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的一些宗教画中,人们往往发现那些被崇拜的圣人头顶总是笼罩着一层薄薄的光辉。在西方,早期的基督徒也用美丽的光环来描绘他们神圣的始祖——耶稣。这种光环在其他一些国家古老的宗教徒画中也会看到。那么,这种神圣的光环存在吗?它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狗"意象在一些文本间重复出现着,人与狗的纠葛也普遍发生着。"狗"意象象征着忠诚、善良、勇敢;"狗"意象象征着生命的被压迫以及生命应有的反抗精神;"狗"意象象征着作者对人性之恶的否定与批判;"狗"意象还暗示了性的含义。具有如此象征意味的"狗"意象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出现,说明人与狗之间有着纠葛的现实物质关系,也说明人对狗的情感是复杂多样的。  相似文献   

3.
硝烟弥漫的情报活动 情报活动历来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冷战时代,无孔不入的情报战主要在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之间进行。冷战结束以后,西方各国把情报活动的目标转向经济和科技等领域。如今,随着“9·11”美国纽约世贸大厦遭受恐怖袭击,美国等西方国家重新调整了情报工作的重点。一场看不见的秘密战争——情报战重新兴起。  相似文献   

4.
谢朋  郝海燕 《鲁东大学学报》2009,25(3):239-241,245
基于一维流体力学模型,数值模拟研究了大气压下氦气中多脉冲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性质,讨论了所加周期折线函数电压的幅值对多脉冲放电的相邻电流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放电装置的功率等电学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当电压斜率不变,幅值变化时,不仅电流脉冲数目发生变化,而且相邻电流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也发生变化,同时,放电装置功率的有效利用率也在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5.
费尔巴哈的“宗教”情感和传统的宗教情感有本质区别,是费尔巴哈作为一个无神论唯物主义者热爱自然、热爱人类、热爱生活的崇高精神境界。他试图建立“新宗教”取代旧宗教,实质上是要建立新的哲学取代旧的哲学,也意味着用新的文化取代旧的文化。他反对宗教,但不否定宗教的精华,实质是反对过时的旧的思想、理论。他提出的用爱的情感取代宗教的思想,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楚国一直都是实行的政教合一的统治形式,楚王既是国王,同时又为群巫之长。以“灵修”(楚王)为中心组成一个严谨的“灵官系统”,成为楚国上层统治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一书中创获了一只“看不见的手”.二百多年来,那只“手”却象一个幽灵,老让人不可捉摸.学界诸说,莫衷一是.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一曰“看不见的手”就是价值规律;一曰“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机制.笔者本着弄清是非之念,妄加查考.认定:“看不见的手”乃是“私人利害关系”.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以2007年在美国怀俄明大学的调查为基础,重点考察了美国大学生对中国的刻板印象.研究表明,美国大学生对中国人、中国社会及中国政府的刻板印象越来越负面.由于多种因素的叠加效应,美国大学生对中国人的印象具有“光环幻想”的特点.美国国家意识形态和民众的个人主义的结合,导致美国学生把中国政府推断为“妖魔”.研究同时表明,以往关于美国媒体“妖魔化中国”的推断存在逻辑缺陷,美国商业媒体在对中国政府的刻板印象上实际发挥了“去妖魔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了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与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的重要性。从中国宗教的社会学研究来看,此两者紧密相连,此判断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前瞻性与现实指导性。因为,宗教关系即是宗教理论的起点和终点。就起点来说,我们既要跳出对西方理论的完全套用,也要摒弃过分的东方学式否定,而宗教信仰方式中的关系及关系主义则可能成为构建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宗教社会学理论的重要视角和方法论基础。而就其终点而言,在现代社会高度分化的社会结构基础上,我们需要通过法治化的宗教工作与社会治理来协调五类宗教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同类型的中国螺女型故事中,基本情节是一致的,其象征性的文化原素仍然保留文中。“螺”象征女性,“蚌”象征女性生殖器,与民间所蕴藏的生殖观念和潜性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反映出长期以来所积淀下来的民间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神圣与世俗"的关系是所有宗教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之一。从比较宗教研究的角度看,传统的基督宗教主要在神圣与世俗二元对立的模式中来处理这一问题。而传统的中国宗教,特别是中国本土宗教儒教、道教和中国化的佛教,其主流倾向是在神圣与世俗统一协调模式中来处理这一问题。中西宗教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彼此互补、交叉跃迁的可能。神圣与世俗的关系是处在动态的变化发展之中,现当代社会的中西宗教,其主流倾向均表现为宗教服务人间的大趋势。保证宗教神圣性和世俗性的协同并举是中西宗教共同的使命。  相似文献   

12.
隋唐五代三教鼎立,绘画呈“三教合一”态势,佛、道两教在题材上影响更大。佛教的净土宗信仰导致诸多壁画以绚烂为特点,禅宗则使山水画向水墨的平淡发展。  相似文献   

13.
“象”是中国绘画最为重要的范畴之一。文章通过追溯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轨迹,用大量文献剖析了“象”的哲学和文化理念,力求把握中国绘画的本质特征,指导艺术实践,借故开今。  相似文献   

14.
论“宗教经验”的概念、核心和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宗教的四要素(宗教观念、宗教经验、宗教行为、宗教体制)中,“宗教经验”是其结构性要素之一,是人们对宗教整体的感知和评价,包括感觉、知觉、印象、表象、感受、情绪和信仰等。文章认为“宗教体验”是“宗教经验”的核心部分。“宗教体验”的实质是人类追寻终极价值时产生的“意义感受”,与审美体验一样具有日常经验中断、形象性和强烈的情感性三大特征。  相似文献   

15.
西美尔立足于生命哲学的视野区分了宗教和宗教性:宗教指称一种外在的客观的教义和机构,是后天建构的结果;宗教性则指称一种内在的生命特征,是先天的灵魂品性。宗教性是宗教的核心,宗教是宗教性外化的结果,也是建构世界图景和规整生命内容的另一种整体性方式。在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中存在着深刻的宗教性,它使社会的各个片段凝聚在一起,构成一个社会的精神气质和精神结构。宗教是社会关系的绝对形式,超验世界是社会关系形式不断凝聚和脱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列欧是20世纪最重要的宗教现象学家。他一方面以狄尔泰思想为基础,构建了完整的“理想型”学说并由此提出了成熟的宗教类型学,另一方面又对“领悟”、“同感”和“悬搁”等现象学探究程序的中心环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将“同感”与“悬搁”结合起来并赋予“同感”以一种诠释学的意味;他将“领悟”看作是“同感”的升华,并站在类似于海德格尔的立场上,用“领悟”的“先入之见”消解了胡塞尔所谓的“悬搁”。列欧的方法论表明,列欧是“宗教现象学的诠释学路线”的真正制定者。  相似文献   

17.
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自然"与"无为"的源头是<老子>,但<老子>的"自然"不完全是"自然而然"、"天然"的意思,其中含有一种对于超现实的、甚至是超出想象力的、人力无法与之抗争的力量的敬畏和惶恐的心理.这明显表露出一种自然崇拜的原始宗教的色彩.<老子>的"无为"思想实质上也包含了一种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无能为力的消极含义.这与当今学界大多对<老子>中"自然"和"无为"的理解显然有别.  相似文献   

18.
沈泉涌 《中华魂》2008,(1):27-27
最近,某省经过严格的清理发现,全省三级政府部门检查、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多达1万余项,仅用于这些活动的经费每年就数以亿计。其中,不少项目是巧立名目、没事找事,多数活动属于"上午来,下午走,中午一餐酒",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生与伴侣》2006,(10):20-20
人类在漫长的历吏发展长河中,学会了利用自然物质来防病治病、维护身体的健康,但也从人体自身中发现了许多“灵丹妙药”,用来防治疾病,调节机体平衡。可以说,人体本身就是一座“药材库”。 唾液唾液有延年益寿之功。李时珍将唾液誉为“神水灵液”。唾液能湿润与溶解食物,使食物易于吞咽,并引起味觉;有助于声带振动、发声、讲话;唾液能清洁口腔,保护牙齿,清除口腔中的残余食物;唾液能催化淀粉水解的糊精、麦芽糖;降低胃的溃疡率;唾液中的表皮生长因子能促进伤口愈合。唾液中的溶菌酶、氧化酶等有消炎、止痛、解毒、免疫作用,还可破坏部分致癌物。美国国立牙科研究所的医师研究发现唾液还有着抑制艾滋病病毒传染性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詹姆斯·鲍德温的短篇小说《桑尼的布鲁斯》讲述了一对非裔兄弟各自走向觉醒并最终再次团结的故事。文中"光""暗"意象是除音乐之外另一重要意象,但常被人忽视,故本文将从人物的心理变化、非裔美国人的历史及布鲁斯音乐的意义等方面来探讨文本中"光""暗"的意义,从而进一步揭示其所展示的作品的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