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语言的使用是不同的,有其各自的特性。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研究英语中的女性语言特点,并分析造成这些特点的社会、心理和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2.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女性在许多方面,还优于男性。 一是语言表达女性比男性发育早。研究证明:同样条件,同样年龄的小孩,女性比男性在拼读、词汇积累方面都比男性强。就整个来说,女性比男性口齿要伶俐。凡是学外语的女生,接受和表达能力明显优于男性。 二是听觉女性比男性敏感.经多次试验,男女在一起闲谈,突然传来另一种声音,男性没有感觉,但女性却听得很清楚。研究证实:对声音、彩色等方面的敏感度女性比男性高40%左右。 三是记忆力女性比男性强.特别是短期记忆力,女性记得很详细,男性有时忘得一干二净。 四是嗅觉灵敏度高。随着年龄的增大,女性与男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女性受教育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教育投资观点论述了女性受教育水平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所带来的社会回报。经济发展方面从财富总量、经济结构和家庭收入三方面论述,社会发展从子女的健康、后代的教育、家庭的社会地位等方面论述。笔者认为提高女性受教育水平是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键性因素,且能获得高于男性的社会回报。  相似文献   

4.
上个世界70年代,由美国艺术史论家琳达。诺克琳发表的一篇名为《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的论文而引发:女性这个在历史长河中一直扮演被男性所支配的边缘性别在艺术史中的缺席问题。在男权社会下女性艺术家区别于男性艺术家眼中的女性身体语言及造成男性艺术家和女性艺术家在面对女性身体时不同意识形态的成因;成长历程中的社会环境和精神创伤带给女性艺术家怎样的心灵烙印以及在时代浪潮的引领下女性主义艺术家的崛起。  相似文献   

5.
中国封建历史数千年,无论在政治、经济、或社会领域,男性始终占据着主导的地位,但还是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女性诗人、科学家、政治家、革命者,以及各方面的社会精英、卓越人才,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和智慧、又要比男性经过更多几许的艰辛和曲折!这些女性是觉  相似文献   

6.
劳动力市场中性别歧视的社会成本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琳 《人才开发》2005,(12):16-17
一、我国劳动力市场中性别歧视的现状根据我国第二期全国妇女地位抽样调查的结果来看,男女两性之间的收入存在较大差异,调查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1999年男性和女性的年平均收入分别是7434.10元和4552.73元,女性收入是男性收入的61.24%。这种差异在受教育程度相同的人口群体中也非常明显(表1)。资料来源:第二期全国妇女地位抽样调查。表1中的数据说明,虽然随着受教育年数的增加,男性和女性的收入都在增加,但是,在受教育年数相同的人口群体中,男性的收入均高于女性。女性在劳动市场中受到的歧视,这种歧视表现在两个方面:1.男女两性在单位中所…  相似文献   

7.
语言中的性意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蕴涵着语言使用者的文化心理、社会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内容,并反映出社会规范与民俗心态。男女之间存在着语言差别。由于男性与女性性别的差别导致男女嗓音的不同,语气上存在的差别也就显而易见。男性一般选用陈  相似文献   

8.
《人才开发》2008,(7):59-59
澳大利亚最新公布的一项对1800名男性和女性首席执行官及经理的调查数据显示,除两个管理领域外.女性的实业领导能力都优于男性。女性管理者更具战略意识、冒险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精神.但在情绪稳定方面与男性管理者不相上下。不过.男性在抓问题关键方面还是略胜一筹.  相似文献   

9.
中国封建历史数千年,无论在政治、经济、或社会领域,男性始终占据着主导的地位,但还是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女性诗人、科学家、政治家、革命者,以及各方面的社会精英、卓越人才,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和智慧、又要比男性经过更多几许的艰辛和曲折!这些女性是觉醒的一小部分,她们反抗男尊女卑,鄙视不合理的封建传统,用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刘巍 《人才瞭望》2009,(2):71-73
刻板印象指人们在对个人进行认知形成印象的过程中,用社会上沿袭已久的对某一类人的印象和评价来推断其中具体的人的特征的心理现象。性别刻板印象是刻板印象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指社会生活中人们对男性或女性在行为、角色、人格特征等方面予以的期望、要求等笼统的看法。性别刻板印象比较难以改变,它直接影响到男性和女性的动机、行为以及不同的职业选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女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其整体素质和社会地位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她们独立意识强、注重自身素质培养、成才愿望强烈,  相似文献   

11.
性别歧视造成女性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无论是在保健投资、教育投资以及培训投资等方面,女性都处于劣势.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就业女性在岗位、晋升与薪酬方面相比男性,有着不公平的对待.笔者主要从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现象、原因以及其影响出发,对女性人力资本投资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俄国是个女性居多的国家。这首先是战争带来的后果。残酷的战争夺去了2700多万苏联人的生命,其中大多数是男性。从而导致性别比例失调,男性短缺。90年代初,男女比例是47∶53。 十月革命后,妇女地位明显提高,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里都有大批女性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经济发展,俄罗斯妇女的文化水平大大提高,60%的妇女受过高等教育,她们无论在知识面或社会活动能力方面并不比男人逊色,甚至在许多方面超过男人。 俄罗斯女人高大健壮的身材,是其他任何一个民族的女性所无可匹敌的。毫不夸张地说,俄罗斯的女孩…  相似文献   

13.
女性成才困难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古到今,女性都是人类发展史上不能缺少的组成部分,她们具有与男性平等的社会地位,同样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国家兴旺发达的历史重任,因而她们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鼓励女性成才是促使她们竭尽所能地发挥应有的才能,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也提高、完善自己,不断推动社会进步。女性成才既是过程又是目标,它既是女性自身的道德品质、知识修养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不断提高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女性通过努力学习、辛勤工作,不断取得各方面进步,实现自身价值,并为社会创造财富,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必要人才的最终目标。一、当前我…  相似文献   

14.
张华  李志 《人才开发》2005,(9):20-21,23
1女员工积极性调动的研究背景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妇女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企业中来,她们对企业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女性员工由于生理特征、家庭和社会角色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她们在企业工作中表现出自身的特点。国外学者巴托(Bartol)、莫特兹(Mottaz)等研究表明,女性员工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放在一个更高的位置,而男性员工将报酬、发展、工作自主等与工作相关的因素看得更重要。国内学者陆佳芳、时勘等的研究发现,女性员工的工作态度容易受到工作与家庭冲突的影响,她们的工作满意度显著低于男性员工。林琼、凌文辁在研…  相似文献   

15.
徐晓 《人才瞭望》2014,(7):64-65
在现代社会,女性突破传统的羁绊与禁忌,挑战男性的传统地位和模式,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尤其在近十多年来,在企业管理领域内的表现尤为明显。越来越多的女性"巾帼不让须眉",各种组织的各种职位上,出现了更多女性的身影。有统计数字证明,女性企业家在全球企业家中的比例,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的不足10%,快速上升到目前约20%的比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中国当代女性行为艺术家在争取女性权利时过分裸露的表现进行了探讨,通过阐述这种行为艺术造成的社会影响以及女性行为艺术家对于裸露的思想误区,论证了过分裸露的女性行为艺术归根究底还是在以男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虽是以宣扬女性主义的名义,实际上并没有摆脱父权社会的影响,是中国当代女性行为艺术的“自我殖民”.  相似文献   

17.
尤金·奥尼尔--美国戏剧之父,在其毕生戏剧创作生涯中创造了一个以男性为主的世界,同时也成功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她们的行为必须与男性所制定的要求相符合,她们的幸福和需求往往被男性忽略,她们的命运往往以悲剧告终。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透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身份与形象,通过讨论奥尼尔作品《榆树下的欲望》中爱碧·普特南,以及《悲悼》中莱维尼娅·孟南两位极具代表性的女性,试图挖掘其悲剧的深层根源。最后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这些女性是父权社会男性欲望的悲剧牺牲品。  相似文献   

18.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妇女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许多代表对现行公务员条例中规定的男60岁退休,女55岁退休提出质疑。代表们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妇女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她们在本职岗位上承担着同男人同等重要的工作,工作能力并不亚于男人,可退休年龄却比男人提前五年,这说明目前我国男性和女性存在劳动权利不平等的问题。一时间,有关女性合法权益的问题引起了很多争论。因为不仅在退休年龄上男性和女性存在差别,在其他方面,如就业权、生育权、人身权等方面也不同程度的有所侵犯。  相似文献   

19.
以平安时期女性作家文学作品的研究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女作家生活年代、出身背景、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分析其写作时的心境,剖析其作品所反映的实质与内涵.从不同女性作家的视觉角度来观察当时的社会状况,女性的社会地位,从而突出女流文学在文学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女性挣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走上了高校的管理岗位,她们在高校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今高校在女性管理者的选拔方面给予了制度上的保障,女性管理者的数量较过去相比有较大的提升,但从女性占总人数近一半的角度来看,高校女性管理者的数量还是凤毛麟角,而且由于受社会、个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女性管理者的管理风格与男性管理风格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