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马丹  何雅兴 《统计研究》2019,36(7):77-90
本文构造世界经济周期联动性指数,从区域和个体角度分析了经济危机传递路径,探讨近年来经济周期联动性新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经济周期联动性经历了“倒U型”的发展过程。世界经济周期联动性并不是风险的传递载体,风险的传递链条集中在低联动性区域以及低联动性经济体。中国无论是在全样本还是危机中,均处于传染链条之外,相对独立。危机后,非关税壁垒和关税壁垒是降低世界经济周期联动性的主要原因。此外,贫富差距的扩大、贸易增长率放缓也对世界经济周期联动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结果表明:积极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增强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联系是避免危机在局部扩大和深入发展的重要途径。维持稳定有序的世界经济环境、形成非关税的贸易争端解决协商机制、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是推进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之后,我省各级政府在省委和省政府的领导下,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调整经济结构,改善经济环境,解决了多年来沉积下来的历史性矛盾和问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面对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针对黑龙江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发挥比较优势,构建区域竞争优势,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实现经济跨跃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正一浪高过一浪,企业的跨国竞争也愈演愈烈。正如一位蜚声国际的管理专家所说:“就经济而言,目前的国家疆界正在不断消失。”中国已经成为WTO的一员,我国企业要研究的问题、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最主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以指导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审时度势,正确分析、思考和处理经营管理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都市带旅游产业的竞争正以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展开,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状态关系到区域经济、区域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言如何构建和发展区域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首先就是要解决在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5.
2020年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这是一个以亚洲经济体为主的自贸区,在东盟10国的基础上,加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五个国家,也称“10+5”。2019年,RCEP成员国的人口、经济总量以及区域内贸易占全球贸易量基本在30%左右,无疑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自贸区,对中国与亚洲区域的经济一体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时期是内蒙古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内蒙古的关键时期.京津冀经济圈加快发展、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为内蒙古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7.
《四川统计》2011,(6):4-5
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要加强合作与竞争 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向纵深发展,区域之间的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历史也证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就越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要考虑整个区域的生产力布局,考虑区域范围内,怎么做到要素配置最经济、区域整体竞争力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本单位,县域经济是衡量、评判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标准。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旗下赛迪顾问公司在2023年7月25日发布《2023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下称“研究”),评出了中国的县域百强。其研究对象为中国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以县级市(394个)和县(1301个)为主(不包括城市的区);百强县的设置标准,  相似文献   

9.
戴宾 《四川省情》2024,(3):12-14
<正>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不仅仅只是形成几个经济体量较大的城市或地区,更需要让其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扮演角色、发挥作用,在发展中共担甚至是主担某一或某些方面的功能。省域经济副中心是指在一省范围内除经济中心之外,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较为重要地位、处于省域城市体系的较高层级、具有较强的综合功能和区域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或地区。  相似文献   

10.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研究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爱萍  王瑜 《统计研究》2002,19(12):37-38
 中国成功加入WTO,这表明中国将要融入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是一场以世界发达国家为主导,国际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这种调整,不仅是一些产业的整体转移,更重要的是同一产业的部分环节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中国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分工的要求,围绕主导产业建立起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的、各产业协调配套、竞争优势显著的区域产业系统。区域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系统中的经济主体和骨骼,能否正确的选择区域的主导产业,合理的确定其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关系到区域经济得到整体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关系到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更关系到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地位。  相似文献   

11.
杨振 《统计与决策》2017,(7):167-169
作为要素跨区域流动的重要手段和载体,金融一体化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支撑.文章采用京津冀1978-2015年数据实证分析发现,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发展呈阶段性特征.区域金融非一体化表现在金融经营的地区封锁、市场分割及其寡头竞争的产业组织格局.行政权力部门分割、金融体系监管分立、技术服务平台分散等因素制约了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的现实经验显示:促进金融一体化发展,需要搭建服务平台、推动模式创新、加强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2002年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内蒙古借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发展战略的东风,抢抓机遇,调整结构,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国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GDP总量在全国各省区市的位次连续跃过几个重大台阶,站在了较高的发展平台上.……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经济尤其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从20世纪60年代起货币一体化开始成为国际金融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并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尝试性实践,其中尤以欧洲联盟的货币一体化进程最引人注目。货币一体化也被称为最优货币区(optimumcurrencyarea,OCA),它是从经济的视角去考  相似文献   

14.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且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经济,充分调动县级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育县域比较优势,对区域经济分工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长三角将成世界第11大经济体.22城市最具投资价值 作为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区域之一,长三角正从金融危机中慢慢复苏.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在国家节能减排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背景下,内蒙古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内蒙古节能减排,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工作的实施情况,并对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意见,为未来内蒙古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一、内蒙古节能减排现状(一)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前后能源消耗变化要想实现节能降耗,关键在于"双控",一是能源消费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采用聚类方法,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现实性.由于科技竞争力集中体现了区域的综合竞争实力,因此本文还特别采用灰色关联的方法,从科技竞争力的视角分析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现实性.最终文章重新审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优劣势,并相应提出促进和优化京津冀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县域经济是以县为行政区划的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县域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是硬道理,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更为迫切。但在解决贫困地区发展问题时,首先要明确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通过对彭阳县的经济与社会现状剖析,加快贫困地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CEPA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盾  董云 《统计与决策》2005,(16):118-120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属于自由贸易区的形式,但有其独自的特点.香港、澳门CEPA的出台,标志着在制度协调下三地经济合作的开始.随着CEPA的实施,加快了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薜新宏 《山西统计》2002,(10):19-20
临汾市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现状,是山西省乃至中西部地区的缩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对增长的制约日益明显。本文分析了区域经济竞争优势与不足,明确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从制度和技术层面探讨了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深层原因,从而使提出的结构调整政策措施更具有科学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