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企业激励机制可分为功利性激励和象征性激励。前者指企业对员工工作给予的奖金、福利、股权、期权等物质报酬。后者指企业满足员工的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非物质需求,即成就、地位、尊重、安全、自由等。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针对不同的激励对象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效的激励策略,可以强化人的角色意识和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日益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现代企业中,激励措施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否充分被调动.不仅在短期内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会长期影响企业发展.将及时有效的激励制度运用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才能促使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性激励的三大支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博 《人才瞭望》2004,(3):14-16
非物质性激励是有别于物质性激励的激励方式,较之物质激励有其优越性。它可以不同形态经常使用。不断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非物质激励主要从精神层面来提高员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和首创性,挖掘员工潜能,以实现员工和企业的价值。由于非物质性激励基本上属于主观性因素,致使一些追求短期物质利益的企业经常忽视它,认为  相似文献   

4.
汤荣 《人才瞭望》2006,(7):30-30
一、传统的激励方法仍是惯用手段 1.薪酬与福利是长久的激励项目。薪酬是劳动者劳动价值的体现,是一种对劳动者消耗的补偿。合理的薪酬,能充分反映员工的工作业绩,薪酬的变化会带来员工思想观念、关注对象的变化:不合理的薪酬必将挫伤部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高薪留人仍是企业的惯用手段。当然,如何强化薪酬激励,最大限度地发挥薪酬杠杆在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方面的作用,并建立有效的绩效薪酬体系来激励员工和改善企业整体经营业绩,最终实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薪酬管理人员不断积极探索的一项长期而重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刘伟 《人才瞭望》2005,(9):56-57
员工的潜能是企业一笔巨大的财富,企业管理者如果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将极大地提高服务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改善企业的市场形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创造巨大的利润。这些都有赖于员工激励,员工激励是管理者实现其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有效地运用激励手段不仅可以鼓励员工士气,而且也可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企业管理中最本质的是对人的管理.如何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是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激励是管理的催化剂,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标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建立企业特色和员工需求的开放激励体系,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基于此,在探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7.
张晓红 《人才瞭望》2017,(20):199-200
企业员工培训与激励,都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内容,两者密切相关,对企业提高员工素质、充分发挥潜能具有重要意义.将员工激励制度与企业实际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建立健全相关企业员工激励措施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全面激发员工为企业奉献自己力量的决心,以便于提高企业综合发展实力.  相似文献   

8.
白尧 《人才瞭望》2016,(16):153-154
为确保企业员工激励制度构建的有效性,要不断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潜能.只有从员工自身发展和成长方面着手,才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效率,而这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围绕新时期背景下,企业员工激励制度的建立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经济和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精神激励在新形势下有着其特有的优势。精神激励不仅是文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具体体现。在新形势下,精神激励在其中的优势也是其自身特点的表现。医院员工作为自然人与社会人的主体,具有多方面的需求。在医院工作中,为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有必要采取精神激励。本文就精神激励对调动医院员工积极性的重要作用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期能够进一步不了解精神激励在企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实践中所处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0.
刘宏 《人才瞭望》2009,(4):100-101
福利是企业薪酬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的多样性能以更低的成本吸引员工、激励员工和留住员工。随着员工的需求日趋呈现个性化、多元化、动态化趋势,以往相对单一的福利安排已失去足够的效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一套以员工为中心,结合企业整体利益和员一个人利益,旨在产生最大激励效果的福利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激励顾名思义就是激发鼓励,是企业对员工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适度的激励会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更加努力,为企亚带来更高的效益.但一部分企业中也存在着关于激励制度的问题,如激励制度的目的性不强、激励制度不受重视、激励制度不完善、激励制度得不到落实等,基于此,对以上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张海星 《人才瞭望》2006,(12):37-38
民营高科技企业早己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多数民营高科技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还主要局限于简单的物质激励与惩罚。尽管这些企业有时也会根据能力将优秀人才破格提拔到关键岗位或根据工作业绩给予相当惊人的次性奖励,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知识型员工“越来越多.员工们不再是为了生存而工作,这时.缺乏完整有效的激励体系无疑已经成为民营高科技企业进一步高速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组织,在日常管理与不断发展中,最重要的是对员工的管理,而对员工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激励来实现的。激励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具体地讲,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心理过程。员工激励是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组织的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从组织的角度来看,企业建立有效激励体系,  相似文献   

14.
何京 《人才瞭望》2004,(2):40-41
企业领导人若想让激励方式达到最大效果,需掌握即时、明确与量身订做等要领,并赋予员工工作的使命感和充分自主权,才能在公平原则下满足不同贡献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战略性资源,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已经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种管理手段,它的实现会根本性的鼓励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完成企业工作目标的同时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本文主要从多种激励方法的选择上来描述,从而最大化的发挥出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向心凝聚力。  相似文献   

16.
韦炳方 《人才瞭望》2006,(11):83-83
当价值观相同的时候,激励人就很容易了。当创业初步成功,在企业发展阶段,这时的企业高层该如何激励自己的核心团队,最有效的方式是什么?笔者多年总结和实践出的独特理念——“结交真心朋友”式的团队激励。激励要从源头开始通常,领导者的用人之道关注的核心内容是自信、有无远大或清晰目标、团队意识、沟通意识。但是具体到激励,大多数CEO的员工激励方式无非是传统的一般概念。但实际上,这种没有调查的激励并不能达到CEO们的预期效果。真正起作用的激励方式一定要有针对性,员工需要什么,你就给他什么,如此,员工才会被真正激励到,并且这种…  相似文献   

17.
核心员工的行为特征与非物质性激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斌 《人才瞭望》2006,(3):26-27
人力资源对企业的竞争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核心人力资源更是成就卓越事业的根本。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跨国企业随之大量拥入,一场争夺人才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开始啦。能不能吸引人才,能不能有效地激励员工,尤其是成为企业核心员工的优秀人才,将决定着企业在未来竞争中的成败。对于一部分企业而言,由于经济实力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与实力雄厚的公司进行人才竞争时,在物质性激励措施方面,往往很难与之抗衡。此外,由于物质性激励容易模仿,因此,非物质性激励措施在吸引、留住和激励优秀员工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曹敏晖 《人才瞭望》2004,(10):71-71
激励,就是领导者为满足员工的需要,尽力发挥员工的潜力,多方激发员工的向上精神,把员工们凝集在自己周围,为企业献计、出力。激励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员工的个性和需求也是不尽相同的,领导者要充分了解员工的差异,做到因人而异,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例如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就不应以金钱刺激为主,而应以成就和成长为主。  相似文献   

19.
吕军焘 《人才开发》2006,(12):24-25
管理者总是希望员工用100%的热情投入工作,对组织来说,这能够获得最大的效益。事实上,每个员工都有很大的潜能,只要把这些潜能发挥出来,组织的整体竞争力就会大大提高。运用激励就是发现和挖掘员工潜能的一条重要途径。激励运用的差别决定了管理者水平的差别,一名成功的现代管理者总是善于运用多种激励手段满足员工的多层次需求,调动他们的工作激情,实现组织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张挚 《人才瞭望》2004,(8):51-51
许多企业在实施激励措施时,并没有对员工的需求进行认真的分析,“一刀切”地对所有人采用同样的激励手段,结果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