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它泛指一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以及工业社会自身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业结构逐渐从以农业为主体转化为以工业为主体,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无论是产值还是就业人数都将超过第一产业,传统的工场手工业被以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大工业所取代。从理论上、历史上对“工业化”这一历史过程及模式作出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对发展道路的认识,也会对我们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将技术的发展置于广阔的社会制度背景下,对于理解中国近代以来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制度的框架决定了技术的发展方式和内容,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决定了与中国近代技术发展过程相伴的制度始终保持着对历史的“记忆”。在中国两千年“官僚集权”的社会中,“官—民”二重结构的基本制度环境始终影响着社会资源的配置;“重农抑商”政策下的“禁榷”、“官工业”等制度安排“暗示”了洋务运动中的企业制度和技术激励制度的内容;官本位的文化积淀决定了技术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和能力配置。制度壁垒导致中国近代技术引进的低效率。总结历史经验是我们今天和未来做出正确抉择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社会变革的和平方式:英国的范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近代历史上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制度的变革始终是世界各国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国家,在建立现代政治制度的过程中,英国的历史发展走了一条和平、渐进的道路,它首先把专制制度转变为贵族寡头制,然后再把贵族寡头制改造成民主政治。英国在历史的教训中认识到和平解决内部冲突的必要性,也逐步学会了用和平的方式来改变政治制度,先后通过17世纪革命、“光荣革命”、第一次议会改革等重要历史事件,最终在历史的关键时刻确定了英国的和平发展道路。英国的和平变革历程是缓慢的,但是改革的步伐却是坚定的,从未出现过反复。英国的改革模式与和平发展之路非常具有典型性,它说明政治制度的变革完全可以用非暴力的手段进行。  相似文献   

4.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根据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得出的科学结论。然而,自“趋同”思想于40年代产生以来,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极力用“趋同论”来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特别是从60年代以后,资产阶级学者从不同方面论证补充、发展了“趋同论”,由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趋同论”。“趋同论”的流派很多,而且彼此互有差异。英国肯特大学学者库马在《社会的巨变:从工业社会迈向后工业社会》一书中,把“趋同论”划分为三大类七个派别:(1)所有社  相似文献   

5.
孙磊 《东西南北》2013,(10):18-19
“我们必须把它们夺回来” 马岛,即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则称其为“福克兰群岛”,位于阿根廷以东大约460公里的南大西洋海域,岛民不到2000人。 历史上,英阿两国针对马岛主权归属一直存在争议。英国自1833年控制马岛,但阿根廷一直将马岛视为遭占领的领土。  相似文献   

6.
一、历史的启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有一个颇能引起人们注意的历史现象,这就是民主与商品经济相辅相成。大家知道,最早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国家是在西欧建立起来的。而当时的西欧,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劳动分工的扩大,工场手工业逐步发展,特别是美洲新大陆的发现,新航路的开辟,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使商品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最早的英国工商业发展最迅速,著名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不  相似文献   

7.
德克 《东西南北》2011,(9):58-60
他接替了被誉为“美国代言人”的CNN主播拉里·金,成为入侵美国黄金脱口秀时段的英国第一人。这个其貌不扬的中年英国男人,承接着美国人的“崇英历史情结”,再一次向美国输出了英式文化。  相似文献   

8.
1999年9月12日—15日,由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主办的“面向21世纪的中国东北与日本”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沈阳召开,来自中国和日本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就中国及中国东北地区与日本之间关系的历史、现状及其未来发展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下面着重对与会学者的主要学术观点加以概要综述。一  中国与日本作为亚洲的近邻,自古以来就建立了密切的交流关系,中日两国各自的文明发展历史及中日关系史一直是两国历史学者研究的重要问题,特别是近代史对于人们认识两国近代发展的差异、如何促进两国交流关系的发…  相似文献   

9.
由美国夏威夷大学朝鲜学研究所和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共同举办的首届“环太平洋朝鲜学国际会议”(简称“PAKSA”)1992年7月27日至8月1日于美国夏威夷州首府火奴鲁鲁(檀香山)举行。在目前世界局势发生着激烈动荡和变化、朝鲜半岛的地位日益被人们关注、韩国的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效果的背景下,各国学术界对朝鲜问题的研究正在逐渐深化。对朝鲜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对半岛南北两部分不同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的系统研究,正在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被一些学者称为“朝鲜学”(南朝鲜称“韩国学”,即“KO REAN STUDIES”)。世界某些地区如欧洲,已经在前几年成立了由瑞典、瑞士、丹麦、英国、法国等国的东方学家发起组成的“欧洲朝鲜学会”(AKSE),对朝鲜半  相似文献   

10.
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比较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从19世纪中期创立到现在,已经有近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在这一百多年中,英国文官制度经历了创立、发展、乃至较完备的过程。与此相适应,文官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文官结构的变化尤为明显。 “文官”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是指“军官以外的官员”。在英国,“文官”的概念,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范围。英国的“文官”,包括上自常务次官,下至清洁工,但不包括政务官(大臣、国务大臣、政务次官等),不包括企业、事业文职人员,不包括地方自治人员,不包括法官,特别不包括通过…  相似文献   

11.
英国外交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振华 《浙江学刊》2003,(3):121-125
英国历史上被视为是一个奉行“均势外交”的典型国家。 19世纪末、2 0世纪初 ,英国步入了相对衰落的历史发展时期 ,逐步放弃了建立在绝对优势基础之上的“光荣孤立”政策。“三环外交”是二战后丘吉尔为维持英国的大国地位提出的一项外交总方针 ,是一个国力日趋衰微的大国在外交战略上所作的一种无奈选择。 2 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外交战略实现了重点面向欧洲的转变 ,但仍存在“大西洋主义”与“欧洲主义”之争。文章着重论述了布莱尔外交的成就和特色 ,认为布莱尔的“枢纽外交”说实际上是工党政府试图为英国外交所面临的两难选择寻求出路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2.
美国和德国都是当今世界工业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它们的经济实力、生产技术、工业产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项指标都位居世界前列。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现代美国和德国的高度发达是以近代工业化为基础的,而近代工业化的实现又取决于两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美、德两国的近代工业革命既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规律,又具有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特点。 和英国相比,近代美国、德国的工业革命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展迅速,且成就突出。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为“全球化”这一术语不被滥用提供了学理依据。“全球化”这一很不规范的普遍流行的术语所涵盖的许多事实,都是对“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一种认定,但它并不能引导人们去认识这一转变过程中所出现的世界历史的结构性变化。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中,相继形成了“国际社会”和“全球社会”,从而构成了世界历史的“双重结构”。这两者在其主体结构、利益结构、发展目标和原则、发展特点、格局结构等方面是有所不同的,但又是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的。基于对“全球化”的“世界历史”批判,以及对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状态和趋势的科学分析,由此提出的世界历史“双重结构”理论,既是把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全面地运用于全球化及其发展研究的重要切入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在当代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同时也将会为我们正确探索当代社会主义中国在全球中的发展路径提供重要的方法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熊毅军 《求是学刊》2006,33(1):85-89
文章从政治哲学和法哲学的理论背景中确立公法与“法治国”的关系,指出公法在德国“法治国”和英国“普通法法治国”中所处的不同位置和作用。德国的法治国是一种以立法理性为基础的治理,而英国的法治国是一种司法理性形态的治理。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很难撇开康德的“法治国家论”和黑格尔的“伦理国家论”理论谱系来进行公法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80年代的英国历史科学是一个多层次的、开放的体系。它的结构在许多方面是由它从属于现代世界科学的特点所决定的。同时,它又保持了英国史学的特点。在史学组织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大学、专科学院和高等学院培养的专业历史学家。现在全国大约有50所各种类型的大学——古老的英格兰大学(牛津和剑桥),苏格兰各大学,各联合大学(伦敦大学、威尔士大学),“市立”大学,“新”大学,工业大学等等。它们又“滋生”出若干系、学院、研究中心,从而构成了英国史学的核心。大学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在各地历史学会中占主导地位,并构成了团结全国历史学家的两个最大  相似文献   

16.
劳伦斯笔下的世界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侠 《唐都学刊》2005,21(1):146-150
英国作家戴·赫·劳伦斯是西方近现代文学史批判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他以其敏感、犀利、思索、警策的文笔 ,给人们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使人们认识到这是一个全面异化的世界。其表现有三 :一是“天—人关系”的生态异化 ;二是“人—人关系”的世态异化 ;三是“物—我关系”的身态异化。为此 ,劳伦斯开出了用柔情和性爱淑世救世的拯救之方。这当然是浪漫而不切实际的。但是 ,在中国致力于现代化的现阶段 ,我们解读劳伦斯的作品 ,依然发现其具有巨大的社会认识价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19世纪之交,在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政治革命的影响下,德国领土上开始了一场资产阶级的社会变革。与英国和法国不同,在德国,从封建的社会基础向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的过渡不是社会进步阶级这支独一无二的革命力量进行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而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延续了80多年的历史过程的结果。德国资产阶级社会变革过程的复杂性显然对正在发展的资产阶级德国的意识形态发展的特点具有显著影响。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对普鲁士及其首都柏林的发展也产生了持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1917年英国发表贝尔福宣言表示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族家园”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实际上是以色列国的“奠基时期”。其主要依据是:1.在此期间大批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使那里的犹太人在20年里激增到近50万,为“犹太民族家园”和后来的以色列国奠定了人口基础;2.在这20年里,巴勒斯坦犹太社团的经济、文化发展十分迅速,使“犹太民族家园”具备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较强的文化凝聚力,为后来以色列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这一时期巴勒斯坦的犹太自治结构日趋完善、成熟,使“犹太民族家园”成为一个“国中之国”。未来以色列国的雏形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19.
英国和法国作为世界近现代历史上最大的两个殖民主义宗主国,它们的殖民扩张历史对殖民地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英法两国不同的政治哲学和社会传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殖民指导思想,其差异严重影响着英法殖民地在殖民统治时期以及独立后的国家发展进程。在东南亚地区,英属马来和法属印支两块殖民地在英法殖民主义管理体制下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反映出在不同政治哲学和社会传统影响下的两种殖民指导思想的差异性。了解近邻历史及其社会发展,对于中国发展东南亚各国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世界历史”思想,这个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人类的历史是从“史前历史”过渡到真正人的历史,从“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随着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各民族也将冲破狭隘的地域范围,从而“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①,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每个人都在经验着的现实过程;在“世界历史”状态下,每个人都将成为真正普遍的、“世界历史性”的人,他们的存在与世界历史直接联系。 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在晚年人类学笔记中,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已基本成熟。这尤其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