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漱溟先生是著名的民主人士,他曾是乡村建设派的代表,他代表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利益,在民主革命时期,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不能发展,他们想在反帝反封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中谋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压迫民主党派,因此他们就要反对国民党独裁。这种历史条件,使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能够在民主革命时期逐步在国民党与共产党两个大党的对立斗争中选择了共产党。因此,在民主革命时期,在向独裁统治作斗争中,梁漱溟同中共结成亲密的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同志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处理党派关系上他提出了独到又精辟的见解。他认为,要处理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必须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最高原则的前提下,尊重各民主党派在宪法范围内的政治自由和组织独立,在政治上信任和物质上关心他们,使民主党派不仅得到发展而且民主人士有职有权,能充分发挥他们参政议政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有利于各民主党派更好地同共产党密切合作,齐心协力,共同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祖国早日统一而贡献力量。因此要正确认识民主党派,肯定民主党派在各个时期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地加强和改善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作用。  (一)正确认识民主党派。1民主党派称谓由来及其界定。(1)称谓由来。民…  相似文献   

4.
<正>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的政治前提,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具有共同的斗争目标和合作奋斗的历史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的政治基础和必要条件。我国现在的八个民主党派先后形成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原来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其他爱国民主人士以及他们的知识分子。在旧中国,他们都受“三大敌人”的压迫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独裁统治,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争取民主的要求,这同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在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争取下,各民主党派都与共产党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共事关系。在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以后,他们与共产党一起为推翻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的国民党独裁政府而共同奋斗。1949年1月,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联名发表《我们对时局的意见》,郑重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性选择。随后,又积极参加了共产党发起召集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及其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并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是参政党。正确认识中共在我国多党合作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实施中共对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对于贯彻执行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共在国家和政党制度中时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自然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包括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的历史选择。在我国  相似文献   

6.
<正>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统一战线这个“法宝”,同各民主党派亲密合作,取得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实现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以下简称“多党合作制”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中国各民主党派共同奋斗,对中国政党关系和政党制度的伟大创造。邓小平对我国多党合作制的完善和发展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 一、中国实行多党合作制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国的民主党派大多成立于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它们作为活跃于当时国共两党政治势力之间的中国政治势力,斗争的政治目标在求中国独立、民主、富强。因此,它们的政治纲领从一开始就同国民党的独裁、买国、内战政策相对抗,而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致的地方。因而,民主党派的成立得到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在斗争中同共产党建立了一定的合作关系。但是,合作关系的建立,并不等于多党合作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追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之一。中国共产党初建时期,已经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富裕说”;毛泽东同志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一定的探索;邓小平同志紧紧抓住发展生产力、走向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核心问题,科学地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为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全社会和谐发展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对中国民主党派问题的论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周恩来认为中国各民主党派都是政党,但又有别于英美政党。(一)中国民主党派是阶级联盟性政党,非单一阶级的政党,其组织成分和政治纲领都有别于一般资产阶级政党;(二)中国民主党派是排他性和联合性相结合,而联合性得到发挥的政党,特别表现在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关系的发展上;(三)中国民主党派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参政型政党。周恩来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观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创立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学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作为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之一,其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博大精深。本文仅就周恩来在大跃进后即国民经济调整恢复时期的经济思想作些初步探索。一、坚持实事求是的经济指导思想在1956年,周恩来就提出经济工作要实事求是。[1]调整时期,他一直坚持该思想,坚决反对经济建设中的浮夸冒进做法,反对弄虚作假的歪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我国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盲目追求高速度,甚至出现“人民公社化运动将使共产主义在中国提前实现”这种严重脱离实际的思想,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周恩来不赞成这些做法,他指出“…  相似文献   

11.
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法宝,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不搞社会主义是没有前途的”。而要搞好党的建设,有效地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邓小平同志既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又是党的建设的总设计师。他既有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又有搞好新的伟…  相似文献   

12.
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大课题,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中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党同各个民主党派的长期合作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尤其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更是为实现长期合作提供了一个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我国实行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这项制度是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共产党通力合作和共同致力于社会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共同创造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结晶。加强共产党的领导,巩固共产党的政治核心地位,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多党合作制度、抵制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中,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各民主党派处于被领导和参政地位。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这种领导关系的确立,不是偶然的,也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艰辛探索,共同作出的历史选择。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对民主党派领导的理论基础;带领被领导者取得革命的胜利,并给予被领导者物质利益和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对民主党派领导的现实条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张建德建国以后,周恩来一直处在第一线具体领导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实践中,他不断总结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初步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总体构想。他的这些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重要思想不仅对建...  相似文献   

17.
浅论周恩来统一战线思想的特点苏登科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周恩来同志为建立、巩固和发展党所领导的统一战线作出了尤为突出的贡献,今天,深入学习、研究周恩来同志的统一战线思想,对做好新时期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增强中...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主党派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力量,曾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过卓越贡献。深入研究民主党派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作用,以纪念民主党派在抗日战争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启示我们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一抗日战争是中国革命史上空前惨烈、复杂的民族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相互交织,日本帝国主义、汪伪政权、国民党顽固派、民主党派和共产党及其各自所代表的政治势力,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殊死搏斗。在斗争中,民主党派旗帜鲜明地站在人民大众及共产党—边,与日、伪…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一个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的文件,《意见》把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学说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肯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阐明了中共和各民主党派的地位、作用、相互关系、共同任务、合作的基本方针、合作的形式等方面的基本之点。《意见》的贯彻和实施,对保证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必将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对开创人民战争的重大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恩来是中共最早懂得武装斗争和革命军队的极端重要性、最早从事军事工作的杰出军事家,也是中共开创人民战争的先驱。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周恩来即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人民战争进行了开创性探索。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他坚持依靠群众,实行革命武力与民众相结合,正规军、游击队与民兵相结合,开展人民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他首倡并领导“第二战场”,充分发挥人民战争威力,终于把蒋家王朝埋葬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周恩来是我军战略战术思想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在长期领导革命战争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原则。当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时,他集中集体智慧.进一步全面总结我军战略战术,撰写了《军事原则》这篇光辉著作,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为中国革命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