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伐军率先攻打两湖地区有三方面的原因:吴佩孚既是国民革命军最主要、最危险的敌人,同时又是比较脆弱的一环;两湖地区有利的政治形势;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2.
晚清的教育改革以及将新知识运用于社会生活所促成的对制度变革和观念更新的反思,是中国近代化因素成长的动因之一。湖北和湖南两省在清朝的最后20年间,因为有一批思想趋新的官员自上而下进行引导,使得该地区新式教育成绩斐然,湖北是新式学堂最多的省份,湖南则是新学最为活跃的地区,这正是两湖实业大兴、革命因素成长的重要背景。  相似文献   

3.
江凌 《社会科学》2012,(8):150-157
文化性格是一定文化区域内居民长期形成的、共同的、普遍的、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具有历史延续性的价值观念、心理倾向和精神追求,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行为习惯方式。近代两湖地区居民的文化性格基于悠久的楚文化传统涵化,同时,在社会动荡背景中的明清移民影响下和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出现了一些变异,其文化性格主要表现为既爱国爱乡又崇尚革新、既包容开放又经世致用、既机智狡巧又刚悍劲直、既尚武好勇又多元并存,而这些文化性格的形成则是地理生存环境、楚文化传统、宗法血缘传承、明清移民、经济社会发展、近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与影响等因素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对桐油采取了统制政策,但是在战时特殊环境下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和修订远远适应不了时局的变化。两湖地区作为国内桐油重要的产销地区,实际实施情况虽未收到预期效果,但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对支持抗战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6.
杨国安 《江汉论坛》2012,(9):111-119
咸丰初年,太平军北上进入湖南、湖北,当地民众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抉择:或是站在"异端"的反叛者一边,积极响应并投身到起义的洪流中去,成为太平军阵营中的"新兄弟";或是站在"正统"的官府一边,加入团练或湘军,成为维护旧有秩序的"中流砥柱"。本文通过爬梳清军俘虏的两湖地区太平军士兵的口供材料,以及其他相关地方文献,详细揭示了两湖民众"从贼"与"反贼"背后的动机、加入的方式、对战争进程的影响等等。研究表明,太平军和团练、湘军之间的斗争,可以认为是带有西方宗教色彩的意识形态与传统儒家思想之间的文化冲突。但就两湖地方社会言之,则更多的掺杂有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的对立和利益冲突。而在双方争夺乡村资源的过程中,固有的社会关系网络是构成集体行动和社会动员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7.
清廷于咸丰三年( 1853)起实施“就地正法”政策,藉以应对太平天国起义后全国性的大动乱.两湖地区自19世纪50年代后“盗贼会匪”充斥、社会一直动荡不安,因此,此间督抚们根据清廷的就地正法政策和两湖地区实际情形,制定相关的惩办措施,不仅明确了就地正法的范围和对象,而且使就地正法执行者下延到州县官甚至乡绅、团练,他们都可以随意就地处决“盗匪”.州县实施就地正法分为绅团直接正法、州县官直接正法和州县官审讯、道府委员复讯、督抚批饬正法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三国     
《中文信息》2007,(6):41-46
三国时代作为中国历史上分裂的时代,各路英雄曾在这片土地上一展英姿。三分天下,魏、蜀、吴的局面终于打开。羽扇纶巾,煮酒论英雄的年代虽然已逝去,但是这个非凡的时代留下的却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在这个分裂的时代,帝王不再为建造豪华奢移的陵墓而浪费时间,心电都用在了江山争夺一统天下,一代袅雄曹操的墓甚至不可考。  相似文献   

9.
古松 《中文信息》2004,(11):22-26
南方人赏秋似乎总要跑到遥远的北方或西部,附近不是没有,而是你没哟发现,其实,美丽的秋色已经不知不觉来到了你的身边。  相似文献   

10.
清代两湖地区社仓管理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注意把社仓制度和保甲制度相结合 ,体现出经济手段和政治手段并重的基层控制理念。社仓与常平仓在管理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社会学的角度可以找到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社会控制和社会稳定的制度根源。这种仓储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整合社会意识形态、稳定基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大名 ,在今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城 ,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却是有名的都市之一 ,曾以繁荣弛名全国。大名府的治所大体在元城 (今河北省大名县附近 )。由于古时往往同一治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名称 ,因此大名府的名称比较紊乱。隋朝称之为贵乡 ,唐朝称之为魏都 ,五代后唐称邺都兴唐府 ,后晋称广晋府 ,后汉、后周称大名府 ,北宋称北京大名府 ,金、元、明清各朝皆称大名府。一自有了原始农业之后 ,人类就开始了定居生活 ,开始他们定居在地势高爽的山麓平原及一些山陵地带。从河北大平原看 ,西部是山麓平原 ,中部是冲积平原 ,东部濒海地区是滨海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随着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现象的增多和南方地区泥雨现象的出现 ,不少人将山羊视为生态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其实这是一种浮浅的的观点 ,西部草原沙化有其深层的原因。一、西部地区草原沙漠化的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的广大草原虽然从法律上讲属于国家所有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实际上已成为该地区每一个牧民都可以自由地免费利用的“公共资源”。在经济学上 ,所谓“公共资源”是指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自然资源 :一是这些资源不为哪一个个人或企业组织所拥有 ;二是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地利用这些资源。这两个条件决定公共资源具备了“竞争性”的特…  相似文献   

13.
1、大黄山地区的地理边界 我们所指的大黄山旅游区是指以黄山为中心。半径为280公里的,通行里程在3小时以内的旅游区,包括“两山一湖”旅游区、原徽州府所辖的徽文化影响区。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的几个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黎丽 《学术探索》2009,(6):110-111
西北地区即是边疆又是多民族地区的历史与现实决定了西北地区的民族关系具有与中国其他地区不同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二卷相关重要篇章对中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党的伟大成就与人民立场相统一,坚持党的历史自觉与历史主动相统一。  相似文献   

16.
秦汉时期北方生态与民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生态是影响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外部条件。生态对人类社会的诸多事象具有一定的影响。生态对秦汉时期的北方民俗的形成与存在就具有一定的影响乃至决定作用,不同的生态条件是长城以北、关中、关东等地不同风俗形成和流行的基础之一;另一方面,透过秦汉时期北方各地千差万别的习俗,我们又可洞窥生态的差异。从生态的视野透视某一时期或地区的民俗是我们研究社会历史之客体时应予以引入的新的质素。  相似文献   

17.
龙海清 《船山学刊》2000,(3):98-102
俗称为“边墙”的中国“南方长城” ,以它残缺不全的身躯 ,如今依然断断续续地绵亘在湘西苗疆的土地上。由于时代的发展 ,它已渐渐被人遗忘。只是随着长城专家的发现和高度评价 ,又一时成为媒体炒作的焦点和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本文拟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 ,对它作一番考察。一、“边墙”的产生及历史沿革“边墙”的产生无疑是和明清统治者对苗族人民实行军事封锁和民族隔离政策紧密相连的。而这种封锁和隔离用“边墙”的手段加以辅助实施 ,则是苗族被划分为所谓“生苗”和“熟苗”之后产生的。“生苗”这一名称在古籍的出现始见于明代永乐初…  相似文献   

18.
湘西古城镇的历史文化信息与遗产保护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湘西古城镇在地域上构成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景观群系,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古城镇,具有重要的遗产保护价值,可以通过申报世界遗产、各级文保单位和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名村)以及文化生态博物馆等途径实施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19.
编者的话     
正具有五千年长度的中华文明,当然是底蕴深厚、取之不尽的智慧宝库;然对以学史、治史为职志的众多学人而言,汗牛充栋的浩瀚史籍却似望之生畏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穷其毕生之精力,亦无能穷其底蕴,晓其奥秘。面对这个无解的悖论,学者的权宜之计只能是"术业有专攻":或以断代史见长,或以专门史立足,然后再循分工、合作之途,以期逐渐逼近历史的真实。尤其是近代以来,学科之分日趋细化,学科之间的门户也  相似文献   

20.
在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深化改革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热点,中国改革也开始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新的十字路口,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要求我们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