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群英 《理论界》2006,(8):121-122
近年来,高校教师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失范现象蔓延,对我国学术发展与繁荣乃至国家富强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整治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的呼声在学界日益高涨。本文首先指出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现状,然后分析了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最后提出整治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的主要对策——加强学术制度建设和创新,并对制度创新的主体、依据和措施等方向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论"科学人"与科学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志华 《学术论坛》2007,2(4):22-26
科学精神包括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精神;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的精神;不屈不挠,知难不退的精神;勤于实践,严谨求实的精神;静心研学,戒急戒躁的精神;淡泊名利、苦耐清贫的精神;坚持真理,为真理献身的精神;恪守学术道德,修炼完美人格的精神等。弘扬科学精神,对端正学术风气,反对学术腐败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学术道德失范是学术人或学术管理者在学术伦理方面违背学术规范的行为。它具有浮躁性、蒙骗性、投机性等特点。防治学术道德失范的前提是做到有范可依 ,有范必依 ,关键是端正作风 ,重点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4.
周怀峰 《学术界》2012,(7):154-161,289
社会进步有赖于反映社会良知思想的指导,反映社会良知思想有赖于学术的自由和自主探索,学术自由和自主探究则有赖于良好的学术风气和学术精神,而学术风气和学术精神又是与一定的学术制度相联系的,学术制度的激励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术风气和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5.
治理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行为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术是一个国家思想文化建设的基础,同时也是其核心内容。学术的兴衰往往成为国运隆替的象征,学术风气的邪正也往往成为世道人心的缩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变革带来的价值观的变化和制度建设的滞后,社会出现普遍的道德失坠和风气败坏的趋势.官员的贪污腐败和国民的诚信缺失已成为中国当前最大的社会问题,造成社会很大程度的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6.
《云梦学刊》2004,25(5):11-12
一、总则(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二)本规范由广  相似文献   

7.
2006年5月10日,教育部出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的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建立学术道德奖励和惩处制度.在评奖、晋升等过程中实行学术道德一票否决制。对于学术不端行为,要发现一起,调查一起,处理一起,曝光一起。  相似文献   

8.
如何评价当前中国学术界的状况,这个问题实在不好回答。如果仅仅从一些数据和硬件来看,如学术从业人员的数量、学术成果的产量、科研的经费多少、科研仪器设备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整个学术界的灵魂——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却着实令人担忧。许多有识之士坦言,当下我们的学术环境和学术风气极不利于学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加强学科建设,促进新一代学科带头人的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们正处于世纪交替的重要历史时期,21世纪的科学技术和人才竞争会更加激烈。对于高等学校而言,没有一流的学术队伍,就没有一流的学科,也就没有一流的大学,而学科带头人又是学科学术队伍中的“领头羊”,因而培养造就跨世纪的新一代学科带头人,不但是关系高等学校实施“211工程”成功与否的头等大事,而且是关系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件根本性的大事。本文就高等学校在学科建设中培养造就新一代的年轻学科带头人的问题发表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以供讨论参考之用。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月17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章程》,并成立该委员会。按照《章程》规定,学风建设委员会是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下设的专门委员会,是全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学术风气等建设的指导机  相似文献   

11.
高校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的生力军。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目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状态和学术发展都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改变青年教师成长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青年教师学术发展,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政府、高等学校和青年教师本人都需要积极进行改变或改革。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与变革时期,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和新旧价值观念的竞争与更替,人们常在一种道德相对主义的迷雾中模糊了道德生活目标,丧失了作出道德判断的能力。在人类文明的过程中,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端正道德认识、明确道德规范、强化道德效益,实施道德制度化等是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是的一项实践性很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要认识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紧迫性;讲学术道德,必须自觉树立学术自律意识,要从建立和完善学术规范、学术标准做起;讲学术规范,要从学术评价和学术批评做起,从学术单位自身做起。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高校内学风浮躁与不良学术道德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而各种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大多发生在论文发表环节,主要表现为:拼接发表;转换发表;虚假标注;一稿多投;伪造数据等。在实践中发现这些学术道德问题的产生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学术道德教育的缺失;功利化的浮躁心态;制度设计方面的缺陷,如缺少完备的科学的评价体系,高校教师评职制度异化等;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高校学报学术道德建设的路径是:首先要建立健全学术道德建设的相关工作机制,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制定相关处罚措施;其次要充分发挥学报编辑"把关人"的作用,增强抵制和防范学术道德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学报编辑的学术道德建设,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提高学报编辑的素质建设,充分借助网络科技手段,不断增强鉴别能力。高校学报应凭借甄别学术不端的先天条件和优势,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严肃学术道德的重任,从源头遏制学术道德问题的产生。通过高校学报编辑的努力,增强作者良好的学术道德意识,作者良好的学术道德对于提高学报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两者互促共进,不断提高高校学报的办刊质量。  相似文献   

15.
对学术研究实施量化管理是造成“量化模式崇拜”的直接诱因。改革和完善高校学术体制建设,一是高校教师应加强自律意识,自觉维护学术道德;二是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学术评价标准;三是建立健全符合各学科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学术评价体系;四是重视学生在学术体制建设中的广泛参与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关于“学术”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齐洲 《云梦学刊》2006,27(1):9-11
学术是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传统中国与西方世界对于学术有着不同的理解.由于缺乏现代意义上的学术传统以及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目前的学术界出现了种种学术不端的行为.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学术规范建设以及整肃学术外部环境是学术走向繁荣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术道德失范问题既有经济文化、政策导向等社会根源,也有职业道德、科学素养等主体根源。严重的学术道德失范既损害了高等学校的形象,也严重影响了高校学者的声誉,导致高校教师的"职""级""优"失去了应有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建设既有待于道德力量的重塑,也有待于行政法律等反腐机制的重构。  相似文献   

18.
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他律与自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学术规范是一项系统工程,制度建设是根本。学术规范的实施机制是体现学术规范制度的基本环节,其中最主要的是学术规范的外在约束机制和内在自律机制,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对学术规范制度的运行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学术规范,先在建设,重在践行,贵在自律。  相似文献   

19.
吴冰  周艳 《江汉论坛》2006,1(8):85-87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中,学派的产生和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学派的特点和功能决定学派的存在和发展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的创新,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学派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的一条创新之路。思想政治教育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共同体和思想政治教育者个体,应通过学术民主催化、学术道德孕育、学术风气滋润来大力扶持思想政治教育学学派,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顾海良 《学术界》2007,23(3):18-24
本文提出 "精品"、"上品"是高校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和创新性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就出"精品"、"上品"中的研究方法创新的重要意义及其同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的关系问题,以学术流派、学术自由和学术尊重为主要内容的学术生态问题,学术规范建设和学术道德培育问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开放性问题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