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夏陵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夏陵三题牛达生,贺吉德近十几年来,西夏陵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有些问题,如西夏陵平面布局上的排列方式问题,各陵陵主问题,陵园地面建筑的功能、形制问题等,至今仍然没有较为统一的认识,存在着争论。现将我们对其中部分问题的意见略陈如下,恳请方家...  相似文献   

2.
论北宋政风与积贫积弱仝晰纲北宋王朝与中国历史上其它王朝相比有明显的不同特征,兵虽多而积弱,粮虽足而积贫,国虽治而不振,这一特殊现象与政风腐败不无联系。本文试对北宋政风之特征、成因及其与“积贫积弱”的关系略作论述。一北宋政风之腐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相似文献   

3.
元朝     
《中文信息》2007,(6):108-112
中国历代皇陵中大多数朝代的皇陵都已经找到,部分陵墓已经开掘,唯独没有发现元朝的皇陵。而且,元朝10个皇帝,世人连一个皇家陵墓都不知道。不仅这样,连元朝的王公贵族的埋葬地也鲜有发现。那么元朝帝王的寝陵是否存在呢?据史料记载,元朝皇帝均实行秘葬制度,即帝王陵寝的埋葬地点不立标志、不公布、不记录在案。所以,自明代以来,关于成吉恩汗陵和元代帝王陵的确切位置,就一直是人们探寻的热点。对成吉恩汗陵寝的具体位置有多种说法,如在鄂尔多斯高原;在蒙古国境肉的肯特山之南;在阿尔泰山等。既然是秘葬,不立标志、不公布、不记录在案,那么,种种正史、野史的记载自然可信度都不大。所以在没有足够的实物证据之下,元朝帝王的葬地也将一直会是个谜。  相似文献   

4.
隋朝     
《中文信息》2007,(6):50-53
开皇元年,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的政权,建立了隋朝。八年之后,隋灭掉了陈,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近四个世纪的分裂割据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同时也为陵寝制度的复兴与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这一时期已经恢复了秦汉时期“封土为陵”的规则,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公仅仅有二世,前后不到四十年,文帝和炀帝又都死于非命,所以在陵寝制度上,隋朝虽然恢复了秦汉“封土为陵”的规则,但是在营建规模上还远远比不上秦汉陵寝那样高大宏伟。  相似文献   

5.
论腐败对社会心态的影响乔东平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是掺杂在我国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一股浊流。腐败问题的复杂性、顽固性和危害性,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也成为广大群众普遍关心和焦虑的热点。本文主要探讨腐败对社会心态的恶劣影响及应以怎样健康的心态对待腐败...  相似文献   

6.
北宋     
《中文信息》2007,(6):87-93
北宋九个皇帝,除钦、徽宗二帝被金人掳俘北国客死他乡外,其余太租赵匡胤、太宗赵广义、真宗赵恒,仁宗赵祯、英宗赵曙、神宗赵项、哲宗赵煦都葬于此。加上赵匡胤的父亲赵宏殷的墓,世称谓“七帝八陵”。按照埋葬时问的先后,八陵的顺序依次是:1,宋宣祖(赵弘殷)的永安陵;2,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3,宋太宗(赵广义)的永熙陵;4,宋真宗(赵恒)的永定陵;5,宋仁宗(赵祯)的水昭陵;6,宋英宗(赵曙)的永厚陵;,宋神宗(赵项)的永裕陵;8,宋哲宗(赵煦)的永秦陵。  相似文献   

7.
宋陵简介     
巩县,东依虎牢关,西有黑石关,南凭嵩岳,北枕黄河,伊洛河自西南而东北,横贯全境。山川秀丽,形势险要。八百多年前的北宋皇陵就营建于此。 赵匡胤于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将其父赵宏殷之墓,由开封迁葬于巩县。从此直至北宋覆亡,营建了一百六十多年。北宋九个皇帝,除徽、钦二帝被金兵虏去,囚死漠北外,其余七帝的陵墓,均营建于此。加上赵宏殷的陵墓,通称“七帝八陵”。袝葬皇后陵二十多个,陪葬宗室及王公大臣的坟墓近千座。根据陵墓分布和自然环境,分为四个陵区。  相似文献   

8.
《文史哲》1974,(4)
北宋王朝后期,封建统治已经极端腐败。它对农民的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激起了广大农民的不断反抗。公元一一二○年(宋徽宗宣和二年)在睦州青溪县(今浙江省淳安县)爆发的方腊起义,就是其中声势最大的一次。这次起义,高举“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革命旗帜,猛烈地冲击着反动的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威震东南半壁,沉重地打击了北宋王朝的封建统治。  相似文献   

9.
清朝     
《中文信息》2007,(6):127-151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入关以后,十个皇帝,除末帝溥仪没有设陵外,其他九个皇帝都分别在河北遵化县和易县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陵园。由于顼个陵园各距北京市区东、西一百里,故称“清东陵”和“清西陵”。清东、西二陵在规制上基本沿袭明代,所不同的是陵冢上增设了月牙城。另外,明十三陵中,只有长陵有“圣德神功碑”,而清东、西二陵中则有数通。陵园的布局与明代相比也发展到更成熟的阶段。清东陵和清西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墓群。与历代帝王陵园相比,它的年代距今最近,影响也较大,在陵寝发展史上处于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西晋的腐败风气与门阀制度夏保连,刘文芳在中国封建社会,两晋时期上流社会的腐败现象十分突出,在西晋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风气。这种风气不仅加速了司马氏政权的灭亡,其流毒也给后世造成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西晋上流社会的腐败风气与门阀制度建立的...  相似文献   

11.
当前,腐败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也是大家最深恶痛绝的一种现象。几年来,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政策法规,出台了各种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一些腐败分子纷纷落马,如成克杰、胡长清之流被处以极刑,有力地遏制了腐败现象的发展势头,实乃国家之大幸,民族之大幸,人民之大幸。   但是还有一种腐败现象危害更大,却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也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更没有作为一种现象来研究,这就是机构性腐败。所谓机构性腐败,是指一些部门或单位利用其垄断地位和掌握的特殊权力,无视党纪国法,…  相似文献   

12.
王素香 《理论界》2012,(5):93-94
北宋养官空前绝后。耗费巨资打造了叠床架屋式的庞大臃肿的官僚机构,行政效率低下、牵制推诿成风。高薪也没能养廉,鱼肉侵夺百姓事件不断,农民起义频发。疏于监管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  相似文献   

13.
1.引言近年来国际上,尤其是非洲,越来越关注腐败问题。这种腐败本不新鲜,也不是非洲特产。可是随着它日益明显地阻碍发展,可以说它对非洲国家本来就摇摇欲坠的经济危害尤甚。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如今只有艾滋病的肆虐可以比拟。非洲国家腐败的规模和程度可从透明国际(TransparencyInternational)1996年和1997年的腐败指数(CorruptionPerceptionIndex,CPI)中窥见一斑,这是目前最新最可靠的腐败指数,10分表示完全没有腐败现象。1996年调查了54个国家,其中尼日利亚只有…  相似文献   

14.
中国腐败现状的测量与腐败后果的估算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倪星  王立京 《江汉论坛》2003,(10):18-21
腐败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对腐败的现实状况进行精确测量,科学估算腐败给社会造成的不良后果和影响,才能够使反腐败工作走向深入和彻底。本文根据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查处腐败案件的情况对中国腐败的现状进行了客观测量,并运用透明国际的腐败感觉指数和行贿指数等对中国腐败的现状进行了主观测量。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根据官方数据、腐败黑数和破案率、各类租金的规模等估算了我国腐败所引起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北宋亡国与权力膨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宋绝非落后挨打,实因极度腐败而亡国.其根源在于北宋开国初期所建立的一整套权力制约体系全面崩溃,宋徽宗手中的皇权以及以蔡京为代表的外朝和以宦官为代表的内朝权力恶性膨胀井恣意滥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1994、1995两年来查处的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三类案件的调查,剖析了有一定领导职务干部腐败犯罪的原因,认为领导干部走向腐败犯罪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在主观方面主要是世界观问题,在客观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一些党政领导没有把反腐败放到重要位置:我国经济体制处于转轨时期,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错位的影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以及监督机制薄弱,打击犯罪下力等。基于此,文章通过深层次的分析,对进一步遏制腐败犯罪在体制上和法律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时下,没有任何一个问题象腐败现象一样会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腐败,这个在健康的社会机体里滋生并蔓延的“政治之癌”,正吞噬着我们整个社会的公共资源,腐蚀着我们的人民的心灵,已经成为阻碍转型社会良性发展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无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一般民众均对此表示出莫大的忧虑。越来越多的分析和对策之论频频见诸报章杂志,但似乎并未显示出其应有的效用。甚或相反,腐败现象在程度和规模上变得较以往更为严重,呈愈演愈烈的趋势。 这似乎产生了一个吊诡的现象:腐败与反腐败成为共生的东西,——反击弥坚,腐败弥深。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反腐败策略和运行机制本身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法学家们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腐败的程度是与行政规模的大小紧密联系的.腐败促使行政人员过快增加,而行政人员过快增加又迅速推进腐败.腐败状况的变化和行政规模的变化是同方向的,富有弹性是腐败的行政规模弹性的定律.基于这一定律,如行政规模缩小,则可使腐败迅速弱化.因此,严格控制或减少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是反腐、防腐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9.
赵泽光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1(7):148-153
唐宋时期,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局面已经形成.北宋统治者在实行三教并重政策的同时,对道教采取扶持和尊崇的政策,道教与北宋政治之关系十分密切.北宋统治者对道教的利用和道教对北宋政治的影响是十分值得探讨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 宋明理学是我国古代思想定型时期,从北宋到南宋,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北宋五先生开创理学,南宋三贤继而发挥完善,建一代学术之规模,影响中国历史近千年。十多年来,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