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荟萃     
《21世纪》2009,(11):6-7
9月25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刊登报告说,三个美国和印度的月球探测器发回的数据显示,月球表面存在水或氢氧基,后者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新证据显示月球表面或有水存在。由于月球表面温差较大,人类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月球表面没有水。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作文》2008,(3):62-63
在人类对月球感兴趣的几千年间,特别是伽利略使用32倍的望远镜掀开了月亮的闺帘以来,地球人似乎有理由说,已经了解月球了。不信?你看我们把她的履历表填写得多么完整!  相似文献   

3.
登云 《老友》2014,(7):68-68
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航天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不断加大对月球的探测活动。据统计,自1958年至今,世界各国共进行了127次月球探测活动。苏联:世界上第一个进行绕月探测的国家1959年1月2日,苏联发射的"月球一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飞越月球。1959年9月12日,苏联发射了"月球二号"探测器并撞击月球,该探测器成为第一个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  相似文献   

4.
重返月球     
《阅读与作文》2014,(2):2-9
月球,是至今为止,人类所踏足过的第二个天体。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一轮月球竞赛的兴起,地球静止轨道之上直至月球的地月空间的战略地位受到高度重视。以美国为代表的空间强国通过推出单边措施及发起“小圈子”多边合作的方式,分别从地月空间军事利用、私人实体对月球及天体资源商业开采、地月空间与月球活动秩序塑造等方面进行布局,对地月空间安全造成了威胁。以1967年《外空条约》和1979年《月球协定》为代表的国际条约虽适用于地月空间安全保障,但存在对外空和月球及天体和平利用规定的“双轨制”、对私人实体开采月球及天体资源规定不清晰以及对地月空间及月球活动秩序规定的缺失等问题。我国探月工程取得了巨大成就,从未来发展角度看,我国应细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指导意义以适应地月空间安全保障的特殊性;修改《PPWT草案》,纳入地月空间安全保障内容,构建“硬法”与“软法”结合的综合性框架;此外,应在中、俄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基础上,推动制定多边地月空间及月球活动秩序保障规则。  相似文献   

6.
蔡如鹏 《今日南国》2007,(21):72-73
"苏联第一次实现了绕月飞行,第一次发射了月球着陆器和月球车,第一次用无人探测器从月球自动取样返回,第一次拍到了月球背面的照片,他们还命名了月球上一半的地名;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现则是人类的伟大壮举,它让人类的足迹第一次踏上了另外一个星球。"这是"嫦娥工程"月球应用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欧阳自远院士在接受《航天员》杂志采访时,对上世纪月球探测的评论。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作文》2011,(3):30-31
寻水是人类发展月球探测项目以来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自2009年11月NASA实施"撞月"后,2009年12月13日,NASA负责"撞月"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安东尼·科拉普雷特宣布了令人振奋的消息:“真真切切,我们发现了水,不是一点儿,而是相当多。”——探测器在月球上击起1.6千米高的尘埃,其中含有约113.6升的水——这意味着,人类未来有可能在月球上建立宇航基地。  相似文献   

8.
《阅读与作文》2011,(7):20-21
月球是最适合于天文研究的对象之一,宇航员和机器人在月球上安置了许多探测仪器,还将月球岩石带回地球的实验室让科学家们进行分析,因此人类对月球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尽管如此,地球的这个邻居依然还有许多谜团仍未揭开。1、月球是如何形成的大约在45亿年前,  相似文献   

9.
月球对人类而言是无价之地,载人登月也是各个航天大国的梦想。通过介绍月球的资源、重要作用及可利用性,阐述各国的探月计划,旨在阐明载人登月所涉及的一些法律问题,以及科学方面的挑战,期待对中国将来的月球开发利用活动有建设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从“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舱走出,在月球表面留下人类登月的第一个脚印,实现了人类登月梦想。40年后,美国开始长达一周的庆祝活动。纪念人类登上月球40周年。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与作文》2011,(2):21-21
星际旅行是人类永恒的梦想。然而,即使距地球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比邻星,距离地球也有4.2光年远——这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距离的20万倍,或者相当于人类乘坐太空船往返月球5000万次的距离。假如乘坐人类迄今为止最快的星际探测器——美国“旅行者1号”探测器以每秒17公里的速度离开太阳系,人类将在74万年后才能到达比邻星,星际旅行对人类来说无疑是痴人说梦。  相似文献   

12.
王文 《金陵瞭望》2007,(21):13-14
近年来,美国提出了重返月球计划,而欧盟、俄罗斯、英国、法国、日本、印度都相继提出了自己的探月计划。人类竞争奔月究竟图啥?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与作文》2010,(8):59-60
如果说21世纪人类开发宇宙的第一个目标是月球,那么还有一颗引人注目的火红色星球——火星,它是除金星之外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将是新世纪人类征服宇宙的另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14.
张若渔 《金陵瞭望》2007,(21):11-11
北京时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自主研制的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包括中央电视台以及新浪网等大众传播媒体,都以不同的方式对这一人类人造天文奇观进行了图文并茂的现场直播。  相似文献   

15.
随着地球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突出,月球以其丰富的资源和近地性不断吸引着人类的开发和探索,然而国际社会目前还缺乏一套完整的、统一的、有约束力的法律体制。从现有的国际公共领域资源开发法律体制和现有月球开发法律规范的研究出发,建议在月球开发法律体制的构建中,以开发的不同时期为维度,以便为构建月球开发新的法律体制献言献策,进而为各国的月球开发活动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1994,(4)
21世纪人类将登陆火星火星与我们居住的地球很相似。人类在登上月球之后,一直在探索登陆火星之路。近来,根据美国家航空航天总署和有关研究机构所提供的资料显示:人类将于公元2O14年登上火星。负责研究的斯特福委员会在所递交的报告中指出:要登陆人星,需建立一...  相似文献   

17.
地球时间2009年10月9日,美国宇航局的半人马座火箭和月球坑观测与传感卫星,到达月球南极附近月球坑密布的一指定地点上空。美国宇航局先使用重2.2吨的半人马座火箭以9000公里时速撞向常年背阴的凯布斯月球坑,尔后使用尾随火箭的月球坑观测与传感卫星捕捉撞击画面,分析撞击扬起的尘埃成分,并在卫星撞击月球坑之前发回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18.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概念 ,这是人类共同使用和开发相关财产的权利 ,是一个正在发展和完善的权利 ,适用于国际海底和月球及其它天体及其资源。对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开发、使用以及由此而来的损害赔偿问题均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欧阳自远院士是中国探月之路的"领路人",几十年来他"跳"出地球,站在宇宙更大的空间范围内来研究地球,矢志在月球上留下中国人的脚印……"跳"出地球研究地球1969年7月16日上午,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角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飞行。参加这次飞行的有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奥尔德林、迈克尔·科林斯。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时17分42秒,阿姆斯特朗将左脚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接着他用特制的70毫米照相机拍摄了奥尔德林降落月球的情形。他们在登月舱附近插上了一面美国国旗,接着装起了一台"测震仪"、一台"激光反射器"……在月面上他们共停留21小时18分钟,采回22公斤月球土壤和岩石标本。7月25日清晨,"阿波罗11号"指令舱载着三名航天英雄平安溅落在太平洋中部海面,人类首次登月宣告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20.
《青春男女生.妙语》2010,(9):I0008-I0010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孙悟空的筋斗云,哪吒的风火轮,都是神奇想象的产物,寄寓了人类渴求飞速先进的美好愿望。谁能想到,晚清幻想小说《新中国》预言百余年后在上海陆家嘴一带举办万国博览会,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的梦想“从地球到月球”,在今天会成为现实?幻想源自人类的求知本能,展现了人类非凡的想象力。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