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古民居”中.有一幢名为“旧德邻屋”,它是晚清杰出的书画家、“黟山派”篆刻创始人黄士陵故居,虽然历经沧桑,但至今仍较为完好地保存了下来,现已成为众多古民居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相似文献   

2.
作为灿烂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古民居、古村落、古建筑是最具影响力的历史遗存之一,徽派古建筑、古村落、古民居具有自身特色,已经越来越引人关注;是最具展示力的文化载体之一,与那些博物馆、文物堆里的文明相比,我们的徽文化就在眼前、就在古民居里:是最具吸引力的城市名片之一,说起黄山必然要说徽文化,说起徽文化必然想起徽派古民居,优美山水、优质生态、优厚文化是黄山最响的三张名片,  相似文献   

3.
李俊     
《徽州社会科学》2004,(5):58-58
李俊,安徽天长人,1954年生,1974年12月入伍,曾任武警安徽省黄山市消防支队政治委员、工程师;现为黄山市消防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黄山市徽州文化研究院研究员。著有《火灾预防知识读本》[合作]、《江湾》,撰写的论文获得过国际消防学术会议二等奖。《中国消防》及上海、江西、江苏、辽宁、安徽等消防期刊和《徽州社会科学》专栏作者,自2000年以来共计发表了十几万字消防历史文化稿件和数百幅照片:并按时完成了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普及教育工作委员会下达的《徽州古民居消防探幽》一书撰写工作。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据《安徽13报》3月1713消息,省政府3月1613在合肥举行隆重颁奖仪式,表彰奖励2001—2004年全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其中黄山市社科工作者李俊、张俊杰双双获得殊荣。李俊的著作(《徽州古民居》探幽),张俊杰的论文《新时期农科教结合的实践与思考》分别获得安徽省人民政府奖励证书和奖金3000元与1500元。获得此项奖励的作者还可获得工资上浮5茗的鼓励。  相似文献   

5.
《徽州社会科学》2010,(1):65-65
西递位于黄山南大门43公里,黟县城东8公里处,奠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距今已有九百六十年的历史。西递旅游资源及其丰富,镇政府所在地——西递村至今保存有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124幢、祠堂4幢、牌楼1座,素有“明清古民居博物馆”和“桃花源里人家”之美誉,是黄山旅游线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6.
3月11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福宏在歙县许村调研“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工程时指出,要加快古村落村容村貌整治力度,充分挖掘古民居文化内涵,提升许村古村落形象,形成极具市场影响力的特色品牌,使古民居保护、开发、利用工程走上投入与回报相适应的良性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徽州古村落、古民居是最具影响力的历史遗存之一,是灿烂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认真实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加大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力度,使徽州古村落、古民居这一文化历史遗存得以有效传承、永续利用,根据《黄山市“百村干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8.
黟县是徽商、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保存了明清时期几千幢古民居和数十个完整的古村落。历届县委、县政府在抓好古民居保护的前提下,把它作为发展乡村旅游最为宝贵、最具核心竞争力的资源,科学合理加以利用,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赢得了广泛赞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班特兰先生说:“我很少见到保存如此好的古村落,你们所制定的政策非常好,值得我们推广”。  相似文献   

9.
黄山市委、市政府从对历史负责、对发展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在反复筛选、科学论证、民主决策的基础上,决定实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正如市委书记王福宏同志指出的,徽州古民居建筑是最具展示力的文化载体之一,是最具吸引力的城市名片之一,是最具生产力的经济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10.
黄山市沿革于古徽州,是徽文化和徽商的集中发祥地,境内至今保留有大量徽派古建筑、古民居,它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集中反映了古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这些古建筑和古民居是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传统特色建筑的典型作品,集中体现了徽派建筑的风格和特色,是我国建筑史上有名的一大流派,具有很高的价值。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其创造性开发利用,促进黄山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更是我们的现实使命和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1.
古民居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以婺源古村落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古民居及其生态环境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其正处于开发的热潮之中.婺源是全国文化与生态旅游示范区,自进入21世纪以来其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江西省旅游业的新秀和文化生态旅游的典范.但婺源文化生态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特别是古民居生态方面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在我国古民居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具有典型性和共性,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从而使古民居生态旅游真正步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丰富的地域特色文化是一种珍贵而又脆弱的资源,在外来文化的冲击和自身发展过程中,如何保护和开发利用它,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正在探讨的热点。徽州古民居作为一种独具风格的地域文化,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其保护和开发具有普遍意义。本文就从古民居旅游资源角度出发,在分析其保护和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保护和深度开发两个思路,以期为我国各类似地域特色文化在旅游发展道路中“有所作为,有所不为”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文信息》2007,(3):108-112
油菜花是江苏很常见的农作物,在阳春4月,它就成为了遍布于田野的一大美景,南京周边值得观赏的油菜花田有湖熟、秣陵,另外南通、太湖、昆山、高淳、无锡阳山也有面积很大的油菜花田,这些都是踏青的好选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8月9日至10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福宏率队,冒着酷暑,驱车数百公里,走古巷。进村落,深入全市各地,全面认真地对“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进行观摩,实地检查指导工程项目施工,进一步谋划推动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工作。现将王福宏书记在观摩活动总结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摘录如下,以供大家学习领悟。本文题目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5.
《徽州社会科学》2010,(2):F0003-F0003
西递位于黄山南大门43公里、黟县城东8公里处,奠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距今已有九百六十年的历史。西递旅游资源及其丰富,镇政府所在地——西递村至今保存有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124幢、  相似文献   

16.
《徽州社会科学》2010,(5):19-21
万安村:休宁县城东4公里,是休宁县古时的“水口”,也是古代重要的水陆码头,曾有“小小休宁城,大大万安街”之称。现有437户1376人。保存有古民居132处,古塔3座,古桥4座,古水埠码头12处,古传统商业街1000余米。万安罗盘传统制作工艺已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安徽地处华东,江淮横贯。长江流经安徽四百多公里;淮河源于桐柏而入洪泽,主干基本上是在安徽境内奔流。因为有这样一个山川地理之势,所以安徽代表性的理论刊物就有了《江谁论坛》这样一个气势奔腾的名字。我揣度这个名字的优越:一是明白无误地表明这是皖省的刊物;二是以“江河东去终归大海”的寓意象明理论的本性,即真理的客观性,不可抗拒性和生生不息的发展性。《江淮论坛》的创刊名字是《虚与实》后和《江淮学刊》,改革开放以后改称《江淮论坛》,现今已届不惑之年。四十来来,这份刊物伴随安徽发展向前,其精神、其面貌也为世人…  相似文献   

18.
《徽州社会科学》2010,(7):13-15
西递村 西递村:黟县碧阳镇东南8公里,现有386户1212人。村落形态完整,保存有古民居224幢,古祠堂3幢,古牌坊1座,古桥梁3座,古街道、巷道、水口环境基本保存完好。2000年11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9.
大辰 《中文信息》2005,(4):22-32
小时候,听大人说婺源过去是属于安徽的,就觉得奇怪。长大了,走出婺源,到过江西的许多县市,感觉婺源与那些县市在环境,村庄,建筑,民俗等方面有很大不同;中学陪父母到安徽的齐云山“拜老爷”,第一次走进安徽,竟然发现这里与婺源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这时才意识到婺源过去是属于安徽的;大学学的是历史,徽州.徽商、徽文化一次次的出现在史书和资料中,这时又才知道,徽州的历史在中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这一府六县的土地上、在百姓中蕴育的一个个历史文化名人、一个个富商大贾,他们创造了辉煌的微州文化。现在,随着旅游的发展,益发感觉到要深入了解婺源,就必须认识其文化母体——徽州。因为这次徽州之行要去的地方点多面广,有自己的交通工具是最重要的,加上婺源与安徽山水相连,相对不远,因此骑摩托车去是很合适的。  相似文献   

20.
《中文信息》2007,(3):8-25
云南大部分地区天气晴好,春光明媚。油菜花不着杂色,天蓝蓝,地黄黄,花色袭人,让人喘不过气来。几丘田花开,鲜黄一片,迷了人眼。云南千里油菜尽金黄,安宁的龙羊谷,玉溪市乡间等都有大片的油菜花,但最壮观的油菜花是在罗平,这里的油菜花面积达四十万亩左右,油菜花种在梯田上,被称为金玉满堂之乡。[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