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诞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尔利城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名律师,曾任特尔利城律师协会主席。这位名律师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进步自由思想,曾被作为反政府的亲法主义者受到警察的秘密侦讯。马克思生长的莱茵省是普鲁士封建国家中资本主义经济较发达的省份,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运动比较发展。马克思就读的特利尔市高级中学,更是自由主义思想比较活跃的学校,校长约·胡腾巴赫是当地著名的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教育家。“典型环境塑造典型性格”。马克思就生长在这样的环境,深受自由主义、人道主义和理性主义等启蒙思想的熏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早年对报刊信誉即有论述。他强调了"人民的信任"对报刊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认为报刊必须坦率而公开地讨论国家事务、与人民的思想情感高度一致才能赢得人民的信赖。青年马克思的这些观点至今仍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青年马克思的时代观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幸福时代”、“时代精神”、“历史时代”和“时代问题”等思想内容。青年马克思认为风尚纯朴、积极进取、人民具有自由和人民优秀品质得以发展的时代是“幸福时代”,论证了所有人成为“自为的存在”实体的“时代精神”是可能的,明确指出“人的解放”已经是“历史时代”发展提出的现实要求,提出“问题”是支配一切个人的“时代之声”,还要求每个人都做当代历史的“同时代人”。青年马克思的时代观在不断探索演进的过程中,具有了自身的思想特征:综合社会不同层面来阐释时代,划分时代的标准具有综合性,没有把某一层面的尺度绝对化,从总体上看具有科学性;从社会不同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来把握时代问题,把时代精神看成是历史总体性的存在,运用“主谓颠倒”的方法分析时代,分析时代的方法具有总体性、相互性和唯物决定论性质;其形成和发展与唯物史观的萌芽是一体的,具有探索性、具体性和实践性。青年马克思的时代观对于构建马克思时代观的内容体系具有理论意义:可以构建评价幸福时代和时代批评的理论,构建阐释时代精神的理论,从时空、社会、历史和主体四个维度构建把握时代问题的理论。青年马克思的时代观对于解决...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探讨了秦汉婚姻文化中离异与再瞧现象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及其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婚姻家庭思想为中国婚姻家庭历次立法和理论研究指明了根本方向,其基于唯物史观阐明了婚姻家庭的发展动力与历史作用、道德基础与伦理本质以及核心功能与目标设想。但是,随着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婚姻家庭的观念、结构和模式等发生了巨变。因此,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探讨马克思恩格斯婚姻家庭思想的时代价值旨归,对《民法典》时代中国婚姻家庭法制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人、残疾人合法权益”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婚姻家庭思想在《民法典》时代的制度价值主线。此外,在马克思恩格斯婚姻家庭思想的指导下,通过立法回应现实中婚姻家庭领域的突出问题也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6.
卡尔·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也是宣传共产主义的演说大师。他在一生的革命生涯中,演说活动频繁,而从一八四七年至一八七一年最为活跃。他演说的显著特点是公开阐明自己无产阶级的观点和立场,坚持唯物辩证法,为无产阶级把握真理而奋斗。他认为演说离不开政治性,同时也要讲究艺术性。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学说经由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空想社会主义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主张和天才的猜测,从而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但它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这些根本缺陷,决定了它必将为科学社会主义所代替。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积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在纪念这位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的时候,重新学习他的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进一步树立无产阶级民族观,这对推动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对加速四化建设,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拟就马克思的民族观谈几点学习体会,并以此作为对马克思的纪念。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关于人的问题的考察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现实的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必然的个人”、“偶然的个人”、“有个性的个人”等发展状态。通过对“现实的个人”这几种不同发展状态之间的关系的梳理,比较完整准确地把握了马克思的个人观。马克思的个人观对于探讨和思考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对自由的认识、论述和他为劳动群众争取自由奋斗一生的历程紧密相连,有一个形成发展过程;在此发展过程中,他最终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由观.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里只有资本才有真正的自由,而劳动群众的自由才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具有真正自由的主要标志.由于国家对自由的限制,所以必须让国家成为完全服从于社会的机关.共产主义社会人人自由全面发展,人们才拥有真正的自由.马克思的自由观对我们今天建设自由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尽管没有直接使用现代经济学说中的均衡范畴,但在研究价值形成与供需关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总供求形态、再生产过程与条件等问题时,涉及到了经济活动中的许多均衡与非均衡关系,包含有许多均衡分析思想。文章从均衡观的角度,对马克思关于这类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了概括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与自由观的变革是统一的,伴随着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两次转变,其自由观也经历了从理性原则下的精神自由到作为人的本质异化扬弃的自觉自由、从人本主义的自由观到实践基础上的现实的科学的自由观的演变。马克思的科学的自由观是实践的自由观、唯物主义的自由观、辩证的自由观、具体的历史的自由观。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自由观是对西方自由思想的变革与发展。马克思认为自由是人的内在本质。马克思把主体与自由结合在一起,确立了主体与自由的实现的中介,指出了自由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并且从阶级的角度理解自由,从而找到了通往自由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物质观新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物质观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念之一,传统的哲学教科书由于坚执于抽象的物质观而磨平了马克思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差别。本文认为,马克思物质观的根本特征在于强调物质不过是人的生存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基本的、历史的要素。在商品经济的社会形态中,物质的普遍存在形式是商品,商品生产必然导致商品拜物教,从而以物与物的关系掩盖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物质观的根本宗旨是批判拜物教或物化(异化)观念,并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对物(商品、财富)的占有关系(私有制关系)的改变来确立人与人之间新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自由观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是人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时常遇到的问题。十年动乱之后,它引起了我国人民的特殊兴趣。实践证明,正确认识自由问题,对于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促进四个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实践也证明,为了正确认识自由,必须深入研究和讨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我国理论界在自由问题上的理论分歧,很多产生于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不同理解。本文简要地探讨一下马克思自由观的演变,目的是为了对自由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并求得同志们的指正。一从《博士论文》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的世界观主要处于黑格尔的影响之下,把理性看成是世界的本质,把世界的发展看成是理性的自我实现、自我意识的过程。与  相似文献   

16.
探讨马克思自由观形成的路径,对于把握其核心和本质具有重要意义。自由主义传统构成马克思自由观形成的广阔背景,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是马克思自由观的理论源头。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的自由观实现了对自由主义传统以及人本主义自由观的摆脱和超越,成为科学的、实践的自由观。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与农村青年的婚姻困境孙月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期。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伴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文明的不断渗透,农民的婚姻观念也在默默地发生着变化。但是,由于农村的长期封闭,特别是转型期的文化动荡,新的价值体系并未在农村...  相似文献   

18.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立足于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事实,全面地概括了异化的四个层次的 规定,并试探性地提出了异化产生的原因。这不仅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诞生打开了大门,而且为我们揭开异化现象之 谜指明了一定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费尔巴哈和青年马克思的关系李锦昆1932年,朗兹胡特和迈尔出版了马克思的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著作出版以后,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影响就成为国内外学术界激烈争论的问题。这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起源研究中一切分歧意见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大学毕业之后,为了解决工作期间遇到的物质利益问题,青年马克思研读了大量经济学家的著作。1844年,马克思把异化运用到经济领域,将其与劳动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之后,通过对包括蒲鲁东在内的形形色色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的批判,为日后创立自己的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