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周易》是《文心雕龙》寓言诗学的逻辑起点和元范例。《周易》最突出的寓言文本特征是“隐”,所“隐”者为“精义”,所以“隐”者为“四象”;刘勰欣赏由这一表意方式所形成的辞近旨远、精义深隐的风格。《周易》和两汉易学的寓言式思维方式还体现在《文心雕龙》的整体篇目结构上,刘勰希望通过对“大易之数”的认同与仿效使《文心雕龙》与《周易》一样成为天道与神理的寓言。“道”与“神理”等终极观念在《文心雕龙》中的意义并非实质性的,而是功能性的,即让河图、洛书、易象等符号与数字有所寓意。  相似文献   

2.
《文心雕龙》学已经历前史和独立两期并呈现为注疏、评点、传译、解析诸形态,依托本土文化资源解析《文心雕龙》是一条更为重要的学术路径。  相似文献   

3.
《文心雕龙·练字》篇既是对文章作法理论的论述,又涉及了文章书写具体技巧,在文学艺术史上极为可贵。《练字》篇中述及文字的产生、发展、六书之结构、书体之演变、汉律之法规等一系列问题,保存了我国早期关于文字理论的研究成果,为我们今天探讨、研究古代文字以及书体的发展演变过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源。而文化作为书法的根基和土壤,其重要性日渐凸显,因此从古代文学理论中汲取营养并指导书法实践是可行之路。《文心雕龙·练字》篇及其他相关篇章所涉及到的批评方法和理论范畴对当代书法的价值和意义亦在于此。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篇幅短小、寓讥于谐的谐谑小说.此体倍受轻视,然而刘勰却在<文心雕龙·谐讔>中率先对其进行了理论阐释.<谐讔>篇中追溯了.谐谑小说"这一文体的产生之源,通过具体篇章的举例揭示了其品格特点,并从理论上对其创作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5.
作为新兴的文学现象,许多学者以其他学科或者西方文艺思想为理论基础对网络文学作出正面或负面的评价;而一直无人证明作为我国古典文艺理论大成之作的《文心雕龙》的文论思想对网络文学进行阐释的有效性。从网络文学的思想、形式和创作技法等方面尝试运用《文心雕龙》之中的"心"、"通变"、"夸饰"等文艺原理进行分析对比,可知《文心雕龙》阐释网络文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刘勰的文学思想,渊源于群经,宗经思想是贯穿《文心雕龙》的一条大动脉。"宗"与"经"的字义与"经"名的由来隐含了"宗经"的基本要求与意义,刘勰对"经"的态度与认识,源于儒家传统,他奉孔子删述之六经为正典,处处推崇备至,并总结五经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依经树则,为作文效法之圭臬。  相似文献   

7.
《附会》是《文心雕龙》论述的第四十三个专题。“附会”的涵义是什么?学者们的解释多有分歧。本文认为“附会”指的是把握文章的主旨及其组合成篇的基本框架和统序,并以此作为贯串文章始末的轴心,决定作品内容与形式构成因素的取舍,使之成为一个主次分明的协调的艺术整体。  相似文献   

8.
辞章是有效地表达话语信息的艺术形式。辞章学是研究如何有效地运用辞章的科学。它的研究内容包括调音,用字,选词、造句、构篇,辞格和艺法,表达方式,表现风格和语体风格,以及讲究表达和接受的四元六维结构等。刘勰的《文心雕龙》对这些方面都有精彩的论述,它是一部经过周密思考写成的辞章学专著。  相似文献   

9.
刘勰《文心雕龙·程器》主要论述了从政与为文的关系 ,其主旨在力倡“贵器用”与尚“骋绩”。它不是一篇纯粹的作家道德品行论 ,也未涉及作家道德品行与创作的关系。然而 ,从文中关于文人“不护细行”的论述 ,却可以引发一些思考。东汉以来文人的不护细行以及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的争论 ,都恰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士自身主体意识的增强和对个性自由精神的追求 ,反映了文人的自觉。这种自觉 ,促进了文学创作的发展和文学观念的确立。同时 ,由于对文人不护细行的批评在某种程度上往往带有一定的偏见和局限 ,也就不免会影响到文学批评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10.
《文心雕龙》共五十篇,自《神思》至《总术》十九篇着重讨论了写作的构思、风格、结构、修辞等问题。刘勰将《神思》称为“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列置全书“下编”创作论的开始,由此见出该篇的纲领性质。《神思》篇历来备受瞩目,总体讲,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神思”与“灵感”之关联,与“物”之关联,与“想象”之关联,与“虚静”之关联,与“写作主体素养”之关联的探索;对“神思”篇辨疑、考释;对“神思”篇美学意蕴的开掘;对“神思”篇于《文赋》的继承与发展关系作阐扬等方面。本文将众家研究成果一一梳理、分析,以期全方位把握《神思》涉及的相关内容,为研究者提供丰富参阅资料。  相似文献   

11.
就一个完整的写作过程而言,"附会"意味着命意谋篇与附辞会义兼而有之.其中,为"附辞会义"所涵盖的是"辞"和"义"这两个既相互区别又密不可分的对立统一的方面,孤立地谈及任何一者终将无缘于"如乐之和,心声克协".作为创作论的收官之作,<附会>篇的汇总意义就在于其指向了全部创作论的最终归宿--"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变动其篇次的理由尚有欠充分.  相似文献   

12.
《文心雕龙·定势》篇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势”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独特的理论范畴 ,“文势”理论源于刘勰的《文心雕龙·定势》篇。从刘勰所论看 ,“文势”属于作品形式范畴 ,它的形成与作品的语音、文字、语句等形式因素相关。“文势”具有运动性、包蕴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对读者有巨大的审美功效。刘勰的“文势”思想对今天的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诗经》因无限阐释被推到一个至高无上的经学经典地位。刘勰以宗经观为本位,又逸出宗经观,以“雅丽”为诗学准则对《诗经》进行了解除经学经典的文学性阐释,突破了汉儒美刺论《诗》的传统。齐梁时期,经学与文学的纠缠、刘勰文质并重的诗学理想等因素促成了《文心雕龙》雅丽释诗的倾向,因而从《诗》学到诗学,刘勰的诗学思想逐渐走向圆满。  相似文献   

14.
《文心雕龙》结构框架的形成主要得力于因明学。当时因明学翻译著作的情况,刘勰本人的特殊经历,以及《文心雕龙》的结构上的特点,可以说明这一点。正由于受因明学的影响,使《文心雕龙》“体大思精”,成为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理论巨著。然而,《文心雕龙》受因明学的影响,仅在于它的结构安排上,因为《文心雕龙》毕竟是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结出的硕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文心雕龙》文本的细致解读,对4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勘《文心雕龙·隐秀》之“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征圣》、《隐秀》两相皆有"四象"之辞,历来注家或以"四季"之象或以孔颖达所引"实"、"假"、"义"、"用"四象释之,经笔者追溯《易传》和对汉代《易林》研究.认为前者实为"失得"、"优虞"、"进退"、"昼夜"之象;后者则是一别封"变"而得两别卦中隐含的四个"互体"经卦之象,此为"深文隐蔚,余味曲包"之真义。又及宋代张戒所引《隐秀》之佚文,据本篇对"隐"、"秀"之定义和《文心》其他篇用"情"字之特点与唐代元兢对"秀句"之阐释,指出"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绝非"真《隐秀》篇之文",是张戒错误的"撮述"。  相似文献   

17.
章表是古代臣僚向帝王呈辞的文体,历代封建朝廷颇为重视,因此也是历代文人的呕心沥血之作,情文并茂的佳作较多。通过对《文心雕龙.章表》篇的阐释和分析,探讨刘勰关于章表的起源、命名、性质、文体特点的论述及对先秦魏晋章表的代表作品的评论,对于了解章表的生成原因和流变以及对相关的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是非常必要的,也有助于进一步总结《文心雕龙》对于应用文体艺术特征的归纳与要求。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通常认为<总术>是创作论的总论,总括了创作论前18篇的内容.其实,总论五篇论述了写文章的总原则,文体论篇阐明了各体文章的写作规范,创作论指出了文章的一般写作方法,所以<总术>总括了总论、文体论、创作论,与一般的看法不同.  相似文献   

19.
《时序》体现了刘勰创作《文心雕龙》的历史视野。"崇替在选"揭示了政治教化、社会风尚,统治者好恶对于文学的影响。《时序》集中体现了刘勰文学史叙述的他律论的文学史线索观以及其以经典价值为主的,又讲求新变的、肯定创新的文学史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文心雕龙·练字>篇对写作中文字的选择运用作了精辟的论述,在练字篇,刘勰不仅从字形上、而且从文字形音义统一的性质、从人文起源和文字发展的高度对汉语写作中的练字作了深入而全面的论述,只要汉字还保留着表意的体系,这些原则和要求就仍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