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入分配是社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在处于经济体制转换的二元机制中,分配不公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它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公平与效率的呼声同时高涨。如何认识和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使收入分配在公平与效益之间达到均衡?是盯住“分配”不放,还是将眼光转向更深层次的收入形成机制的构建?这已成为构建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试以劳动收入的形成为主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四川统计》2010,(3):41-41
收入分配差距是今年两会讨论的焦点问题,学者匡贤明认为,社会关注收入分配问题,既有对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关注,更有对收入分配不公的关注,而后者,突出地表现在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上。匡贤明认为,垄断企业和国企作为社会的公共财产,其运营、收益的分配理应置于严格的监督之下。其考核不以利润为指标而以公共利益为指标,从而真正缩小行业差距、减少收入分配不公。  相似文献   

3.
一、企业文化认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具有更多的内涵,片面的认识会损害企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目前人们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在认识上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4.
岑成德 《统计研究》1992,9(3):56-57
近年来,经济学界、统计学界在对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讨论中,有不少文章涉及到基尼系数的使用。只有少数文章讨论了基尼系数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而更多的文章则是直接用基尼系数作为说明其某些观点的论据,这就意味着肯定了基尼系数在我国的适用性。基尼系数常被西方经济学家、统计学家用来说明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此外,基尼系数也可用于描述财产或资本的集中程度等等。无疑,基尼系数可以反映收入分配结果的差异程度,但应该注意的是,基尼系数并不能用于衡量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和平等程度。  相似文献   

5.
党的富民政策是既要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又要承认发展的差别,允许部分人、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才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目前,农村确有人成了万元户或几十万元户.但也有少数人生活入不敷出,并且两者之间收入差距在不断地扩大.这种收入悬殊现象,有人认为是贫富两极分化,也有人否定.总之,农村中收入分配不公,已成为当前社会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我国的各项制度都在逐步趋于成熟和完善。特别是收入分配制度,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指导下,已经打破了原来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的不合理分配方式,使人们的收入逐渐地与人们的能力挂起钩来,并逐步趋于合理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收入分配方面又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比如新的平均主义的滋生、收入差距的过分拉大以及贫富分化现象的出现等新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又引起了经济学界有关人士的高度重视。本文拟就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及成因略作一些探讨和分析。一、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改革开…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阶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青 《统计与决策》2005,(15):96-99
一、文献综述:对收入分配差距基本变化趋势的不同认识和实证研究 (一)关于经济增长过程中居民收入差距变化趋势的几种基本判断 关于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互动关系的讨论由来已久.早在十九世纪,欧洲学术界就提出了私有经济条件下社会财富占有结构的两极分化问题.并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私有制社会的贫富差距将越来越大,最终引发革命.这一观点得到了二战前西方国家经济现实的印证,反映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初期的情况.但战后西方国家的收入分配状况并未继续恶化,反而出现了一些全民福利国家.索罗(Solo,1960)对英国、荷兰等国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为了解释这一经济现象,库兹涅茨假设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8.
四月中旬,厦门大学经济系举行了科学讨论会.计划统计分组会讨论的主要问题如下:一、关于社会经济现象的随机性问题.有的同志指出:随机性是社会经济现象的一种客观属性.人们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只能改变随机事件的条件,不能改变随机事件的属性,更不能消灭随机事  相似文献   

9.
陈智 《四川统计》2010,(8):46-46
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已走到亟须调整的关键时刻,缩小贫富差距,解决社会分配不公十分迫切而必要。  相似文献   

10.
陈智 《四川省情》2010,(8):46-46
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已走到亟须调整的关键时刻,缩小贫富差距,解决社会分配不公十分迫切而必要。  相似文献   

11.
农村居民增收情况历来得到社会公众较多的关注.在农村居民这一群体内部存在着增收速度的差异,收入增长的模式也各不相同,各阶层收入分配不公平等趋势有着逐渐扩大的态势.本文根据诸暨市1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通过对农村居民不同收入阶层增收情况分类,以及对不同收入阶层增收因素分析,提出农民增收的针对性措施,为逐步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SNA以及我国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政府部门是一个生产部门,划归第三产业.但是根据公共财政理论,政府提供服务或公共财政又是一种"分配"活动--既是生产活动,又是分配活动,甚至其中一部分还是收入分配活动,这似乎有悖于国民经济核算理论.要解释这一问题,则需要从理论上给予适当的剖析和澄清.文章从分析财政分配与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的内涵入手,讨论.了财政分配核算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不少产品进入了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如何调整经济结构,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启动消费品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此谈些个人之见。一、市场供求发生重大变化消费需求出现不足近年来,宏观经济的基本走势是在增长减速过程中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格局。在这样的宏观经济态势下,经济增长的约束力和支持力都发生了不同以往的深刻变化。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体制转轨和市场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它表明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力度正在增强…  相似文献   

14.
对当前收入分配的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前收入分配的透视□贺铿郑家亨邱晓华郑京平收增入分配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安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收入分配内涵十分丰富,本文主要讨论国民生产总值(GNP)在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并根据收入...  相似文献   

15.
社会分配不均的问题,早在八十年代就已出现,然而当时社会公众对这一社会现象的评论和九十年代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有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说明了当时的社会舆论主要是针对脑体倒挂、个体和营业主、承包、承租者和一般收入者差距过大、地区之间利益分配不公平等问题。到了九十年代,这方面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是高收入者的主体加入了大批通过非市场手段致富的人厂是国有企业职工成了贫困人口的主体;三是收入高低悬殊的情况已比八十年代显著得多。由于这三方面的变化,贫困问题也就成为阻碍我国发展的一大问题。一、职工贫困现状据国家…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将研究方向集中在讨论在京农民工的收入因素研究,主要是因为:首先,在京农民工的收入是此次调查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一、公平分配的界定 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怎样才算合理公平,这主要来自对公平的理解和认识.所以,公平分配的界定就成为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理论依据.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对公平分配的研究,大致可概括为三种理论.一种是福利经济学的公平分配理论.该理论始自英国学者庇古,他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用于收入分配理论时,讨论了收入分配的福利含义.在庇古看来,福利是人们对满足的一种评价,它的范围很广,其中能用货币衡量的部分被称为经济福利.简言之,经济福利是一种能用货币来衡量的经济效用的大小;第二种是平等与效率抉择的公平分配理论.当代西方经济学对于公平分配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平等与效率交替与抉择的争论而争论的.在当代西方经济学中,收入分配的公平意味着收入在社会成员间平等地分配,它包括人们获得收入的机会平等和人们得到收入的结果大致均等.同福利经济学经济福利增加的公平准则不同,这里的公平分配的目的在于如何权衡平等与效率的双重价值标准并使两者相互协调;第三种是发展经济学的公平分配理论.发展经济学家的经济增长中收入分配不平等变化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对公平分配问题的见解与看法.在他们看来,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否在一定意义上同经济发展有关,但绝不能对经济发展中收入分配向不平等演变任其自然,国家应在经济发展中积极推进收入再分配,以求得分配的公平.  相似文献   

18.
企业统计是企业的一种调查研究活动。在企业这个庞大的综合性很强的系统里,统计着重对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数字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从数量上来认识客观现象总体的现状和发展过程,研究事物的数量变化规律。从对现象的描述过渡到对现象规律性的认识,这个过渡是统计对客观事物数量方面的认识,从现象上升到本质。这种对本质的解释和描述是任何一种调查研究活动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9.
一、唯理分析与唯象分析的新视角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我们要认识一个系统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唯理分析,它直接剖析这个系统,分析其组成要素、层次结构、相互关系等,力求在了解系统各种输入与输出之间机制的基础上了解这个系统.第二种是唯象分析,它把系统当作一个灰箱或者黑箱,以大量现象为依据,根据系统的输入、输出现象之间的关系对系统进行辨识建模,以求通过推测、模拟等方法逐渐了解系统内部结构,它不对系统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机制作完全分析,而是一种从现象到现象的认识方法,它力求通过现象来探讨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人们在各个领域采取的认识方法都不外乎这两种,在社会经济领域也不例外,它们各有侧重,由此产生的结果也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20.
阎华 《山西统计》2003,(3):36-38
近年来,随着税收流失在全球的泛滥和猖獗,税收流失的治理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如何从根本上治理税收流失提出一些对策思考,以期投石探路。一、现状分析1、高收入阶层偷逃税严重。据一份调查披露,中国许多金榜排名的巨富,在税务部门的统计中却不见了踪影,而在金字塔最低层的农民的税赋反而有三四十项之多。另据我国2001年税收统计资料显示,个人所得税征收上存在“逆向调节”的怪现象,个人所得税本来是做为调节高收入,缓解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矛盾而开征的一个税种,但在我国,工薪阶层却成为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