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回顾毛泽东关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轨迹,说明这一理论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毛泽东对某些问题看法的变化过程。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是毛泽东关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理论的飞跃。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是正确的、适时的。本文还对革命转变理论中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形式问题、关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间问题、关于利用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问题谈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中期,毛泽东在研究中国革命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思想。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设想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新民主主义中国,经过长期的新民主主义建设,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成工业国,然后再发展到社会主义。这表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战略已初步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前夜,毛泽东细致地分析了中国的具体情况,建构了和平地稳妥地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总战略。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标志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战略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中期,毛泽东在研究中国革命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思想。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设想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新民主主义中国,经过长期的新民主主义建设,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成工业国,然后再发展到社会主义。这表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战略已初步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前夜,毛泽东细致地分析了中国的具体情况,建构了和平地稳妥地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总战略。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标志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战略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提前转变的原因一直是学理界研究的热点。从总体上看,可以把其归结为五种主要观点:"发展必然说"、"理论缺陷说"、"实践使然说"、"国际影响说"、"内部斗争说"。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构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毛泽东总结和概括的基本原理,揭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并由此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普遍规律,是构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理论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不断深化,我党在政权建设方面的长期探索,是构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实践依据.党的七大以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演变是偏离上述基本原则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牛田盛 《南都学坛》2010,30(2):114-118
在探索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毛泽东的思路共发生三次重要转变:从新民主主义过早过快地转到社会主义;从苏联模式到中国式社会主义正确而又受挫的转变;从经济建设到阶级斗争的逆转。毛泽东之所以未能成功地实现从革命到建设的转折,其原因既有"冷战"的国际局势、短暂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等客观历史因素,又有毛泽东个人阶级斗争的思维定势及其实践观方面重政治实践轻物质生产实践等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7.
新民主义社会论是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一个重要思想。按照这一思想,中国民主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之后将要经历一个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但是,建国初期毛泽东即放弃了这一思想,转而主张通过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时期向社会主义过渡。毛泽东为什么要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呢?通过对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以及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与列宁的过渡时期理论的比较研究,笔者发现: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在抗日时期和解放前夕有着明显的不同。建国初期,党内相当多的同志,包括一些领导同志在内,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理解基本上是停留在抗日时期的水平上。由于这一原因,也由于受列宁过渡时期理论的影响,毛泽东轻易地放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主专政以后,经历了一个过渡时期。这个过渡时期,在我国称之为“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提法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实际,具有中华民族的特色。毛泽东最先明确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的开始。“我们说标志着革命性质的转变,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开始的东西是政权的转变,是国民党反革命政权的灭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不是说社会主义改造这样一个伟大的任务,在人民共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两个密切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回答了俄国十月革命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国家应该怎样进行革命、如何进行革命的一系列问题,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解决了武装夺取政权的具体形式和策略问题。但从基本内容来说,它并没有超越马恩列斯所阐述过的理论范围。“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则是过去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从来没有涉及的问题,它提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可以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这样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找到了实现革命转变的具体途径,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形态理论的重大创新。“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有过初步的试验,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有过成功的实践。 然而,从1953年开始,毛泽东改变了他原来正确的思想,转而批判“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匆忙实行了“三大改造”,抛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犯了空想社会主义的错误;接着又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了严重的扭曲。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误读了列宁的过渡时期理论,其理论支柱是“生产关系决定论”、“上层建筑决定论”和所谓的“不断革命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奇特的历史命运给我们的现实启示:一是必须弄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关系,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上是新民主主义的回归和超越;二是要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与建设社会主义的关系,建立改革开放的话语权;三是要借鉴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经验,加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四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重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国情 ,认为应先搞一段时间的新民主主义建设 ,条件成熟后才开始社会主义的全面改造 ,即向社会主义过渡。到 195 2年下半年 ,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毛泽东逐渐放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开始酝酿并提出了立即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设想。探索毛泽东这一转变过程中的思想认识轨迹 ,对于我们今天坚持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这标志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正式形成.此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有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到新中国成立前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点睛之笔是肯定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一直坚持此思想,并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但到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便有所动摇.就在毛泽东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发生嬗变的时候,他的战友们仍遵循着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前行,他们共同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在建国前后的丰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构建新民主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是运用经济、政治、文化3要素组成的社会结构分析法,来论证三者全面协调的发展。其关于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是新民主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具体展开,而最终的落脚点是人的和谐发展。毛泽东的创新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为基督教社会主义学者,R.H.托尼从对基督教社会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对资本主义"贪婪社会"的批判出发,提出了"伙伴关系"、"功能性社会"等平等思想和建设民主经济和推广文化教育等平等措施。尽管托尼的平等思想中存在着许多不切实际的成分,但是,他的思想仍然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对20世纪英国的社会改革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公平正义是毛泽东一生的追求,其集中体现在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经济建设理论、文化教育理论及其外交理论等治国思想中,当今我国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源于对毛泽东治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治国理念的提出是对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高度概括和具体化;“避免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理念是对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的进一步升华;“教育大众化”理念是对毛泽东教育公平思想的进一步落实;“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建构和谐世界”的理念是对毛泽东外交思想的进一步延伸。因此,重新审视毛泽东治国理念的公正诉求,对于今天进行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对于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理念的和谐社会建设有着极为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特征是保护和利用一切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组织形式,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物质基础。由于对资本主义认识的误区,这个理论被放弃,导致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的匆匆结束,为以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实践,造成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它推翻清政府之统治和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并打击帝国主义在华之侵略势力,为以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其失败的经验教训还给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思想材料。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是以感性活动为原则的新唯物主义。一方面,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达到了感性原则和活动原则的统一,既坚持了费尔巴哈的感性优先性,又批判地拯救了黑格尔的"活动"的本体论意义。另一方面,站在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这个立脚点上,从人的感性关系存在出发,感性活动就势必进入马克思的理论视域。同时,改变世界的理论诉求本质地要求感性活动原则的出场,因为只有感性活动原则才能把握历史自身的历史性和自我批判本质。改变世界的诉求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觉醒是一致的。新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种彻底的理论,有其理论体系、理论来源及发展的开放性。当今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仍然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后新民主主义社会"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另一种表达法,也是一个值得探讨与创新的理论问题。新民主义社会是新中国的起跑线,"后新民主主义社会"则是当代中国的价值趋向之底线,从而使这一理论更能说服人,更能掌握群众。  相似文献   

19.
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观点,用实事求是的分析态度,矛盾分析的方法,立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现代民主社会的建设.有针对性地分析和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特征和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民主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朱熹论修身     
朱熹的修身思想是其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继承了孔孟儒家的修身思想,并在新的历史时期加以发展,通过注解儒家经典尤其是"四书",把修身与穷理联系起来,而具有新时代修身思想的特征。朱熹在重视和提倡修身的同时,亦强调把修身落实到笃行上,主张修身之要在于实际去做,而非空谈心性修养。朱熹的修身思想对于现代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