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解放前的旧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长期处于被屈辱的地位,经济文化十分落后。不少志士仁人多方寻求救国救民的道理,都未能成功。只有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才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斗争中的作用是信而有微、有目共睹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的确立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把党的领导象现在那样理解为“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那么,这种党的领导自然会是正确的和有效的。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按照传统的党的理论,把党的领导理解为一元化的、全面的和绝对的,如毛泽东所说:“工农商学兵,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 相似文献
3.
经济结构的优化问题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理论界提出探讨的新课题之一。几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已经为我们党制定正确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国民经济协调、稳定、高速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与70年代末相比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客观实践的发展,要求理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本文试图从经济结构的内含与外延、评价经济结构优化的标准以及我国经济结构的现状和实现优化的途径等方面,对经济结构优化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经济结构的内含与外延列… 相似文献
4.
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但经济改革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公正问题正日益与改革的初衷相背离.我国进行的市场经济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权力对资源配置的主导,由增量改革引发权力寻租等腐败问题严重地破坏了社会公正,由此产生的社会两极分化、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难以消除等问题,不但严重地扭曲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而且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继续深化改革,通过建立服务型政府、加强法制社会建设、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推动地区间均衡发展等措施,促进社会公正,保证改革开放事业的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5.
6.
印度当前经济形势与第二代经济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度自 1 991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 ,1 0年来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 6 .4 % ,比 2 0世纪 80年代年均 5.8%的水平高出 0 .6个百分点。在这 1 0年间 ,印度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 991 - 1 992年度到 1 996 - 1 997年度 ,印度经济呈迅速恢复和上升的趋势 ,经济增长率从 1 991 -1 992年度的 0 .5%上升至 1 992 - 1 993年度的 5.2 %和 1 993- 1 994年度的 6 .2 % ,以后 3年进一步上升到 7.7%、7.8%和 8.1 % ,使这 3年成为印度历史上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1 997— 1 998年度起为第二阶段。1 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印度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国有制在美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发达工业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科学中 ,所有制问题在目前不属于紧迫问题。原因在于 ,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其中包括经营自由和私有制的优先地位 ,早已不是讨论的对象———它们在原生层次上已经成为民主社会的本质属性。在政治家的辩论和学者的专论中 ,最常涉及的是经济和社会运行机制 ,是对于那些由当代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内多种因素所提出的挑战的回应。当评价和讨论经济增长或经济效益时 ,更多地把国家社会稳定因素提到首要地位。当然 ,社会气候不仅取决于经济 ,但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毕竟是社会过程稳定的基础。在许多国家 ,例如在英国 ,… 相似文献
8.
一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一方面有它的历史与时代的条件,具备必然性品质;但又不是命定地和刻板地向前发展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学科研究队伍的历史敏感性与创造性,是有着重要的和广阔的作用“场”的。这也许不妨称作历史的偶然性。但偶然性能够通过必然性来发生作用。这取决于学科研究创造者对于必然性的认识程度如何,以及如何掌握必然性来建设和发展本学科。为此,了解学科复兴、发展的文化背景就是十分重要的了。 相似文献
9.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同时也存在着养老保险的低覆盖率、改革过程中的隐性债务等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政策是最大的政府行为,体制也是重要资源。又由于计划经济体制是建立在经济国有化基础之上的,所以国有经济的改革实质就是为了创造自负盈亏的非纯粹国有的市场经济主体与基础。为此,大力发展非公有经济以实现所有制结构的调整、积极创立股份经济以实现经济体制的转换,就应成为政府的两大经济行为。至此,我们只能以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来更新传统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特征的全部观念。作者还认为,政府与其重视对财产的直接占有,不如强调对财富的间接分配,即从“财产政府”走向“调节政府”。 相似文献
11.
12.
农村资源是乡村发展不可或缺的要件,农村资源的整合则是实现乡村发展的必要过程和有效途径。因此,农村资源的整合问题是乡村治理和新农村建设绕不开的课题。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农村资源及其整合的内涵、外延及类别做简要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村资源如何整合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存在八个突出问题:一是国有企业改革政策被误解。一些地方的国有企业改革被简单化为非国有化,大量变卖国有资产,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并不是要完全消灭国有企业这种形式,而是要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二是泛化“国有资产流失”。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支付一定的成本,在实施主辅分离和重组改制过程中,以低于资产原值的价格转让产权,不能都视为资产流失。三是出资人利益独立化。在国有资产改革过程中,“出资人”代表为追求资产增值最大化目标,不顾长期目标、战略利益而变卖国有企业。四是国有企业被外资化。当前,我国制造业中的一些排头兵企业已经或正在被跨国公司并购重组。五是优质企业境外化倾向。我国一些优质企业大量境外上市,直接影响到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导致国内资本市场因缺少优质企业为新股的有力支撑而活力不足、规模萎缩及资源配置功能被弱化。六是企业自主创新被股权左右。在国有企业改革重组过程中,一些骨干企业陆续被外资控股,失去了自主创新的主动权。七是公司治理结构陷阱,在公司治理过程中董事会的构成外部董事占绝对多数,公司的决策完全被外部人控制,公司治理运行失控。八是同一出租人条件下的不真实竞争。在同一出资人条件下创造不同的竞争主体,在不同行政部门隶属下无序竞争,应按“从优原则”以优势企业为龙头进行整合,把优势资源集中中于优势企业。 相似文献
14.
<正> 改革是当今世界历史潮流。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是我国社会极其深刻的革命性变革。它以经济体制的改革为起点和基础,逐步向政治体制和文化领域扩展。人们称之为“第二次革命”,其势不可阻挡。改革的锋芒所向是阻碍我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体制和旧的传统观念。改革的实质是社会 相似文献
15.
过去百年来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增长率是随着发达国家的增长率而变动的.这种关系是不可避免的吗?特别是当世界经过了二十年史无前例的发展,世界贸易的年增长率比过去提高一倍,达到了8%,而在1913-1939年只有0.9%,1873-1913年只有4%弱.在那些繁荣的年代里,欠发达国家显示出年增长率为6%的能力,而当初的确是以6%为其发展的最低平均目标.但是如果较发达国家增长速度退回到以前时期的年率时,将发生什么情况呢?如果 相似文献
16.
于祖尧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1,(1):38-4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地兴起了一场新技术革命浪潮。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利用,以及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竞争战略的关键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无论企业或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大力发展高科技,推进高技术产业化。我国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作出了《加快科学技术的决定》,实施了《863计划》,并颁布了《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等。 相似文献
17.
18.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加强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水平和企业事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这是经济理论工作者和经济工作者的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对于经济理论工作者来说,理论工作要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一般已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问题在于,如何服务好。无须讳言,目前我们不少涉及现实经济问题的议论往往不能切中时弊,行之有效。这说明,经济学界还需要进一步解决理论与实际桐结合的问题。如何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这里面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和研究,本文只是从经济科学的理论和思维层次,即科学分工的发展这个侧面来探讨从理论到实际的结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洋务运动泛指洋务派为了挽救清王朝的垂死统治而进行的购买洋枪、洋炮;练兵、制器;开厂、设局;办学堂、搞外交等多方面的活动,内容比较庞杂,但其主体可以讲是一系列以“西学”为中心的经济活动。洋务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中国人自己创办近代机器工业进行社会化大生产的划时代的开端。洋务运动中期所进行的经济调整和改革在我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也是第一次。本文试分析这次经济调整和改革的原因、结果、历史作用以及失败的教训。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社会法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刚刚启动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的转型与国际金融危机碰撞后,危机前的民生问题在危机后更加严重,转型更加紧迫,更需要以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为中心的社会法作为阻隔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危机的防火墙发挥作用。为此,需要对社会法的若干问题重新思考,例如,对用工成本应当作广义理解,并对以不正当转嫁为特点用工成本负担结构做出调整;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不宜单项突进,而应当整体进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与农民的非农就业和社会保障同步联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