塑造国家形象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价值观教育实现跨界整合.对国产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塑造模式进行本土化的选择是整合的价值基础;构造国家形象的影像修辞与教科书的理论阐释之间的互文性是整合的价值链接;本着改革创新的精神,通过塑造国家形象培育大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是整合的价值扩展.通过以上三个层面的整合研究,为视觉文化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高校校园文化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