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唐诗杂考(八)杨墨秋《岁在安乐公主满月侍宴》系年《全唐诗》卷九六沈俭期《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一诗,连波、查洪德的《中州名家集·沈栓期诗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认为此诗作于景龙三年除夕。理由是:“武崇训景龙元年七月被杀,安乐公主景龙二...  相似文献   

2.
初唐诗杂考(二十一)杨墨秋“郑舍人”考《全唐诗》卷一百八韦述《广陵送别宋员外佐越郑舍人还京》一诗中的宋员外是宋之间,那么“郑舍人”是谁?笔者认为此郑舍人当为郑帧9赜谥郑《唐书》未作传,但《唐诗纪事》卷十一“郑帧碧跤幸小传:“神龙中为中书舍人,与崔日...  相似文献   

3.
初唐诗杂考(二十二)杨墨秋《巫山高》作者辨沈佳期《巫山高》诗云:“巫山高不极,合沓状奇新……”《唐诗纪事》卷十一注:“此诗范摅以为佳期之作,而顾陶以为张循。”注之前一句据唐范摅《云溪友议》,后一句据唐顾陶《唐诗类选》。两说各有所据,关键是所据是否可靠...  相似文献   

4.
《旧唐书》勘误(五)武秀成卷一○《肃宗本纪》“(肃宗)景云二年乙亥生。”(239页)按:凡言生日,无有不书月份者,此独云“乙亥生”,其上有脱文甚明。《唐会要》卷一《帝号上》云:“景云三(当作“二”)年九月三日,(肃宗)生于东宫之别殿。”卷二九《节日》...  相似文献   

5.
《唐诗纪事》误合二事考《唐诗纪事》卷十一“韦嗣立”条载 ,“开元中 ,嗣立自汤井还 ,经其龙门北溪别业 ,忽怀骊山之胜 ,尝有诗云 :‘幽谷杜陵边 ,风烟别几年。偶来伊水曲 ,溪嶂觉依然……’。时张说、崔泰之、崔日知在东都 ,皆和焉。先一日太平公主、上官昭容题诗数篇 ,故张说诗云 :‘舞凤迎公主 ,雕龙赋婕妤。’”这段记载误合二事为一事。开元中嗣立所赋诗收在《全唐诗》卷九十一 ,题为《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诸大僚》 ,同时之作还有《自汤还都经龙门北溪赠张左丞崔礼部崔光禄并序》。同书同卷还有崔泰之、魏奉古…  相似文献   

6.
初唐诗杂考(十)杨墨秋《游九龙潭》诗系年《全唐诗》卷五武则天《游九龙潭》一诗,《文苑英华》题为《同公主游九龙潭》。诗云:“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故验山家赏,惟有风入松(一作入松风)。”九龙潭,检《古今...  相似文献   

7.
《全唐诗》杂考(二十一)胡可先卷五九三曹邺《老圃堂》,注:“一作薛能诗。《唐诗纪事》引《又玄集》以为邺作。”检《又玄集》卷中实为邺作,应可信从。卷五九五于武陵《王将军宅夜听歌》,一作于邺诗。按《全唐诗》卷七二五于邺诗卷亦收入,题同。考韦庄《又玄集》卷...  相似文献   

8.
《全唐诗》杂考(十六)胡可先卷四九一滕迈《春色满皇州》注:“一作薛能诗。”按据《登科记考》卷十八,《春色满皇州》为元和十年进士试题,《唐诗纪事》卷四九又载滕迈登元和进士第,是为滕迈诗无疑。若薛能,于会昌六年及第,见《唐才子传》卷七,与此诗无涉。卷四九...  相似文献   

9.
张祜是中晚唐之间的一位诗人,两《唐书》皆无传。《新唐书·艺文志四》上仅有“张祜诗一卷,字承吉,为处士,大中中卒”这样一句。我们从《唐诗纪事》、《唐才子传》、《唐摭言》、《桂苑丛谈》等书的片断记载和张祜的诗中,可以看出他的一些大致情况。张祜,字承吉,(《唐诗纪事》为“长吉”),南阳(今属河南)人,一说是清河(今属河北)人。关于他的生卒,今人有几种说法,我们同意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中的提法,即生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大中”一共是十四年,“大中中卒”,我们暂定为大中七年(853)左右。这样,可以说张祜生于公元292年,卒于公元853年左右,享年六十一二。  相似文献   

10.
女道士鱼玄机是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她的生命和卒年,历来没有定论。各类大中型工具书都把鱼玄机的卒年定于“公元871年之前”或“公元871年左右。”这些说法的依据是北宋孙光宪的《北梦琐言》卷九的记载:“咸通中,(玄机)为李亿补阁执箕帚,后爱衰下山,隶咸宜现为女道士……竟以杀侍婢为京兆尹温湾杀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宋代计有功的《唐诗纪事》和元代辛文房的《唐才子传》也都有鱼玄机在长安咸宜观为女道土和答杀婢女绿翘的记载。这些宋元人的记载,只是泛泛地说鱼玄机的生活年代是在“成通中”。他们所说的“成通中”…  相似文献   

11.
王晓斌 《晋阳学刊》2003,(1):106-106
1.卷248熙宁六年十二月壬申,“三司言:新法所增吏禄,除旧请外,岁支钱一十七万一千五百五十三缗有奇(原注:《旧录》止云三十万,今从沈括《笔谈》详书之。)”(中华书局点校本,第18册,页6052)按:此条增支吏禄钱数有误,其中既有点校本失于校勘之处,又有李焘本人之失误。《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75《增吏禄》(《宋史萃编》本,页2416)、《宋会要辑稿·职官》57之93误入之《九朝纪事本末》(按:即《长编纪事本末》)所载熙宁六年此数均为“三十七万一千五百五十三缗有奇”,据此可证,“一十七万一千五…  相似文献   

12.
张祜卒年考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祜是中晚唐之际的诗人,以宫词及题咏山水风物之篇著名于世。其生平少为人所知。其卒年亦颇有歧说。《新唐书·艺文志四》云其于“大中中卒”。其后《唐诗纪事》卷五十二、《唐才子传》卷六张祜小传所记亦同。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疑张祜卒于大中六年。谭优学先生的《张祜行年考》(文见其所著《唐诗人行年考》一书)又据张祜有《喜闻收复  相似文献   

13.
1982年第5期《社会科学辑刊》发表的马洪路同志《辽史补正三则》一文(以下简称“马文”),以为有需商讨之处,分述如下: 一、关于辽兴宗次女斡里太的公主封号问题。马文据罗福颐《辽左金吾卫上将军萧德温墓志跋》,谓萧德温之弟萧德良即《辽史·公主表》(卷六十五)中之萧余里也,这无疑是正确的,而对《公主表》所记斡里太“封郑国公主。清宁间,加长公主。寿隆间,加大长公主”的公主封号,则认为“清宁间应为齐国长公主”,“应于‘清宁间’下加注:徙封齐国,加长公主。或径补以‘徙封齐国’四字”。此种说法是否正确,实有考察之  相似文献   

14.
红豆春秋     
素称“南国红豆”的粤剧又得到了新生。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大诗人王维的《相思》诗来:“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本诗次句在清人沈德潜的《唐诗别裁》、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中作“春来发几枝?”解放后的一些诗歌选本以及1977年12月出版的《辞海》(修订稿)中亦沿此误,兹为订正: 此诗为宋代刘辰翁《须溪校本王右丞集》不载。宋代计有功编撰的《唐诗纪事》卷十六收入此诗,并纪其事:“禄山之乱,李龟年奔于江潭,曾子湘中采访使筵上唱云:‘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明人  相似文献   

15.
《旧唐书》勘误(三)武秀成卷一0一《韦凑传》:“(开元)十年,(韦凑)拜太原尹,兼节度支度营田大使。其年卒官,年六十五。”(3147页)按:“十年”误。中宗神龙以来,并州但为大都督府,至开元十一年正月始置北部,改并州为太原府(见新旧《唐书·玄宗本纪》...  相似文献   

16.
<正> 自孟子提出读诗应知人论世以后,我国历代论诗者对诗歌的写作背景一直比较重视。宋代计有功编辑《唐诗纪事》,除选录篇章外,着重记载写作诗歌的本事和背景。清代经史之学发达,学人于此更为重视。在《唐诗纪事》影响下,出现了《五代诗话》、《宋诗纪事》、《辽诗话》、《辽诗纪事》、《金诗纪事》、《元诗纪事》、《明诗纪事》等著作,近人又辑有《清诗纪事初编》。唐以来历代都有了这方面的资料专辑,对于研究古代诗歌者提供了很大方便。人们习惯上认为诗歌昌盛于唐代,实际上魏晋南北朝时代,诗歌创作风气已极普遍。自建安时代  相似文献   

17.
《唐摭言》卷八《为乡人轻视而得者》条云 :“许棠 ,宣州泾县人 ,早修举业。乡人汪遵者 ,幼为小吏。洎棠应二十余举 ,遵犹在胥徒 ,然善为歌诗 ,而深自晦密。一旦辞役就贡 ,会棠送客至灞、间 ,忽遇遵于途中 ,棠讯之曰 :‘汪都(原注 :都者 ,吏之呼也 )事至京 ?’遵对曰 :‘此来就贡。’棠怒曰 :‘小吏无礼 !而与棠同砚席 ?’棠深侮之。后遵成名五年 ,棠始及第。”这条资料说唐诗人汪遵曾为“小吏”、“胥徒”。而古今学者介绍、研究汪遵时都据此转引 ,如《唐诗纪事》及《唐诗纪事校笺》、《唐才子传》及《唐才子传校笺》、《全唐诗》小传、…  相似文献   

18.
新发现的《郑都官墓表》与郑谷生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发现的《郑都官墓表》与郑谷生平黄震云郑谷.世称郑部官,是唐末五代享有盛名的作家之一。然两唐书无传,其它诸书亦不过片言碎语,故其生平事迹不知其详。研究者亦鲜有问津。1987年,巴蜀书社出版谭优学先生《唐诗人行年考》,内有郑谷行年考一则,据《唐诗纪事》...  相似文献   

19.
对于罗隐的生卒年 ,史料记载也有分歧。宋薛居正《旧五代史·梁书》卷二十四 (列传十四 )载 :“年八十余 ,终于钱塘。”计有功《唐诗纪事》也云 :“年八十余 ,终余杭。”《吴越备史》卷一、《浙江新城县志》卷十四“人物传”、《浙江通志》卷一百七十八“文苑”中则称罗隐“卒年七十七”。《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华书局 1992年版 )“罗隐”篇中注明其生卒之年为“833~ 910” ,复旦大学出版社的《中国文学史》亦如此标注。然而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人民出版社 196 3年版 )、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  相似文献   

20.
《宋书》考疑(六)丁福林《卷七十九·文五王·竟陵王诞传》诞又遣二百人出东门攻刘道产营,别遣疑兵二百人出北门,沈攸之于东门奋短兵接战,大破之。(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版点校本,第2035页)按:本书《刘道产传》,道产于元嘉十九年(422)卒于雍州刺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