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朱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其学说在中国思想史上经历了兴盛、衰亡与活化的历程.近代学者对杨朱的生平事迹、学派归属、思想义旨、后学分化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考辨.综合观之,杨朱是战国初年淮河流域的著名道家学者,思想上以"为我""贵己"的人生哲学为主.杨朱关注生命个体的价值理念源于老子,对庄子及黄老道家的重生、养生观念产生了较大影响.今存《列子·杨朱》篇是魏晋之作,但与《吕氏春秋》中的数篇可以共同作为研究杨朱后学思想的史料文献.杨朱后学出现"忍情性"与"纵情性"的学派分化,于秦汉魏晋时期形成适欲与纵欲的思想潮流.  相似文献   

2.
《吕氏春秋》集先秦各家思想之大成,关于诚信思想的论述非常丰富,其诚信思想与精气学说相结合,由精气流行贯通天地万物,通过天行有常的自然规律和天降灾祥的原始信仰,为诚信思想提供本体论基础;再从修身、养生、处世、治国及用兵等诸多方面论述诚信思想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效果,为诚信思想构建宏大的价值论体系;还从劝学、贵生和正法三个角度为诚信品质的养成提供了行之有效的修养论路径。就诚信修养而言,接受诚信教育属于人的主观努力,尊重生命保养真性属于人对诚信行为的心理认同,而制定并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则是构建整个社会诚信监督机制的外在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3.
《吕氏春秋.应同》篇通常被今人视为引自邹衍五德终始思想的断片,这种流行已久的看法其实并不符合《应同》篇本意。从《应同》篇与邹衍、墨家之思想比较看,《应同》篇的五德终始学说可能是后期墨家根据吕不韦需要所改造的结果,讲五德终始的在战国后期也不止邹衍一家。这使得我们有必要对五德终始说在战国后期发展的多向性问题以及后期墨家的思想发展性问题做出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吕氏春秋》体现出战国晚期儒道美育思想的会通、合流倾向,而道家以尊重人的自然生命为主旨的养生学说是其美育思想的核心。《吕氏春秋》美育思想以"乐"论为中心,在音乐本体论方面主要受道家宇宙本体论影响,具有纯艺术论倾向;在音乐的政治、道德教化功能方面则吸收了儒家礼乐教化的美育观;在音乐的审美心理及其与个体养生的关系等问题上,主要以道家养生学说为主体同时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的"乐"论观,并有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吕氏春秋》成书的年代与书名的确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氏春秋·序意》篇说:"维秦八年,岁在涒滩,秋,甲子朔,朔之日,良人问十二纪".高诱注云:"八年,秦始皇即位之八年也."古人的习惯,书作成后才作序,则《吕氏春秋》成于秦始皇即位之八年(公元前239)是没有问题了.然而《序意》篇又说"岁在涒滩",依太岁纪年,"涒滩"是"申",而秦始皇即位八年是"壬戍",不是"申",所以太岁纪年与干支纪年不一致,则"秦八年"即秦始皇即位之八年之说有必要重新考虑.清孙星衍就此作过考订:"考(秦)庄襄王灭周后二年癸丑岺至始皇六年,共八年,适得庚申岁,申为涒  相似文献   

6.
论嵇康的著述指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嵇康传世作品,有诗歌60首,韵文3篇,论文9篇,书信2篇,家诫1篇。其中,《养生论》(《答难养生论》)、《声无哀乐论》是名副其实的代表作。《养生论》主张养形,更重养神,编织出一幅精神“桃花园”;《声无哀乐论》探索音乐理论,闪烁着美学的光辉。两论的核心是“自然之和”,即大和,天和,这是嵇康 养生理论和美学思想的重要特征,也是他的名理文章乃至全部著述的精髓所在。魏晋易代之际,盛产两面派,形成严重的道德虚伪现象。名士“清谈”,意在言外,读者但“得意忘言”可也。  相似文献   

7.
陈奇猷先生《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1984年4月初版)博采深辩、体大思精,“实是五十年来唯一仅见之第一流著作”。奉读一过,侧记数笔,以就教于前辈。 〈一〉卷二仲春纪当染篇 〔原文〕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耳目,国愈危,身愈辱,不知要故也。不知要故则所染不当,所染不当,理奚由至? 王念孙曰:下“故”字疑因上文而衍,《墨子》作“不知要者,所染不当也”。 《校释》:俞樾与王说同,皆非也。“要故”二字当连读。《本生》“以全生为故”,  相似文献   

8.
《庄子·天下》篇是一部最早的中国学术简史,它对先秦各家学派都有切要的评述,其中在评介惠施与公孙龙学说时,记载了惠施“历物十意”及与之“相应”的公孙龙“二十一事”。这三十一个辩题勾勒了“名家”(即逻辑学学派)学说的概貌,体现了名家学说的纲要,是研究先秦逻辑学尤其是名家学说的珍贵文献。《天下》篇在介绍惠施“历物十意”之后写道:“惠施以此为大观于天下而晓辩者,天下之辩者相与乐之。”“辩者以此(即“二十一事”)与惠施相应,终身无穷。”这充分说明公孙龙的“二十一事”与惠施的“历物十意”是相呼应、相发明的,他们是基本观点相一致的同一学派,而不是“离”、“合”相反的对立学派。《天下》篇的施龙“相应”的观点,揭示了这些辩题内在联系的本质,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正确理解这些辩题的指导性线索。现在,我们把三十一个辩题归纳为五大方面进行具体剖析。  相似文献   

9.
向秀《难养生论》一文是为了驳斥嵇康《养生论》一文而作。在这篇文章里,向秀肯定了人的自然情欲以及社会欲求如追求名利富贵的合理性,同时又认为必须“节之以礼”,“求之以道义”。向秀的这种人生观表明了他对作为个体的人的认可和尊重,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也容易成为一些人纵欲的借口。  相似文献   

10.
清华简中有关商汤、伊尹的记载多与《墨子》《吕氏春秋》中有关记载相合。《墨子》与《吕氏春秋》关于商汤、伊尹的记载也有不少相合之处。清华简、《墨子》《吕氏春秋》,它们在称述商汤、伊尹等明君贤臣时应该有相同的原始材料作为依据,这些原始材料可能就是《商书》一类的史书祖本,而清华简《尹至》《尹诰》可能就是其中的两篇。墨子曾献书楚惠王,其所献的书当中应该有被称之为"先王之书"的史书祖本。清华简《汤处于汤丘》《殷高宗问于三寿》表现出了墨家思想的某些特点,这些思想特点当与战国时期楚国的墨者有关,大抵是楚国墨者"说书"之作的遗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