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彷徨·祝福》:“祥林嫂?怎么了?”“老了。”在前些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鲁迅全集》注解中,写的是“老了,即死了”。读后  相似文献   

2.
在鲁迅先生早年写的《摩罗诗力说》一文中提到拜伦著的诗剧《曼弗雷特》,说"曼失恋绝欢,陷于巨苦,欲忘弗能,鬼神见形问所欲,曼云欲忘,鬼神皆以忘在死,则对曰,死果能令人忘耶?复衷疑而弗信也."这种沉痛凄绝的情境,我觉得也在鲁迅著名小说《伤逝》中显现着.鲁迅先生在这篇小说的末尾写道:  相似文献   

3.
在鲁迅先生早年写的《摩罗诗力说》一文中提到拜伦著的诗剧《曼弗雷特》,说“曼失恋绝欢,陷于巨苦,欲忘弗能,鬼神见形问所欲,曼云欲忘,鬼神告以忘在死,则对曰,死果能令人忘耶?复衷疑而弗信也。”这种沉痛凄绝的情境,我觉得也在鲁迅著名小说《伤逝》中显现着。鲁迅先生在这篇小说的末尾写道:“我愿意真有所谓鬼魂,真有所谓地狱,那么,即使在(?)风怒吼中,我也将觅子君,当面说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饶恕;否则地狱的  相似文献   

4.
鲁迅对中国古典现实主义名著《水浒》作过深刻评论,有着独特见解。他关于《水浒》的一些科学论断,至今对《水浒》研究有着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正确地阐扬和继承鲁迅的科学论断,对促进《水浒》研究的深入发展,无疑具有深远意义。欧阳健、萧相恺同志的《水浒新议》一书(以下简称《新议》,凡引自该书的原文,只注页码。),挖掘出鲁迅关于《水浒》的一个“基本观点”:《水浒》的精神在于“为市井细民写心”(以下简称“写心说”)。书中有三篇文章集中论证了鲁迅有这个观点,并以它作为全书的立论根据,当作一个重要发现加以阐扬和发挥。“写心说”到底是不是鲁迅关于《水浒》的观点呢?这关系到正确地继承鲁迅的思想和文化遗产的问题,也关系到《水浒》研究的深入发展,不可以不讨论清楚。  相似文献   

5.
鲁迅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做着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此书中的第六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1926年9月在厦门大学图书馆楼上写的.鲁迅不因为取材于回忆中的往  相似文献   

6.
一、鲁迅为什么多次写“湘灵”?“湘灵”是我国古代文学中一个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一般认为“湘灵”是湘水女神,善于鼓瑟.也有认为“湘灵”即湘夫人的,因而她也就是《楚辞·湘夫人》中的“帝子”了.  相似文献   

7.
王实甫的《西厢记》和汤显祖的《牡丹亭》的主题是写爱情,这几乎是众所公认的。孔尚任的《桃花扇》也写爱情故事,而且这个故事贯串于全剧,但它的主题是不是写爱情呢?恐怕很难肯定的回答。作者在《试一出·先声》中,通过老赞礼之口就说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  相似文献   

8.
王实甫的《西厢记》和汤显祖的《牡丹亭》的主题是写爱情,这几乎是众所公认的。孔尚任的《桃花扇》也写爱情故事,而且这个故事贯串于全剧,但它的主题是不是写爱情呢?恐怕很难肯定的回答。作者在《试一出·先声》中,通过老赞礼之口就说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  相似文献   

9.
对鲁迅散文诗《雪》,迄今为止,人们的分析大同小异,观点基本一致。冯雪峰同志在《论<野草>》一书中说: 这篇作品告诉我们,虽在冷酷的“冬天”,作者的心地中是存在着春天和光明的。李何林同志《鲁迅<野草>注解》中说: 作者虽处在冷酷的“冬天”,心中却存在着“春天”的理想。而且也有所象征,春天和冬天都不仅仅指着自然界。复旦大学、上海师大两校中文系合编的《鲁迅小说诗歌散文选》中说: 本篇通过对南方和北方飞雪的描写,表示了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缅怀,对冷酷  相似文献   

10.
鲁迅一九一九年发表于《新青年》六卷五号上的随感录《五十九“圣武”》,是一篇研究鲁迅前期思想的重要文章。多年来,人们尽管对于能否从它看出鲁迅当时已接受马克思主义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把“刀光火色”一词,当作鲁迅所赞颂的十月革命的代用语,这一点却几乎是共同的。鲁迅这篇文章热情地歌颂了十月革命,这是明白无疑的。但认为“刀光火色”就是他所颂扬的十月革命,我觉得是和原文含义大相径庭的一种错误理解。《五十九“圣武”》,是《五十六“来了”》一文意思的进一步阐述,二文紧密相连,可以说是上下篇。《五十六“来了”》中说:“‘过激主义’不会来,不必怕他;只有‘来了’是要来的,应该怕的。”那么,“来了”到底是指什么呢?《五十九“圣武”》中讲得很清楚:“是刀与火,‘来了’便是他的总名。火从北来便逃向南,刀从前来便退向后,一大堆流水帐簿,只有这一个模型。倘嫌‘来了’的名称不很庄严,‘刀与火’也触目,我们也可以别想花样,奉献一个谥法,称作‘圣武’,便好看了。”这两篇文章里讲的“来了”也好,或叫“刀与火”也好,是指历来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争权夺利和对人民的残酷镇压,以及广指“从古到今的扰乱”。总之,它不是褒词而是贬词。所以鲁迅讽刺道:如嫌不好看,改称“圣武”,便好看了。明白了“来了”和“刀与火”的含义,就可以进一步看看鲁迅讲的“刀光火色”到底是什么意思。那整段话  相似文献   

11.
1 看了副标题,有人会喊道;“这种说法,鲁迅生前就愤慨地否认了,你还来胡说八道什么呀!”是的,鲁迅在1926年12月29日给韦素园的信中.确有以下一段写得明明白白的文字:“我还听到一种传说,说《伤逝》是我自己的事,因为没有经验,是写不出这样的小说的。哈哈,做人真愈做愈难了”。《伤逝》是小说,小说是虚构的。说虚构的小说《伤逝》写的是鲁迅自己的事,当然要毫不含糊地予以否认的。如果承认了,不就等于说涓生就是鲁迅,而许广平分明还活着,而且还和鲁迅幸福地相爱着,于是推断.鲁迅生活中还有一位神秘的女士,曾经和鲁迅恋爱、同居,后又离异,终于死于无爱的人间。这当然是无稽之谈.然而却很可以被鲁迅的敌人用来中伤鲁迅,鲁迅的愤慨是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12.
鲁迅和戏剧     
鲁迅先生在他的《呐喊·社戏》上说:“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然而都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这是只指旧戏而说的。《呐喊》写在一九一八年以后,照《鲁迅日记》,鲁迅先生于一九一二年五月五日跟教育部到达北京后,只过了一个月另五天,就“与齐君宗颐(寿山)赴天津”,“夕赴广和楼考察新剧。”齐宗颐并不研究戏剧,鲁迅先生要他同行,因为他在天津有亲戚可以寄寓;鲁迅先生和他友谊之深和久,是仅次于许寿裳的。  相似文献   

13.
早在五十年代,毛泽东就曾经说过:“鲁迅后期的杂文最深刻有力,并没有片面性,就是因为这时候他学会了辩证法。”毛泽东的这个论断当然是正确的,它已被人们奉为经典。但是,我以为,鲁迅不仅是学会了辩证法,而且是精通辩证法,他是一位辩证法大师。对于鲁迅的辩证法思想,我们应当怎样进行研究呢?是从定义出发昵?还是从实际出发?我们看到,有的同志在研究鲁迅的辩证法思想时,是从定义出发,从抽象概念出发的。他们用恩格斯关于辩证法的三条规律,或者用《矛盾论》的基本观点,到鲁迅的文章中去找例证,好象鲁迅是在为《矛盾论》作注解似的。这是教条主义的研究方法,是不可取的。在研  相似文献   

14.
《出关》写于1935年12月,是鲁迅先生晚年的一篇历史小说。这篇小说发表以后,曾引起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以致鲁迅先生不得不又写了一篇《出关》的“关”》来加以说明。幸亏鲁迅先生有这一篇说明,不然《出关》的意旨是不会象现在这样昭然的。当时,正是国难当头,东北四省早已沦亡,华北岌岌可危,鲸吞之祸已临眼前的时刻,在这样的情况下,鲁迅先生写这样古老的题材,意图是什么呢?这是很耐人寻味的,无怪乎揣测纷纭了。对于这些揣测,鲁迅先生都漠然置之,唯独对于“自况说”,却颇有些忿然,因为这是与《出关》的意旨大相径  相似文献   

15.
新版《鲁迅全集》的注释,是我国出版史上一项重大成果。较之旧注,它有很大提高,这是有口皆碑的。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它也存在一些问题。鲁迅自己曾说过:“古书不很有些曾经后人加过注解的么?那都是坐在自己的书斋里,查群籍,翻类书,穷年累月,这才脱稿的,然而仍然有‘未详’,有错误。现在的青年当然是无力指摘它了,但作证的却有别人的什么‘补正’在,而且补而又补,正而又正者,也时或有之”。新版《鲁迅全集》的注解,有“未详”、有错误,无可厚非,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正因为有“未详”和错误,所以也需要增讣与补正。张国光同志的意见,不一定完全正确,但他希望注释“精益求精”,却反映了许多读者的心愿。  相似文献   

16.
<正>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秀散文,每次阅读都觉得亲切而有收益。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我常常看别人的评论,其中有很多分析精深的文章对自己启发很大。但是,我觉得有一些评论中提出的一些观点也有可以讨论的地方,现在将我的一些意见写出来与大家共同讨论。怎样评价镜吾先生和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共两大部分,后一部分主要是写镜吾先生和他的三味书屋。怎样评价镜吾先生和三味书屋呢?有人说,三味书屋是少年儿童的“牢笼”,“三味书屋远不及百草园那么广阔美丽,富有生气,走进了黑油的竹  相似文献   

17.
鲁迅留学日本的第二年(一九○三年),在《浙江潮》上发表了《中国地质略论》(以下简称《略论》)。青年鲁迅为什么写这篇论文?以前曾有研究者认为,“鲁迅当时深以‘地质学不发达’之虑,……因此撰述这篇关于中国地质的论著,以示创导”。这是说,鲁迅为了引起大家对地质学的研究兴趣或对它的重要性的认识,而著此论文。最近,杨天石同志对《略论》重新注意起来,进行了考察、研读,他虽然指出“鲁迅写作《略论》”,是与沙俄帝国主义借中国买办商人出面骗取开采权以掠夺我国矿产资源“这一史实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8.
《元史·太祖纪》:成吉思汗“(二十二年)秋七月壬午,不豫。已丑,崩于萨里川·哈老徒之行宫”。这个地点,冯承钩译《多桑蒙古史》注云:“《元史》谓成吉思汗死于萨里川·哈老徒之行宫,此二名皆属蒙古语名,疑其士卒以此名名其汗身死之汉地”。可见早就使人有些迷糊。直到近年,也还有一些同志理解的不十分清楚。例如说:“1227年7月,成吉思汗在经略西夏时,病逝在萨里川·哈老徒的行宫,终年六十六岁”。又如说:“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于进攻西夏的征程上。《元史》记载:‘(二十二年)秋七月壬午,不豫。己丑,崩于萨里川·哈老徒之行宫’…”。这从文理上似乎说萨里川·哈老徒是西夏地方。  相似文献   

19.
《锦州师院学报》(哲社版)一九八一年第四期,有宋学知同志大作《“鲁迅杂文”各称考》,多处涉及到我的短文《谈谈鲁迅的“杂文”概念》(载《华中师院学报》1980年第二期)。为了使讨论进一步展开,我愿意再谈几点想法与宋同志商榷。我写这篇短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鲁迅杂文的教学问题。什么是“杂文”,什么是“鲁迅杂文”,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呢?言人人殊,实在不好把握。自己从事教学工作,接触到更多的资料和实际之后,觉得问题更为突出。不解决这个问题,鲁迅杂文的教学,尤其是关于其艺术形式的教学是很难深入的。因此,便在一九七七年上半年写成了《谈谈鲁迅的“杂文”概念》一文。  相似文献   

20.
鲁迅1927年1月应聘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在职仅三个月,便遽然辞职而去。原因何在?说法有二:一说是“四·一五”国民党右派“清党”,鲁迅提出营救被捕学生,无效,当即愤然辞职,以示抗议。另一说是顾颉刚从厦门大学来中山大学任教,鲁迅不愿与此人合作共事,因此辞职。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觉得这两种说法,虽不无一定道理,但都欠准确,不够全面。为什么第一种说法不准确、不全面呢? 首先,这一说法与鲁迅辞职的日期不合。主张此说者,包括许广平在内,都没有参加过紧急会议,他们都不是这次会议的见证人(许广平当时也尚未与鲁迅同居)。许广平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