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部委托上海市高教局主办的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经过试刊后已于今年三月正式出刊。这是我国高校学报建设的一件大事,必将对开创学报工作新局面发挥有力的促进作用。教育部副部长彭珮云同志,在《发刊词》中再次强调了中央的指示:“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双百”方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出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二大把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这是我们党在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思想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我们哲学工作者如何开创哲学工作的新局面,无疑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问题,这是全面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现在全国上下,在学习党的十二大文件,联系本部门的工作实际贯彻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对于哲学工作者来说,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自觉地意识到新时期哲学工作的新任务,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第372页)这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的总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同志不仅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要“走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号召,而且亲自带领我们为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提出了许多重要原理。  相似文献   

5.
三月十四日,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在党的十二大号召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时候,我们纪念马克思的最好方法,就是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加紧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本文就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作用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这是毛泽东同志在他的哲学名著《矛盾论》中提出的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断。正确认识这一问题,不仅对于我们深入地领会毛泽东同志的哲学思想,正确评价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而且对于我们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第372页)这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的总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同志不仅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要“走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号召,而且亲自带领我们为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提出了许多重要原理。小平同志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特点出发。”(第150页)也就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只有弄清了中国国情的特点,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下,适应中国具体特点处理经济建设中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 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中,为了充分发挥商业在促进生产、引导生产、保障供应、繁荣经济中的作用,党中央号召我们要“切实改进商业工作”。 改进商业工作,要立志改革、推行改革,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仅就商业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问题,概略地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个问题,对于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提高全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说是和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相一致的 党的十二大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再次提出了“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两个文明一起抓,这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沿着马克思主义正确轨道前进的一个战略方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三年九月,邓小平同志在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中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我国新时期的教育工作指出了根本方向. “三个面向”是以面向现代化为基础.就高等教育来说,面向现代化就是要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培养合格人材,出研究成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我们培养的人材要在国际交往中也能开创新局面,以促进国内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同时,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使高等教育适应这一形势,这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二大高瞻远瞩,把教育和科学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这是党中央总结了我国和当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对于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高度文明和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强国,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要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就要进一步提高对教育在两种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弄清教育的本质,树立起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中,首先是要把经济建设继续推向前进。在经济建设的各项工作中,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是保证真正增加社会的有效财富,促进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并为九十年代的经济振兴积蓄力量、创造有利条件。因而,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是对企业的一项基本要求。目前,全民所有制工业的管理体制存在着不少问题,成为经济效益不高的症结所在,急需进行改革。可以说,只有改革才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出路。我们在此探讨经济效益及工业体制改革,就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纲领性文件。“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高等学校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基地 ,高等学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这里发表一组笔谈文章 ,以期推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重大任务在高校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都需要有一个大的发展。作为哲学一个重要分支的现代西方哲学也不例外。但是,这门学科又有某些独特之处。我国学术界和理论宣传部门的一些同志对这门学科所研究的对象的性质、可能发生的作用和影响等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建国三十五年来,在如何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看待和研究现代西方哲学这门学科上,我们经历了很大波折。只是到十年动乱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开始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总结三十五年来的经验教训,正  相似文献   

15.
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我国进入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时期。我们首要的任务是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继续推向前进。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是建设  相似文献   

16.
张闻天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过程中 ,提出经济建设要按经济规律进行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与科学技术 ,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等重要观点。这对于我们当今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同志们,我在这里谈谈开创史学工作新局面的几个问题。 一、历史教育问题 胡耀邦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把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问题,把教育问题,看作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一个战略重点。在党的代表大会上,这样郑重地、庄严地提出这个任务,以前是没有过的。今天提出来了,那就是说,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一定要格外注意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中,首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同时需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全国所有公民中普及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加强法制建设是实现新时期总任务的重要保证。一普及法制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同时,《决议》又指出:“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我们的理想建设,道德建设、文明建设、民主法制观念建设,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设”。而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又是思政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方法和途径。然而,在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以后,思政“灌输”面临着种种困惑。文章追根寻源探讨列宁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的思想和理论,提出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政“灌输”思想和理论,开创新形势下的思政“灌输”新局面,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