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汉代赋家成熟地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表现出多假使之词、缀为俪语自铸新词、夸饰、艳词动魂识,体现了艺术的自觉。  相似文献   

2.
冯维林 《兰州学刊》2008,(6):153-155,126
谶纬是两汉神学-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谶纬不仅在汉代政治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对汉赋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赋创作的实际情形基本上反映了谶纬在汉代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谶纬在汉赋中的出现,既强化了汉赋的政教功能,也增添了汉赋的美学趣味。汉赋创作的实际成就显示:谶纬之学对汉代文化的影响并非完全是负面的。  相似文献   

3.
汉赋中涉及梦或者描写梦境的赋作主要有《梦赋》《悼李夫人赋》《长门赋》《幽通赋》《思玄赋》《髑髅赋》《检逸赋》(残)七篇。汉赋中的梦境书写方式主要有三种:借梦设喻、以虚写实、结构文本。以梦入赋,用梦幻手法进行创作,是汉赋在写实和夸饰之外的又一路径,对于汉赋的主题构思有着重要的作用。汉赋中的梦境书写与梦幻主义在深化赋作主题、扩大赋的表现空间、丰富赋的美学意蕴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单良 《北方论丛》2015,(2):36-40
汉代赋家的身份兼有伦理、职业、学术、才能、审美等多种内涵,反映着主体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言行方式等诸多因素。不同赋家的身份明显呈现出差异性。他们运用特有的知识构成与人生经验进行赋体文学言说。赋家的身份也会随着时空场合的变化而改变,进而造成赋作内容、形式与美感的异彩纷呈。这些构成了汉赋创作的内在驱动力。本文借助对经典赋家的分析深入探讨主体身份、知识构成对赋体文学生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汉代游艺风俗对汉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游艺风俗对汉赋的创作和传播、内容和艺术都具有突出影响,这主要表现为:汉代游艺风俗推动了汉赋的创作和传播;汉赋多方面地描写和反映了时人的游艺生活和娱乐用品;汉赋反话正说的艺术手法与汉代倡优的语言表达方式有关;汉人以辞赋娱悦耳目的风习是造成汉赋奇丽之美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东汉末年,围绕着鸿都门学的论争,凸现出两种截然相 反、根本对立的汉赋观:第一种是以灵帝与鸿都门士为代表的贴近世俗生活、追求感官享受 的新型的汉赋观,第二种是以蔡邕为代表的恪守传统经学与道德规范的旧的汉赋观。蔡邕在 理论上否定但在实践上却创作了不少逸乐小赋,反映了他对汉赋地位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7.
由于古代司法不独立 ,先秦诸子希望通过强调执法以保证司法公正。为此 ,他们提出了慎重执法、秉公执法、严格执法、积极执法等执法原则 ,这些执法原则对中国古代司法和法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汉赋与汉瓦当艺术是汉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物态化反映,二者相互印证,呈现出相似的美感,共同展现了汉代长安的精神气质,分别作为一种文学话语和建筑艺术话语受汉帝国意识形态的操纵.文章从史料印证、美感呈现、艺术功能等几个角度揭示汉赋与瓦当艺术在史料学和形式美学等多个层面上的相似性,重新认识汉赋与瓦当艺术对中国后世美学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它们在当代美学构建中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汉赋与汉代奏议属于不同的文体,前者属于纯文学范畴,后者为应用性文体,它们都是汉代高度发达的文体。这两种文体看似毫不相关,但在汉代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汉代文人基本上都能兼擅奏议与赋;从这两种文体对汉代政治强烈关注的角度来看,二者内容上具有较强的趋同性;汉赋与汉代奏议在写法上也互相渗透。汉赋与汉代奏议齐头并进、互相渗透,形成汉代一种繁荣而又特殊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先秦时期的庄子、荀子等人都有关于“小说”或“小家珍说”的论述,这些言论所针对的虽还不是文体意义上的小说,但却是后世小说观念的源头,故梳理它们的所指及其所暗含的态度是非常必要的。在相关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子所谓的小说是指与大道相同的小道,所指向的是道家之外的其他家学说,也就是认为包括儒家在内的其他各家学说均是小说;而子夏、荀子等儒家诸子则认为除儒家学说之外的其他派别都是“小道”、“小家珍说”、“邪说”或“异说”。可见,先秦诸子在论及小说时都指向的是自己所信奉的学说之外的其他各家学说。故先秦时期所谓的小说,是在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所形成的,是各家互相批判和攻击时所用的、带有鄙夷色彩的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11.
学界对赋与小说关系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汉赋的虚构性和铺陈性描写对小说的影响上。其实,除了这种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之外,二者之间还具有深层的亲缘关系,这种亲缘关系主要表现在赋与小说同被视为小道、以娱乐为重要功能以及均与俳优有渊源关系上。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给人物散文定义的基础上,对古今散文作家的创作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概括了这种散文的美学特征;并从题材、主题、形象刻划和篇章结构四方面,论述了真实与典型美、深邃美与哲理美、传神美与简约美、波澜美与曲折美的创造规律和艺术手法。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散文创作美学理论的建设和散文创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张洁的小说名篇都是有自叙传色彩的,其作品是自我的投入和真情的流露,但同时又超越了自我的局限,写出了更带普遍性、永恒性的精神层面。张洁注重对人物精神灵魂的刻画,擅长描摹人物的心理。张洁对人物灵魂的关注,承续了现代文学表现"人性"的传统,书写了知识分子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所承载的苦难和焦灼的心灵之路。张洁是个不断自我超越的作家,张洁的作品有求变的丰富性,又充满了争议性。  相似文献   

14.
从汉武帝时汉赋的兴起一直到东汉后期汉赋的转型,汉赋中的天子和士僚两种形象及其叙事主题的变化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君国”意识和儒家理想化的“天下”观的此消彼长的关系。通过对汉赋形象体系和叙事主题的研究,可以发现国家观念和社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国家政体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先秦时期壮族设计艺术可以分为实用器具设计艺术、建筑设计艺术、装饰图形设计艺术、服饰与织物设计艺术四个主要门类,这一时期是壮族设计艺术的起源时期,奠定了后世壮族设计艺术的基本风格.应采取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将壮族艺术设计作为一个文化体系进行整体研究,并将壮族艺术设计研究作为今后壮学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鲁晓川 《云梦学刊》2004,25(2):104-106
揶揄手法是对联创作中颇具特色的一种手法。它与倒反、皮里阳秋以及讽刺等手法均有相似之处,但又相互区别,自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其特点是用诙谐幽默的笔调,含蓄曲折的表达某种特殊感受。在对联创作中,按照其侧重点的不同,可分为戏谑式、反差式、反说式和奇语式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王冰 《理论界》2005,(6):73-74
从先秦到近代哲学,中国哲学家们无论怎样的唯物或唯心,几乎都探讨了事物运动发展的“变易”问题;都触摸了“天人关系”的范畴,并从亲和自然的东方哲学思维中,找到“天人合一”的答案。这一切,都与先秦哲学的变易观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关。先秦诸子为中国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和“贵和尚中”的文化模式奠定了先哲基础。  相似文献   

18.
宋业春 《学术论坛》2012,35(10):6-9
先秦儒家财富思想强调仁与富的统一,主要体现在:为富者仁,取之有道;为仁者富,以财发身;既仁且富,兼善天下。仁富合一是先秦儒家财富思想的核心,是先秦儒家财富伦理思想的真谛,体现中国人价值世界中仁与富关系的和谐本质。这不仅意味着道德与财富的直接相关性,更是意味着财富所担负的一种责任和伦理向度,对于建构当代中国健康的财富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依然具有价值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中庸思想在先秦儒家思想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中都占有极其重要地位,他们都认为中庸是最高德行。本文主要论述了两者中庸思想的特质及其异同,并对其现代意义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0.
敦煌壁画的动画创作内容日益丰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同时也在国家规划层面构成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敦煌壁画动画创作内容的介绍与分析,探讨创作中的艺术手法,突出敦煌壁画动画创作的长处,并概要指出当前创作中的不足之处和创作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