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东铁路是沙皇俄国扩张政策的产物,也是其称霸远东的工具,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本应与帝俄时代政策彻底决裂,把中东铁路无偿归还中国,但就苏联处理中东铁路的做法来看,其力图继承沙俄在华特权的企图昭然若揭。循着中苏之间中东铁路交涉的历史轨迹,可以使我们对苏联的对华政策有一个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并可以使我们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彼得大帝的改革起始于西方工业世界的冲击.但由于与西方社会水平的巨大反差、极为特殊而又沉重的俄国历史传统的阻碍,使改革的结果呈现出双重效应一方面是俄国成为具有强大军事实力的大帝国;另一方面,俄国成为为数不多的富人和受教育者的欧洲文化外围地带,最终未能把俄国引向富强之路,而由他改革规定的俄国现代化发展轨迹使后来俄国现代化之路步履艰难、曲折反复.  相似文献   

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中国外交,也如中国的政治、经济一样,深受中苏关系恶化的影响.斯大林的逝世和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使中国外交得以摆脱苏联的束缚,完全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中苏关系恶化以后,两国在外交上分道扬镳,却导致中国外交日趋激进,并于60年代后期发展到极端;而60年代中苏之间对立和对抗的升级又使中国领导人深感形势严峻,不得不调整外交战略和政策,下决心改善中美关系,联美反苏,终于使中国外交峰回路转,迎来了外交上的春天.  相似文献   

4.
中苏大论战是20世纪国际共运和国际政治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其后果和影响巨大而深远。从国内学术界关于中苏大论战后果的相关研究成果看,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对毛泽东及中共认知的影响;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对国际共运的影响;对世界政治格局及苏共路线、苏联社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以后,国内生产力取得了相对适应的生产关系,并且获得长足的发展机会.大机器工业得到发展、交通运输得到改善、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建立起来了,俄国的全部经济生活得到改观.1861年俄国有铁路1488俄里,1865年为3819公里,到1890年猛增至29063公里,在25年里增加6倍多.到1913年,俄国铁路总长度为7.17万公里,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铁路建筑的迅猛发展,促进了俄国工业、农业、商业和种植业的发展.促进了全俄统一市场的形成,所以铁路建设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还显薄弱.为此,本文拟就1860—1913年俄国铁路建设的总进程、政策及影响作一论述,以求教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6.
俄国象征主义是唯一一个在俄罗斯的土地上得到充分发展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在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划分俄国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分界线,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总的源头.本文旨在向广大读者介绍俄国象征派这一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产生背景、主要特点、代表作家及作品),同时力争对其做出较为全面、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中苏友好运动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开展的一场全国性运动,政府一方面对民众开展关于中苏友好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方面在各领域聘请苏联专家。宣教活动是中苏友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改变民众对苏联的负面认识是向苏联学习的先决条件,也迎合了当时中苏两国结成政治同盟这个历史背景。上海在近代以来深受美国影响,所以1949年后首当其冲成为中国共产党新秩序下被改造的对象。通过研究证明20世纪50年代上海开展的中苏友好宣教活动相当成功,达到了政府的预期目的。新中国成立初上海民众根深蒂固的崇拜美国、敌视苏联的观念是如何被扭转的?上海市中苏友好协会在此间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中苏友好宣教活动对上海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这场运动?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所以有必要采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在利用档案、报刊和口述材料的基础上回答这些疑问。  相似文献   

8.
中苏大论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分裂更加严重,使苏联党的大党主义、大国主义的倾向更加严重,中国党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更加严重。尽管中苏双方都声称论战是为了捍卫、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实际上,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这场论战中受到了最大的伤害。与此相适应,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也因此受到了最大的伤害,埋下了其在20世纪末步入低谷的伏笔。  相似文献   

9.
郭志刚 《中华魂》2012,(8):9-11
问题的由来旅顺口和庙岛列岛、山东半岛蓬莱角共扼渤海海峡,为"京津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旅顺口是终年不冻的天然良港,近代以来一直是外国侵略者争夺的重要目标。1897年12月,沙皇俄国海军侵入旅顺港,并强占大连。1898年3月,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旅大租地条约》。从此,沙俄取得了租借旅顺、大连25年的特权,旅顺口被划为俄国军港,大连湾内有一港也划为俄国军港,其余作为通商口岸。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后,日本继承了沙俄的特权,并于1915年在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中要求将旅顺、大连的租期延  相似文献   

10.
俄国犹太人是在20世纪初俄国革命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1917年之前反犹太政策一直都是沙皇政府遵循的国策,经济上的歧视和政治上的压迫,使得他们投奔俄国革命寻找出路。20世纪初的犹太知识分子活跃在俄国各政党之中,并担任要职,他们对积极推动十月革命的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