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上市公司董事 (会 )违规违法案入手提出问题 ,分析了现行公司董事会制度的种种缺陷 ,剖析了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提出了完善董事会制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当前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过程中已初步建立的法人治理结构还缺乏规范性 ,我们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 ,形成各负其责 ,协调运转 ,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3.
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是董事会治理。董事会设立的目的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有效的公司内部权力制衡机制。本文从现实出发,找出了董事会成员、机构设置及职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董事会治理的对策,从而充分发挥董事会的职能。  相似文献   

4.
企业治理结构是我国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问题。国有企业由于董事会“残缺”而导致企业治理结构效率不足。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所存在问题的现实分析与评价以及董事会有效性的理论探讨 ,提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董事会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5.
现代公司董事会的决策模式具有对外权威型和对内共识型的双重特征,从决策内容看,主要表现为大量非程序化决策,因此,董事会在决策过程中弥补信息获取不足、充分发挥群体智慧至关重要。为此,宜借鉴组织行为研究成果,在决策中做好信息数据的前瞻性把握,培养独立、多样的信息来源,积极、主动地参与战略目标设定,同时在董事会内部努力营造建设性冲突氛围,克服决策者认知偏误对群体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人和监事会之间失去制衡关系,上市公司违背股东整体利益,总是只代表某一部分股东的利益问题。要改变这些问题的存在,公司治理结构的首要条件和关键点是进行产权改革、改变“一股独大”的股本结构。  相似文献   

7.
公司机关之间决策权力的分工配置,是公司治理的枢纽问题与要害所在。在中国公司分权的现代化进程中,呈现董事会中心渐进回归的趋势。董事会享有公司经营决策权,尊重不同类型公司的治理差异,给予公司更多的自治空间,已成为全球公司决策分工治理的经验共识。中国上市公司的商业治理实践显示,经由章程不断扩张的董事会权力,已经向股东会权力中心提出挑战。司法实践中关于公司治理分权边界的模糊,剩余权力归属不清的诉讼分歧,要求对公司决策权力分工进行立法改进。在公司法改革中,应考虑在股东会保留修改公司章程、选举和罢免董事等有限的法定权力的基础上,重塑董事会经营决策中心,尊重董事会与经理分权的弹性。董事会的权力边界应当以法律和公司章程为限,股东会不得任意行使董事会职权。尊重公司治理的自生需求,改写董事会作为执行机构的简单定位,回归董事会中心主义,或许是中国公司治理胜出的自主道路。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结构是由很多复杂因素共同决定的,既包括董事会外部的环境,又包括董事会内部的因素.在对非均衡观分析方法的缺陷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均衡观的分析方法,从董事会规模、领导权结构、独立董事比例等方面,对董事会治理结构与治理效率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为完善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企业资本及规模的扩大,以及资本所有者自身能力的局限使得其对企业的经验与管理活动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资本所有者的所有权与企业的经营权逐渐相分离,使企业的经营管理由专门的管理人员来进行。伴随着这种分离现象的出现,如何有效地管理企业并保护资产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利益的问题使得"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这一名词随之诞生。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仅直接影响着公司的有效管理及运营质量,而且也影响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相似文献   

10.
在阐述董事会的主要职能及其治理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基础上 ,通过理论分析模型研究了董事会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机理 ,并分析以往对董事会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结论存在重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以期为今后针对国内上市公司开展深入系统的实证研究提供一个有参考价值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1.
公司治理机制中董事会的角色功能定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是社会委托代理网络的一个子网,而董事会又是企业这个子网中众多委托代理链指向的共同结点。在股东会—董事会、董事会—经理层、股东会—经理层与股东会—监事会等委托代理链中,董事会分别是受托人、委托人、第三方,分别扮演利益代表者、资源控制者、利益协调者的角色,主要发挥战略决策、经营管理、检查监督的功能。有公司股权结构、治理目标等因素将影响董事会的角色与功能的定位。  相似文献   

12.
连锁董事是指同一董事同时在两家或多家企业的董事会中任职。这一现象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极为普遍,然而,我国学术界对其展开的研究却极其匮乏。本文以我国转型时期经济环境为背景,以我国上市公司间的连锁董事现象为线索,通过对连锁董事的公司治理与绩效影响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验证和拓展了公司治理理论。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公司的最高控制系统,董事会的研究成为国内外公司治理研究的核心内容,董事会规模作为董事会设计的重要内容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利用2004年1176家中国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控股程度与董事会规模负相关,外部大股东的监督行为与董事会规模正相关。随着独立董事比例的提升,董事会平均人数呈现下降趋势独立董事比例从22%上升到33%,可能会引起董事会平均减少1人。  相似文献   

14.
贵州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改革的主题之一。贵州上市公司存在着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权“一股独大”及董事会成员专业结构不太合理、董事薪酬构成比较单一,缺少期权等长期激励性报酬的现象和问题,也是贵州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的主要缺陷。  相似文献   

15.
公司治理结构与独立董事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选择决定了监督机制生存的土壤 ,在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下所选择的监督结构模式各有其优点和不足。在我国“双层制”的治理结构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会存在与既有监事会制度的矛盾 ,如何协调并且尽最大可能发挥二者的功效是文章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企业的发展不仅带来组织形态、经营策略等方面的变化,而且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企业的治理结构.本文从动态的角度研究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生命周期的关系,指出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选择相应的治理结构,才能使企业绩效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质是公司内部的利益制衡机制。公司内部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不仅关系到管理效率的高低、管理费用的大小、内部利益关系的协调与否,而且还关系到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如何保护小股东的利益。要解决公司内部制衡机制所面临的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公司内部决策、执行和监督三种权能的关系,这三种权能相互之间必须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才能达到整体平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了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者效率之间的关系。首先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债权结构三个层面分析了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并通过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者X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尽合理,对经营者的约束激励机制亟需强化,以便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的经营行为。  相似文献   

19.
从当前我国公司在转型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入手,分析公司制企业董事会在公司运作过程中的角色定位,论述通过建立健全的董事会来强化和完善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的必要性。要保证董事会的正常有效运作,充分发挥董事会的职能,必须引入独立董事,并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的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保证我国公司成功转型和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