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析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即马克思要"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分别是指"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生产资料的"人人皆有的私有制"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这些观点并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事实上,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内涵应该是生产资料,而不是消费资料或者生活资料;重新建立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制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来的单一的公有制,是对私有制的扬弃.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也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第二阶段的总结性成果,在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共产党宣言>中的所有制思想进行了梳理和阐述,并结合马克思对于所有制问题的整体研究,说明了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思想是要建立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准确认识马克思的所有制思想,对于深化所有制改革,保障劳动者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先验结构"语境中求解"重建个人所有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家付 《学术论坛》2008,31(2):69-72
对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历来有着不同的理解.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基本原因:一个原因是思维逻辑上的错位;另一个原因是仅仅从经济领域去求解.要正确理解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论断.必须把握马克思所说的"先验结构"语境,即从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目标、阶级和国家消亡、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论述中去理解.同时,要正确把握"个人所有制"与"股份制"的关系,把两者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4.
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即马克思要“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分别是指“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生产资料的“人人皆有的私有制”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这些观点并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事实上,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内涵应该是生产资料,而不是消费资料或者生活资料;重新建立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制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来的单一的公有制,是对私有制的扬弃。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也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5.
杨娟  曾漆 《理论界》2009,(8):19-20
重建个人所有制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对未来社会所有制形式的构想,对其内涵的理解学术界一直难达共识.本文旨在解读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针对文本提出对其内涵的辩证理解及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不是要恢复个人所有制,本质上是指生产贷料公有制,同时还包括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这是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基础。社会主义社会必须体现这一点,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解决现实的民生问题,必须大力发展民有经济.民有经济作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公民运用自己所拥有的经济资源从事经济活动,从而取得经济收益的一切经济形式,其本质就是马克思主张建立的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大力发展民有经济必须承认所有的人都拥有一定的人力资源,使所有的人都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思想。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在社会主义时期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原理,就能为当前搞好国有资产管理提供重要的启示。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长期以来认为我国已是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产品经济,并因此形成那种把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时期要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原理,理解为仅指消费资料而言的误解或曲解。如何认识这个问题?这里的关键仍然是究竟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修订本中说的这段话:“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前,我们在所有制问题上照搬了前苏联的模式,实质上这是一个理论和实践上的误区.马克思所倡导的是在"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笔者就<共产党宣言>中所说"消灭私有制",直至<资本论>第三卷"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答案.浅谈笔者的认识,与读者共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思想是在生产力生产关系辨证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的社会所有制形式的科学设想,辨证否定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是准确理解其科学内涵的关键。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全面而充分发展的个人,对私有财产的全面扬弃等,是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历史前提。从本质上看,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标志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标志着自由人联合体的真正形成。  相似文献   

11.
温敏  陈志军 《兰州学刊》2005,(5):113-1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是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市场经济与公有制不是对立的,它们的兼容具有深厚的客观基础,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来改革公有制经济,按照公有制经济的基本要求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就完全能够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兼容.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等4个新的提法,表明我党对传统所有制理论实现了重要的突破。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私有经济的性质有何区别,如何理解非公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看待当前非公有经济中的各种消极的社会经济现象,在促进非公有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实现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仍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坚持"与时俱进"发展非公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公经济发展的决策,是我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重要成果。第一,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需要发展非公经济;第二,发展了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肯定非公企业人士的劳动也在创造财富;第三,确立了新的政治评判标准,允许非公企业的先进分子入党;第四,进一步发展非公经济,需要继续坚持“与时俱进”,革除影响发展的规定和体制。  相似文献   

14.
孙勇 《文史哲》2003,2(2):74-78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论述包括两个相互依赖的层面 :性质上的和功能上的。前者说明的是所有制的主体性质 ,是规范性的 ,体现了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公平 ;后者关于公有或私有的论述是功能性的 ,是马克思根据当时所处的经济环境 ,对未来社会基于效率的描绘。规范性的论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功能性的论述则是需要实证的。因此 ,社会主义所有制在规范意义上的本质特征应当是劳动者所有制 ,公有制仅仅是实现劳动者所有制的一种手段 ,不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本质特征。由于劳动者是一个具体的概念 ,所以社会主义所有制也是一个历史性概念。社会主义所有制等于公有制的传统观念 ,以及为消除此传统观点之弊端而提出的社会所有制、共同所有制、虚拟私有制等观点 ,并没有真正解决劳动者的主权和劳动者在所有制中的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问题。毛泽东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进行了艰辛探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土地农民私有的正确主张,以此制定了分配土地的办法。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以苏为鉴"提出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正确思想。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探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建军 《云梦学刊》2002,23(4):13-14
马克思对“经济基础”的定义、我国宪法的规定、法律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均说明经济基础是指与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组成部分。而那种认为经济基础仅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传统观点,已经不能适应今天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7.
非公经济的迅猛发展急需从理论上把握它在现时代的新特点,解决它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相统一“何以可能”的问题。生产力发展的历史继承性赋予非公有制以新使命,非公经济的高效率性将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置于更加现实的基础上,同时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等因素的积极制约下,当代中国的非公有制,经过辨证的否定,必然为重建“个人所有制”准备新的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18.
评价一种所有制形式及其结构是否优越,关键是看它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随着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国有经济的比重将不断下降。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将越来越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已取得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地位,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不断增加,发展速度仍将快于公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19.
杨汉兵 《兰州学刊》2004,12(4):103-105
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经济范畴,对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的选择主要应根据生产力的具体特点.我国传统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具有其内在的弊端.当前,无论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坚持与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巩固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都客观要求"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