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初的第二代皇帝——康熙(康熙二字系指和平的意思),先后在位六十一年(1662—1722年).他君临天下时间之长,为秦汉以来中国历史上所仅见。康熙在位期间,他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充分发挥其个人的才能,在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对外坚决抗击了外国殖民者的侵略,对内平定了强将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分裂势力的叛乱,  相似文献   

2.
论康熙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封建皇帝,在他在位的六十一年(公元一六六二到一七二二年)期间,在政治、军事、经济以及国防等方面都曾发生过许多动荡变化,经由他拨乱反正,孜孜求治,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因此,对待这样一个杰出的历史人物,应当作出恰如其分的评述。当然,历史上的重大变化和发展,绝非单靠个人的明智才能可以任意操纵安排的,乃是因为这个杰出的人物的活动符合了时代的要求。十七、十八世纪之际,中国之所以变化和发展,乃是由于各族人民切身备尝长期战乱不宁,生产停  相似文献   

3.
1644年清兵入关,血腥镇压了明末农民起义军,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当时,社会仍处于动荡的局面。满洲贵族的圈地,加剧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分裂割据势力,威胁着国家的统一;沙俄对我国黑龙江、新疆等地虎视眈眈,清朝版图面临被宰割的危险。面对这一系列社会矛盾,康熙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目的出发,在他执政的六十一年中,采取一系列顺应历史潮流的经济政策,对内发展经济、削平三藩;对外抗击沙俄的侵略,巩固清朝封建国家。本文试图对康熙的经济政策作一简略的探讨,并对他建树的历史功绩作出估价。下面分四个部分来论述康熙的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4.
康熙的西学观,是在国家治理的实践中,在学习、反思和批判地吸收西学的过程中形成的。康熙认为,学问不分中西,凡有用者皆吸取之;衡量学问、判断是非要以事实为取舍依据,以科学测验为判断标准;西学的方法不仅是实测和实证的,而且要把事实的验证与一定的逻辑推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康熙对待西学的态度是学以致用,批判吸收,任何知识和学问都要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并适合中国的国情;其西学观的价值取向是实用性和坚持“西学中源”说。在西学观的指导下,康熙应用西学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张文英 《理论界》2010,(9):120-123
"舆情"主要是指民众的意愿和态度,康熙时期的舆情大多反映与民生、吏治有关的重大事情。康熙对于民意的重视是受到清初"经世致用"思潮和儒家民本思想的双重影响,他了解民意的途径除了亲自巡行之外,主要是来源于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吏的奏折报呈与廷议。康熙时期对舆情民意的重视客观上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然而,缺少技术性制度的支持,仅凭君主和官吏的道德自觉重视民意只能是自发的、随意的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6.
卫所制度建立于明初,明中后期开始"民化"。入清以后,清政府逐步对其进行改制和裁并。继顺治之后,康熙一朝继续对其进行大力裁并。作为康熙年间卫所裁并的第二个阶段,康熙二十六年至三十二年,共裁并卫所七十八个,主要集中于康熙二十六年与二十七年。二十六年京师与云南省卫所全裁,且贵州省的七个卫被改置为县;三十二年直隶省的六个卫也被改置为县。康熙三十二年之后,由于康熙帝怜惜百姓而再无卫所被裁并。经过康熙一朝的大力裁并,再加上之前顺治一朝的裁并,卫所裁并的数量已经占去整个清朝卫所数量的一大半,这为之后的卫所裁并,尤其是大规模的改卫所为府厅州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清圣祖康熙,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他励精图治,政绩显著。究其原因,是和他的选才用人分不开的,本文拟就其用人政策谈些看法。 康熙统治的前期,政治上积弊严重。他八岁继位,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等四大臣辅政,实际权力掌握在鳌拜手中。鳌拜结党营私,“凡事在家定议,然后施  相似文献   

8.
农本思想即重农思想,是康熙经济思想的基本内核。但是,是不是象有的学者所说:“康熙时期的经济政策,仍然是传统的重本抑末政策。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受到重视,独立手工业和商业的地位低下?”①康熙推行了“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②从大量事实和康熙本人的言论看康熙的农本观和传统的视农为本,视工商为末的农本观有着重大区别。  相似文献   

9.
试论康熙的文化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熙继承并积极推行皇太极和顺治对汉族文化的政策,尊重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全面吸收儒家学说,礼遇汉族士人、官僚,同时,对外来文化也不盲目排斥,而是采取了为我所用的正确态度。清朝的文化政策到康熙年间,已经趋于完善而卓有成效了。康熙对清朝的文件政策能有如此贡献.县右其历史渊源和社会背景的。早在关外的时候,皇太极就确立了接受传统汉族文化的方针,宣布“以文教治世”①。这首先是由于建立清政权的需要。与汉族相比,满族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文化上,都处于劣势。满族统治者想要在短时间内扩充势力,人主中原,不正视汉族文化…  相似文献   

10.
康熙吏治思想探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熙是中国封建帝王中最圣明的君王之一。他在自己当政的60余年时间内,为整饬吏治,端正官场风气,不遗余力地激浊扬清、奖廉惩贪、戒奢崇俭。他率先垂范,拓展言路,鼓励上疏,任贤用能,教吏安民,从而创造出历史上少有的活跃政治局面。康乾时期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华夏一统、国泰民安的“治平之世”,就是他狠抓吏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要了解康熙对喇嘛教的政策,当然先要了解康熙其人和当时的历史背景。 康熙(爱新觉罗·玄烨)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较有作为的皇帝。他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继承其父顺治成为紫禁城的主人,是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代君主。他实际当皇帝六十二年,直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才辞世而长眠。 康熙六年(1667年),他以十三岁幼龄亲自执掌朝政。当时,全国规模的明末清初农民大起义虽然已经基本结束,但刚刚从襁褓中站立起来的清朝政权,依然困难重重,百废待举。为了进一步巩固爱新觉罗王朝的政权和加强国家的统一,他开始了长期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正>康熙驻跸亭位于孔林主体建筑享殿之北和孔子墓东南,是清代康熙帝在位二十三年到孔林瞻拜祭祀时休息的地方,康熙年间,为示皇帝祭孔驻跸之处以建亭纪念。亭立于四级台阶之上,方形歇山  相似文献   

13.
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工部等衙门请修筑古北口一带倾塌的“边墙”(即长城)。康熙认为,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因而作罢。这一年的五月,康熙在多伦与蒙古王公贵族会盟结束,返京的途中曾说:“昔秦兴土石之功,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这一认识,无疑是正确的,它表现了康熙的远大眼光。他自1662年至1722年,  相似文献   

14.
陈延敬出入禁闼几四十年,位极人臣,又典司文章,因此被康熙选中主持编纂了《御选唐诗》.他接此重任,殚精竭虑,非常重视康熙一以贯之的“温柔敦厚”的诗教观念,忠实践行其作为文学侍臣的本职工作.特别是具体选目上,陈氏等对于那些“倩丽纤巧”与“忧思感愤”等有违圣意之作,尽数剔除,使“和声以鸣盛”成为康熙《御选唐诗》的必然主题.  相似文献   

15.
《康熙王朝》在中央电视台开播后,笔者在《中国电视报》上看到总制片人刘大印的采访记,说是《康熙王朝》“主要以康熙平三藩、除鳌拜、收复台湾、平定葛尔丹叛乱,统一全中国为线索,带出一代帝王辉煌的一生”。回味一下所看过的几场戏,笔者并没有找到丝毫“辉煌”之感,所能找到的只是“存天理、灭人欲”的天理天道对于天然合理的人欲人道的绝对征服和野蛮牺牲。印象最深的一场戏,是康熙、吴次友和苏麻拉姑的三角情爱。吴次友是康熙扮作普通士子参加大考时认下的师友,在康熙的真实身分没有公开以前,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赢得把康熙…  相似文献   

16.
唐太宗与康熙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两位封建君王,他们之所以有超越其他开明皇帝的历史功绩,除了善于吸取历史教训、虚心纳谏、严格执法以外,还因为在人才管理上有着卓越的才能,有着丰富的人才管理经验。这些有价值的人才管理思想,不仅对他们所处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突出的推动作用,而且有些人才管理思想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因此,研究、探讨其人才管理思想,将对我们做好今天的社会主义人事管理工作以更多的启迪和借鉴。一、政治之道,首重人才唐太宗与康熙在治理国家过程中,把重才当作治政的重要方面,重才思想是他们突出…  相似文献   

17.
康熙崇尚王道政治,效法古之圣王"体上天仁爱之心,出而御物,德以道之,政以齐之,刑以范之"的做法,提出了以德化民、以刑辅教的社会控制模式。安靖百姓是其治国、行政之要务,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加意抚绥与严厉镇压相结合的靖民思想。救荒是为了防止因灾生变,在如何救荒问题上,其思想经历了一个从坚持"耕九余三"论到主要依靠国家储备钱粮赈灾的转变过程。康熙的社会控制思想具有以积极控制为主而以消极控制为辅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8.
黄建军 《云梦学刊》2004,25(2):55-57
康熙在文化思想上推崇程朱理学,昌明实学,这不仅有时代风会和当时学术思潮镌刻的烙印,更与他自己务实的内在禀性紧密不可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掌握文化思想统治权,巩固大清江山。  相似文献   

19.
康熙推尊唐诗,不仅与诗歌自身发展的逻辑、前人大量的资料准备和其周围书房师友的影响有关,同时也是其内在性格的一种选择。更深层的原因是,康熙想通过唐诗架起一座与汉人沟通的桥梁,淡化汉人的故国情结,巩固大清江山。  相似文献   

20.
康熙时期,清政府采取了较为积极的对日贸易政策。康熙开海,为处于夹缝中的中日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中日贸易随之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为了加强对日本的了解,康熙帝还派人密访日本,这为制定相应的贸易政策提供了依据。康熙帝还试图对日本采取进一步的外交行动,从而打破两国之间的外交僵局,虽然这种努力未获成功,但这种积极的外交态度是值得肯定的。1715年,中日贸易发生信牌风波,两国贸易一度陷入停顿状态。康熙帝力排众议,坚定地支持中日贸易,使这场风波得以化解,中日贸易得以继续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