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卫生组织给予健康下的正式定义是:"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现代小学心理专家认为:小学阶段必须把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和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小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关心儿童,爱护孩子,关爱儿童心理健康。儿童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细心地观察,细致地体贴,重视地对待,爱心的给予。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解决的,面对孩子或这或那因素导致的"异常",我们无论怎样应该注意教育的态度与方式,考虑儿童的心理思想,让孩子心灵得到净化。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也对大学生心理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信息获取渠道、丰富的社交平台和多样的娱乐选择,但也带来一系列新的心理教育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也对他们的学习、社交和发展造成影响。当前亟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并探索适应互联网背景的创新教育模式,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心理环境是影响人的心理的一切社会生活环境,对于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而言,健康的校园心理环境能够帮助他们更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从而有助于提高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管理实效。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进步,健康的概念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世界卫牛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能力的完美状态."时代的变革,体制的更新,生活节奏的急速加快,人们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受此影响,小学生的心理也日趋复杂化.而散布城市各个角落的特殊群体--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更令人担忧.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由于我班学生基本上是农民工子弟,所以我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做了一些研究和探索,发现不少农民工子女存在心理问题.想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问题,从小有个健康的心理,就要打开他们心灵的窗户,让师爱播撒在他们的心田.让每一位学生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自我意识薄弱,好奇心比较强,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容易受不良信息侵扰。近年来,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尤其是信息多元化,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学校抓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重要,本文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6.
伴随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大学生在所有高校学生人数中的比重不容低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抗挫能力,提高他们心理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心理弹性(Resilience)作为影响心理健康和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成为研究重点。针对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当今扬弃了以往关注“问题心理”的模式,开始从新的、积极的视角来挖掘个体自我实现和各种积极品质的心理潜能。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良好心理素质培养成为迫切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面对我国小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心理素质普遍下降的现状,如何认识、面对这些心理问题,如何是小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寻求心理健康,这既是现实的呼唤,也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崔璨  刘慧英 《人才瞭望》2016,(22):178-179
积极心理学是当下心理学研究热点,其致力于研究和探索人的积极品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佳,在积极心理视野下高职院校重新定位心理健康教育,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不断推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琴英 《人才瞭望》2017,(2):164-165
现阶段的大学生处于社会经济都快速发展的时期,同时社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导致大学生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各种心理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因此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其以更好的心理状态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是当下最主要的工作.笔者主要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着手,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征以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张泓 《人才瞭望》2017,(10):198-199
中职学校中,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非常重要.在教学活动中,把德育和心理健康这两门课程有机融合,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解决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我们改变教法,更要求我们的老师去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提升自主探究能力。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创设情境,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大胆地想,尽情地说,勇敢地问,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就会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作为农村成长困难学生班级的班主任必须走出误区,正确认识农村成长困难学生的教育问题;认真调查研究,找准农村成长困难学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尊重每个农村成长困难学生,信任每个农村成长困难学生;进行价值教育,给农村成长困难学生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培养学习兴趣,努力提高农村成长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重视心理健康,做好农村成长困难学生的心理医生;协调各方力量,创造农村成长困难学生发展的良好环境;凸显唯物辩证,扩展农村成长困难学生健康成长的天地。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儿童的心理健康重要的很,儿童期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从人的尊严和价值角度讲,拥有健全人格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农村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是新农村教育建设重要工程,这项工作关系到孩子们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搞好高校德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本文在揭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同时,重点分析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心理现状,发现学生在专业学习、社会交往、家庭关系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同时提出了做好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职学校新生几乎是未成年人,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显突出。对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本文针对中职新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提出了一些疏导和调适中职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以期能帮助新生摆脱心理困扰,形成健康的心理,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16.
文学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小学生学习的状态伴随着他们的心境而有所变化,感到好奇,则表现出相当浓厚的兴趣;感到有挑战性,则表现出相当积极的探究……如何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本人已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多年,深知给小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功极为重要。要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从小培养学习兴趣尤为关键,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快乐学习是学生内在的动力,学生兴趣越浓,学习积极性就越高,取得的效果就越佳。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但和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由于这些特点,对于一个想象力、理解能力相对较弱的一个小学生来说,学习是很难理解把握的,有时候由于不能理解他们就不回去主动学习,积极地参与学习当中来,这样慢慢的学生就没有了学习的乐趣,本来数学是一门日积月累的的学习科目,这样慢慢就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困难,使学生不爱主动学习,逃避学习,排斥学习。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我们如果要想改变学生数学学习的这种状况,爱学习数学,主动学习数学,有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才有渴求的欲望,有渴求欲望才会进步,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会摆脱“要我学”,变成一个“我要学”的好学生。对于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他们刚跨入校门不久,对于一切事物都存在着新鲜和好奇,感到一切活动都那么有乐趣。他们会怀着一种好奇心去学习,总希望在学习中,老师都能给他们带来一些有趣新鲜的事情,这时候的他们很容易被新鲜的事情所感染,被新颖的内容所吸引。可以这么说,兴趣对于一个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兴趣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兴趣是指个体力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而积极情绪。学生的数学兴趣就是指学生力求认识数学的心理倾向。表现为对数学学习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情绪。一名学生拥有了学习兴趣可以使他们注意集中,让大脑处于活跃状态,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使学生接受教学信息的最佳时期。它能够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对数学是否有兴趣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理解数学,明确数学学习的意义,曾抢学生的进取心和学习动力,使学生变“要我学”为“为我要学”。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有效措施。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推进素质化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正处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初级阶段,对于新事物有着积极、活跃的心理因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牢牢抓住他们的这一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让学习变为一种乐趣,从而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兴趣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对智力的发展起重要作用。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学习中的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就数学而言浓厚的兴趣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和发展。由此可见,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每个数学教师都必须重视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教学成为有渊之水,有本之木。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笔者谈几点认识,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相对落后,不少学校缺乏心理教育机构或流于形式。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美国,通过对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给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一些启示,以促进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作为传道授业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新形势日渐发展促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政课教育写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正确掌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课教育学之间的重要关联,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课教育学有效结合,满足素质教育实际需求,构建更加优质育人环境,尽可能减少学生心理方面问题,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笔者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政课教育学中的优势作了分析,提出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政课教育学中的应用对策,为优化学生心理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探讨当前安全观念转变下农村小学生活动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例如农村小学生活动剧烈,危险系数变高;缺少专业体育教师的指导,体育器材闲置;安全意识淡薄,没有形成安全习惯;家长观念落后,法律意识淡薄等,及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